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35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2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包维楷 《四川环境》1998,17(3):6-10
粉尘,SO2,NOx等的煤烟型复合污染是我国尤其是南方我的主要类型。本文根据实验观测,详细分析了主要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复污染物从产生,转移至植物界面的运动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铁路在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意义的讨论,具体阐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铁路内涵;分析比较了铁路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在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优势,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铁路网整体能力严重不足,运输紧张的状况,指出大力建设绿色铁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体系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83.
郝广才  张全  赵由才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834-836,858
分析了上海市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与问题,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管理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将现有垃圾水运系统升级改造为集装化水陆联运系统、将现有老港废弃物处置场扩建为生活垃圾分类、生化处理、焚烧发电、填埋等多种技术有机组合的综合型处理基地的方案,为改善上海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处置系统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目的考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面向卫星产品型谱的通用式包装箱设计势在必行。如何确定和选用一种适应于不同载荷特性的减振方案,成为航天器运输减振设计的关键点和技术难点。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目标产品的尺寸接口和质量特性,对卫星不同舱段运输工况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和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3种卫星舱体、4种运输状态通用的包装箱减振分系统,并对装载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系统一阶垂向频率不高于5.8 Hz。结论运输试验数据表明新型减振系统对航天产品的减振效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5.
北京市秋冬大气污染传输特征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地基遥感、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对北京市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污染来源及传输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对污染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重污染发生频率最高,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发生频率均超过30%.平缓型污染以本地来源为主,单峰型和多峰型污染由本地污染与区域传输共同导致.平缓型和单峰型本地污染集中在北京中南部,多峰型扩散至全市.区域传输方向均以西南为主,单峰型和多峰型存在东南传输.单峰型以1次传输为主,多峰型均为多次传输.传输层的高度差异较大,但均在0.3~0.5 km高度存在低空传输层,并且存在高于1.0 km的高空传输.平缓型、单峰型和多峰型污染的垂直延伸高度分别为0.5、0.7和1.0 km.研究污染发生时的气象条件,发现污染发生时风向均以西南风为主,发生频率高于60%,其次为东南风.相对湿度和消光系数随污染等级提升逐渐升高,当相对湿度高于70%时,多峰型污染消光系数高于2.0 km~(-1)的频率达到63.33%.3种类型污染发生时的逆温频率均高于75%,高强度的贴地逆温是造成本地污染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86.
针对铁路行车人因事故受多因素交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和DEMATEL法耦合的铁路行车人因事故关键因素实证分析方法。首先依据铁路行车人因事故认知行为模型,从感知、决策、计划和执行4个过程分析铁路行车人因事故的影响因素;然后综合运用信息熵和DEMATEL法构建关键因素量化识别模型,利用中心度和原因度两个参数分析铁路行车人因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结合2008—2013年铁路行车人因事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车操作人员相关情形记忆失误、情景诊断失误、未严格执行操作规则和采取错误行动是铁路行车人因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Objectives: This study examined a multicommunity alternative transportation program available 24 hours a day, 7 days a week, for any purpose, offering door-through-door service in private automobiles to members who either do not drive or are transitioning away from driving. Specific aims were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mbers by driving status and ride service usage of these members.

Methods: Data came from administrative records maintained by a nonprofit ride service program and include 2,661 individuals aged 65+ residing in 14 states who joined the program between April 1, 2010, and November 8, 2013. Latent class analysis was used to group current drivers into 3 classes of driving status of low, medium, and high self-regulation, based on their self-reported avoidance of certain driving situations and weekly driving frequency. Demographics and ride service use rate for rides taken through March 31, 2014, by type of ride (e.g., medical, social, etc.) were calculated for nondrivers and drivers in each driving status clas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ride service users were female (77%) and aged 65–74 years (82%). The primary method of getting around when enrolling for the transportation service was by riding with a friend or family member (60%). Among the 67,883 rides given, nondrivers took the majority (69%) of rides. Medical rides were the most common, accounting for 40% of all rides.

Conclusions: Reported ride usage suggests that older adults are willing to use such ride services for a variety of trips when these services are not limited to specific types (e.g., medical). Further research can help tailor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both nondrivers and drivers to make better use of alternative transportation that meets the special needs of older people.  相似文献   

88.
军用物资航空运输振动冲击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军用物资航空运输的特点和分类,分析了军用物资在飞机起飞、降落、跑道滑行、飞行中,因气流变化以及空投时物资着陆和装卸而产生的振动冲击等,并给出了一定的振动冲击值。同时,结合振动冲击等环境条件对物资的影响,提出了安全防护的几点措施,为军用物资航空运输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9.
结合宜万线DK203+060~+110段的溶腔特征,考虑自重荷载作用和列车荷载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顶板厚度和直径情况下溶腔周围拉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对宜万铁路及类似铁路的溶腔稳定性分析和溶腔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0.
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态吸附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b和Cd阳离子的吸附大于对Cr(VI)和As(V)阴离子的吸附,对Cr(VI)的吸附大于对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包括α-BHC、β-BHC、γ-BHC、δ-BHC)和滴滴涕(DDT,包括o,p'-DDT、p,p'-DDT)的吸附能力.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Cr(VI)和As(V)在耕层土壤中的迁移速度远大于Pb、Cd的迁移速度,α-BHC由于淋溶液初始浓度较低,因而迁移速度较慢.淋溶实验后,具有较高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的可交换态重金属的相对含量增加了1.2%~5.4%,从而增加了Pb、Cd、Cr和As等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威胁.结合吸附和迁移实验结果可知,所研究污染物中,Cr(VI)和As(V)对地下水的威胁较大,Pb和Cd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大,而目前有机氯农药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土壤中的部分残留有机氯农药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使得其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逐渐减小,对地下水的威胁性也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