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7篇 |
免费 | 88篇 |
国内免费 | 46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6篇 |
废物处理 | 29篇 |
环保管理 | 156篇 |
综合类 | 776篇 |
基础理论 | 321篇 |
污染及防治 | 246篇 |
评价与监测 | 102篇 |
社会与环境 | 70篇 |
灾害及防治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115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王志安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4(1):13-15
介绍了在石油生产设备设施的建设安装和检修动火过程中 ,工程技术人员创造发明的防护盲板、防护接地、加装管道扫线接口和绝缘螺栓4种防护方法 ,简要叙述它们的结构、用途和适用范围 ,为油田施工单位进行动火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2.
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rareearthelementsinWuhansectionoftheYangtzeRiverWangLijun;ZhangShen;ZhangChaosheng(InstituteofGeo... 相似文献
43.
多孔混凝土具有连续孔隙,空隙率约为15%~30%,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多孔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型护坡技术,融合建筑材料、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门学科,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于一体,实现了水利工程护坡技术和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44.
某铀尾矿库土壤核素污染与优势植物累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野外采样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法,测定某铀尾矿库内自然生长的14种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中核素的含量,并针对植物对核素的耐受性和富集性能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圆果雀稗(Paspalum orbiculare Forst.)、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 (Rottb.) C. B. Clarke〕、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和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的地上部分及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Linn.) J. Sm.〕的地下部分对铀(U)和钍(Th)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 莎草科的碎米莎草的地上部分对U的富集系数高达6.04,其余植物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一部分植物样对U的转移系数小于1.莎草科的水蜈蚣对Th的转移系数为2.56,其他植物的转移系数均小于0.50.莎草科植物对U的吸收富集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科植物,碎米莎草对U则表现出超耐受性和超富集性. 相似文献
45.
间歇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单一稀土元素镧(La3 )和铈(Ce3 )在不同浓度水平下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及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La3 和Ce3 对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有促进作用的浓度范围均为0.01~0.1 mg·L-1,促进作用浓度峰值均为0.05mg·L-1,最大促进百分比分别为10.35%和20.79%;La3 和Ce3 对SMA(比甲烷活性)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5mg·L-1和1000mg·L-1,La3 较易对污泥产生抑制作用.米-门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发酵阶段的动力学行为,稀土元素La3 和Ce3 投加至反应系统后,提高了甲烷发酵过程的动力学常数Vmax和半饱和常数Ks. 相似文献
46.
CdSe/ZnS量子点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氧化应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CdSe/ZnS量子点(QDs)暴露下,稀有鮈鲫胚胎发育过程中自主运动频率、内心率和体长的变化,以及利用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作为毒性指标,反映CdSe/ZnS QDs暴露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的氧化应激作用.结果显示:CdSe/ZnS QDs对稀有鮈鲫胚胎72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319.629 nmol·L-1,96 hpf的半致畸浓度(EC50)为203.312 nmol·L-1.CdSe/ZnS QDs暴露不仅影响稀有鮈鲫胚胎死亡率、畸形率、自主运动频率、孵化时间和孵化率,而且使其内心率减缓、体长缩短,导致胚胎卵凝结,心包囊肿,出现脊椎弯曲等多种毒性现象.同时发现,CdSe/ZnS QDs暴露导致稀有鮈鲫体内MDA含量增加以及SOD活力的降低.这表明CdSe/ZnS QDs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具有致畸、致死作用,而氧化应激可能是引起其胚胎致畸、致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沉积岩芯10种金属元素全量与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和赋存形态的分析,研究了近百年来重金属累积和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20世纪70年代之前,沉积岩芯中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为稳定;70年代沉积物中Al、Fe、K和Cr含量呈明显的峰值,与流域降水量增加及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等导致的细颗粒表土侵蚀输入有关;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降低,Al、Fe、K和Cr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As、Cd、Cu、Pb和Zn含量逐渐升高或较为稳定.富集系数结果表明,沉积岩芯中Cd、Pb和Zn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其中Cd污染最重,污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来保持在中等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Cd在西北部湖区含量较高,其余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Cd、Pb和Zn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分别为95%、63%和48%,其中Cd以酸可提取态为主,Pb和Zn主要赋存于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中;其余重金属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值小于27%.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均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b和Zn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水平,Cd平均为中度污染水平,但在西北部湖区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基于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分别估算的表层沉积物中人为源Cd、Pb和Zn的含量较为接近(P>0.05),说明人为输入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于有效态中.综合沉积物质量基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及重金属赋存形态,表层沉积物中Cd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表现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8.
49.
50.
东莞市不同产业类型城镇周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为了分析东莞市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情况下城镇周边菜地重金属积累现状、污染程度及其分布特点,对东莞市6个镇区46个菜地样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调查、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Zn、Cu、Cd和Pb检测值大都超过广东省背景值,而cd污染最重,67.4%的样地综合污染已经超过了警戒水平。研究发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虽然有某种复合型,但程度较弱,检测元素大多没有关联性,结果也表明Zn、Cu、Cd和Cr的分布不受镇区位置的影响,而可能更多是受采样点微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