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649篇
安全科学   166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586篇
综合类   1637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384篇
评价与监测   198篇
社会与环境   345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PEC期间北京及周边城市AQI区域特征及天气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监测资料,分析2014年11月1日至15日,即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会议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演变及区域特征,结合中国气象局官方发布的同期气象要素和天气形势图,探讨天气背景对APEC期间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1强化减排措施实施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良好和轻度污染的天数相对较多,而强化减排措施终止后,重度和严重污染的天数明显增多,表明强化减排措施对北京及周边城市局地空气质量的改善贡献明显;2强化减排措施实施初期,受逆温层的影响,北京及周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迅速上升,说明在不利的天气背景下,即便有强化减排措施,污染物也会累积升高,形成污染过程,可见天气背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3在强化措施实施后期,虽然受逆温层影响,北京污染物的浓度并没有累积到很高的程度,而天津、唐山、保定和邢台均出现中度和重度污染,进一步说明,强化减排措施的实施对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992.
珠江三角洲区域污染分布及其垂直风场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刘建  吴兑  范绍佳 《环境科学》2015,36(11):3989-3998
基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珠江三角洲(珠三角)56个环境监测子站以及9个城市的逐时PM2.5浓度数据,对珠三角地区的颗粒物污染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PM2.5的区域污染可分为3种类区,一为东莞、广州、佛山以及江门(Ⅰ型);二为中山、珠海、深圳、惠州(Ⅱ型);三为肇庆单独为一类(Ⅲ型).其在一年中所出现的天数分别为47、7和128 d.Ⅰ型污染时,除珠海、深圳和惠州外,其他城市的PM2.5浓度普遍较高;Ⅱ型污染时,整个珠三角地区的PM2.5浓度均要高于50.0μg·m-3;Ⅲ型污染时,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肇庆、广州以及佛山地区.同时利用珠三角地区4台主要的风廓线雷达数据研究3种污染类型所对应的垂直风场特征发现:Ⅰ型与Ⅲ型污染状况所对应的风廓线相似,低层受东南风控制,高层为西南风,Ⅲ型的风速大于Ⅰ型风速,而Ⅱ型污染时的风速明显大于其他两种类型,其低层几乎均受偏北风影响,而高层则受偏西风的影响.Ⅱ型污染所对应的边界层中低层的风向变化很小,而其他两类则有一定的变化.同时Ⅱ型的通风量要明显大于其他两种类型,其中Ⅰ型的通风量最小.珠三角受偏北风作用时,整个珠三角的PM2.5浓度较高;当盛行东南风时,Ⅰ、Ⅱ区的PM2.5浓度相对较低,而Ⅲ区的污染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993.
青藏高原内陆典型冰川区"冰川-径流"汞传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青藏高原内陆典型冰川区"冰川-径流"汞输送过程,于2011年8月15日~9月9日对青藏高原内陆念青唐古拉山脉扎当冰川-曲嘎切流域内雪坑、冰川融水以及径流进行了采样,检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汞浓度,并分析了不同介质中汞的控制因素及输送过程.结果表明,扎当冰川-曲嘎切流域内雪坑、冰川融水以及曲嘎切径流中总汞浓度分别为(3.79±5.12)、(1.06±0.77)和(1.02±0.24)ng·L-1,处于全球背景水平.不同环境介质中均以颗粒态汞为主,受到总悬浮颗粒物和径流量的控制.随着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受其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增加.不同环境介质间,从冰川末端融水到曲嘎切下游河水,总汞浓度峰值时间分别是14:00、16:00和20:00以后,体现了汞在"冰川-径流"环境系统中随冰川消融、径流量变化的释放和传输过程.冰川补给河流汞的传输受多种因素制约,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消融和径流增加带来的侵蚀将在汞释放及其向下游传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苏州市各地区的工业废水量、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氨氮、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等6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六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市平均水平为15.08.然后分别计算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存在区域间差异.最后提出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5.
Measurements of surface O3 and carbon monoxide(CO) were made from September 2009 to August 2011 at Dangxiong(30.48°N, 91.10°E, 4187 m a.s.l.), a remote highland site in a southern valley of the Nyainqêntanglha Mountai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 The monthly mean O3 mixing ratio ranged from 29.1 to 51.4 ppb, with an average of 38.5 ppb, and the maximum value was observed in May. The average diurnal cycle of O3 concentration showed a minimum in early morning and a maximum in the afternoon, with a broader "high platform" from the late morning to the late afternoon, and resembled that of surface wind spee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rface O3 was high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ropospheric column O3 over the regions surrounding Dangxiong and with that of surface O3 observed at a site north of the Nyainqêntanglha Mountains, suggesting a good regional representativeness of surface O3 at Dangxiong. In the afternoon when stronger winds blew, surface air showed distinct features of free-atmospheric air, with higher O3, lower CO, and lower relative humidity(RH). The negative O3–CO and O3–RH correlations in most month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air masses from the free troposphere. Trajectory analysis suggests that air masses originating from the south of the site make a negative net contribution to surface O3 and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CO and humidity, and those from the northwest sector contribute conversely to the respective quantities.  相似文献   
996.
MnxCe1- xO2(x: 0.3–0.9) prepared by Pechini method was used as a catalyst for the thermal catalytic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HCHO). At x = 0.3 and 0.5, most of the manganese was incorporated in the fluorite structure of Ce O2 to form a solid soluti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best at x = 0.5, at which the temperature of 100% removal rate is the lowest(270°C). The temperature for 100% removal of HCHO oxidation is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40°C by loading 5 wt.% Cu Oxinto Mn0.5Ce0.5O2. With ozone catalytic oxidation, HCHO(61 ppm) in gas stream was completely oxidized by adding 506 ppm O3 over Mn0.5Ce0.5O2 catalyst with a GHSV(gas hourly space velocity) of 10,000 hr-1at 25°C. The effect of the molar ratio of O3 to HCHO was also investigated. As O3/HCHO ratio was increased from 3 to 8,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HCHO was increased from 83.3% to 100%. With O3/HCHO ratio of 8, the mineralization efficiency of HCHO to CO2 was 86.1%. At 25°C, the p-type oxide semiconductor(Mn0.5Ce0.5O2) exhibited an excellent ozon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of 99.2%,which significantly exceeded that of n-type oxide semiconductors such as Ti O2, which had a low ozon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9.81%). At a GHSV of 10,000 hr-1, [O3]/[HCHO] = 3 and temperature of 25°C, a high HCHO removal efficiency(≥ 81.2%) was maintained throughout the durability test of 80 hr, indicating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for HCHO removal.  相似文献   
997.
生物质能资源具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双重属性,现已成为新疆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生物质能资源进行总量估算,分析其地区分布特点,运用替代价值法分别计算秸秆、牲畜粪便及能源植物三大类生物质能资源的经济效益,并从结果中分析得出,新疆生物质能资源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资源分布不均、"西高东低"以及效益高低与自然条件关联性大等特征。因此,新疆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时应当因地制宜,才能最大限度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998.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长,排污权交易已成为当前中国环境质量控制的重要环境经济制度和治理手段。基于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历史,文章介绍了排污权交易的起源、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历程、中国排污权交易种类和范围,综述了中国近年来对于排污权交易实践的积极探索,探讨了当前中国排污交易权政策和实践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9.
2013年10月长株潭城市群一次持续性空气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廖志恒  范绍佳  黄娟  孙家仁 《环境科学》2014,35(11):4061-4069
2013年10月21~31日长株潭城市群经历了一次持续性空气污染过程.利用地面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及探空资料综合分析了此次污染过程与大气环流、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卫星遥感火点监测资料和HYSPLIT4模式,分析了此次过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输送路径.结果表明,过程前期(21~26日),污染物缓慢积累,过程后期(27~31日),PM2.5、CO、NO2等焚烧特征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秸秆焚烧污染物的长距离输送是后期空气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火点监测和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过程前期气流主要流经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方向的安徽、湖北等地,流经地区火点分布较少,后期气流主要流经长株潭城市群东南方向的江西等地,流经地区火点分布较多.高压均压场背景环流导致的稳定大气层结、南北冷暖气流对峙造成的地面静小风,是长株潭城市群污染过程发展、维持和加强的重要条件,污染物长距离输送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决策偏好对水环境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分配是制订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基础,在总量分配方法中合理性指数法是由各因素组成的多目标分配方法,是一种新方法、新思路.由于各因素之间对应的权重系数通常采用专家打分方法确定,因此,分析主观性对总量分配结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共选取30名不同领域的人员,并进行分组,分别对权重因子进行打分,分析不同类型的人员权重分布的特点及其对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员的权重因子对污染物总量分配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最后的决策结果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从分配总量结果来看,TN、TP平均值分别为1.64万t·a-1、0.12万t·a-1,标准差分别为0.16万t·a-1、0.014万t·a-1,变差系数分别为0.09、0.12;从分组结果来看,管理人员一致性较好,研究人员一致性较差.总体而言,综合考虑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是保持总量分配方案的合理性和一致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