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650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1099篇
基础理论   311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201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测定了25℃时活性炭自水中吸附苯、苯酚、苯胺、对-氯苯酚、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氯苯胺、硝基苯、对-氨基苯甲酸、对-硝式苯酚、对-硝基苯胺、对硝基苯甲酸的等温线,它们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的,利用Langmuir参数计算了吸吸标准自由能变化△G^0,计算结果表明,△G^0具有加和性,即化合物的△G^0是组成该化合物各基团贡献之总和,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连接性指数与△G^0有近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2.
采用生物滤池和常规处理对受污染的某地表水进行试验研究 ,用膜过滤法对其出水进行了分子量分析 ,考察了 2个处理单元对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原水中分子量小于 1 0 0 0的有机物占总 DOC的 78.2 9% ;生物滤池对分子量小于50 0、50 0~ 1 0 0 0和 >60 0 0 0的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 54.9%、36.1 %和 2 0 .7% ;常规处理对以上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1 5.3%、- 2 0 %和 48.75%。  相似文献   
43.
对1990年3月30日-6月25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拟尖刺菱形藻与浮游动物数量等15个海水理化因子变化的灰关联度,关联排序结果表明:浮游动物、Fe、浊度、Me、DO、V、Se、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对拟尖刺菱形藻的种群增殖态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建立灰色系统模型{GM(1,h )}对拟尖刺菱形藻种群增殖的动态辨识分析。  相似文献   
44.
大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信息系统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原理和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经济条件,以大连湾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了排放入海湾的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涉及系统建设的原则,数据类型,软件,硬件,用户界面和功能。为我国海湾污染物控制工作提供经济实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5.
着重研究了在限制有机物排放总量时,使其运行费用最低的最优周期控制问题.通过增加新的状态变量和用补偿函数法,将本课题的有约束条件问题化为无约束条件问题,并提出了最优步长参数的动态搜索法来修改传统的梯度法,从而较完善地解决了多变量最优周期控制的计算问题.研究中还发现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最优控制所需要的运行费用也大不相同,进而提出了最优初始状态下最优周期控制的新概念,这对保证出水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本文还强调指出:对于尚不具备实现最优控制条件的处理系统,可根据最优控制的研究结果实现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准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46.
天然水体中有机物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并优化了一种准确、易行、适合于天然水样中微量有机物的分析技术.天然水样品中有机物通过混合大孔径吸附树脂XAD-2与XAD-7(4:1,V/V)富集并用二氯甲烷洗脱.所有富集的有机物样品中均加入衍生化试剂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缩写为BSTFA)硅烷化,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为了实验的简便,我们的样品为模拟水样(4L添加定量5β-胆烷(挪威Chiron公司)的去离子水).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环境试验箱围护结构由高温降至低温时的非稳态传热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使用有限容积法及TDMA进行围护结构传热数值计算来分析3种不同降温工况下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提出了围护结构质量系数概念,用以简化计算其降温时的耗冷量.  相似文献   
48.
49.
漆文光  陆少鸣 《四川环境》2006,25(3):18-21,49
本文通过分析饮用水深度处理中试工艺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臭氧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试工艺中,臭氧具有很好的氧化、杀藻和消毒的作用;并且两级臭氧氧化分别对常规处理单元和颗粒活性炭去除污染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在对废水中的BOD5进行常规分析时,采用化学稀释法操作繁琐,对稀释倍数估计易发生错误。而利用TraK装置测试样品时,无须进行稀释和化学分析。用该装置对标准样品BOD5的测定结果表明:准确度相对误差为-3.3%~4.3%,精密度的相对误差为-3.5%~5.6%。该仪器测试性能可靠,数据准确度、精密度合格。与化学法对照分析表明,相对误差都在容许范围内,即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