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安全科学   20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555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我国北方稻区稻飞虱的成灾机制:一个假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翟保平 《灾害学》1995,10(3):23-28
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从飞虱的飞行特性和北迁运载气流入手,以东亚大气低层环流为背景审视飞虱在有限时间内远迁北方致灾的成因机制,提出了以北上低空急流的时空变化与南方大发生虫源迁出期(区)相吻合、其前沿所至与北方迁入区相一致作为北方稻虱成灾的启动因子的假说.并提出了验证该假说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揭示北方稻虱成灾的奥秘,完善灾变监测技术和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以地市州为基本经济单元,以1999年主要相对指标为依据,通过综合值测算法,将全省划分为四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四类地区平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简要分析了各类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以1999年、1978年各地市州GDP为例,对比分析了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83.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50,自引:35,他引:150  
在作者分别于 1991年发表的《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和 1996年发表的《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评述了最近 6年来灾害科学研究的进展 ,提出了灾害科学的基本框架 ,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灾害系统论”的理论体系 ,提出了当前灾害科学的主要学术前沿问题。文章并就资源开发与灾情形成机理与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阐述了区域灾害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就建设安全社区 (区域 )提出了“允许灾害风险水平”的区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4.
杨桂山 《灾害学》1993,8(2):53-58
本文在总结长江口地区现状盐水入侵时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未来海平面上升、长江东线南水北调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长江口北支综合整治等因素影响下,南支河段盐水入侵强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5.
86.
广东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海平面灾害综合评估因子指标体系,引入了抗灾能力指数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广东省沿海地区为例进行了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由于模型中考虑了抗灾能力指数,变被支评估为主动评估,使海岸灾害风险等级的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评估结构可用于指导宏观抗灾,救灾,减灾等活动,该模型已用于广东海平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光盘)。  相似文献   
87.
ABSTRACT

This paper solves an optimal generation scheduling problem of hybrid power system considering the risk factor due to uncertain/intermittent nature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RERs) and electric vehicles (EVs). The hybrid power system considered in this work includes thermal generating units, RERs such as wind and solar photovoltaic (PV) unit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BESSs) and electric vehicles (EVs). Here, the two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formulated, i.e., minimization of operating cost and system risk, to develop an optimum scheduling strategy of hybrid power system. The objective of proposed approach is to minimize operating cost and system risk levels simultaneously. The operating cost minimization objective consists of costs due to thermal generators, wind farms, solar PV units, EVs, BESSs, and adjustment cost due to uncertainties in RERs and EVs. In this work, 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 (CVaR) is considered as the risk index, and it is used to quantify the risk due to intermittent nature of RERs and EV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its ability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generation schedules by optimizing operating cost and risk. These two objectives are solved by using a multiobjective-bas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 (NSGA-II) algorithm, and it is used to develop a Pareto optimal front. A best-compromised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fuzzy min-max approach. 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modified IEEE 30 bus and practical Indian 75 bus test system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e best-compromised solution between operating cost and system risk level, and the suitability of CVaR for the management of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uncertainties due to RERs and EVs.  相似文献   
88.
2004年教育工作将突出两大战略重点,其中大力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文章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提出建设"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必须特别注重塑造大学精神;并立足教书育人,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9.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通过对1991~1996年江苏省部分井孔观测资料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发现,在中强地震前一年左右的时间震中区附近的井孔出现了响应比高值异常。通过空间图像扫描可以看出:在苍山地震前一年左右,徐州、宿迁地区出现了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集中区;在南黄海地震前一年左右,在镇江、苏州地区出现了高值集中区,之后高值集中区有自西向东迁移即有向震中区迁移的迹象。  相似文献   
90.
欠发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安徽省六安市为样区,提出了欠发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构成以及评价模式和方法。其中,指标体系共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分类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系统构建了39个单项指标,依据六安市2005年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其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验证结果科学可行,可为同类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