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497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伊春河河水水溶性腐殖酸内源释放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水溶性腐殖酸含量很高的伊春河为例,利用冬季冰封无外源输入的条件,在有产室内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采样及测定,建立了伊春河河水水溶性腐殖酸的内源释放模型,根据同期采集样品进行的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河流沉积物中水溶性瘁殖酸向河水中释放的速率以及速率与流速等条件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2.
Simulationofsludge-dredgingeffectsincontrollingnutrientreleaseofLakeKasumigaurawithlarge-sizecoresamples¥FanChengxin(NanjingI...  相似文献   
103.
西安地区土壤CO2 释放量和释放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o J  Du J  Yuan D  Yue Y  Zhang X 《环境科学》2002,23(1):22-25
根据碱溶液吸收法,对西安地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昼夜观测,观测资料显示,西安地区各月份土壤CO2释放量在一昼夜内具有明显的变化,从当日上午到次日上午,CO2释放量表现出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规律,土壤CO2释放量变化与温度变化具有相同的特征,但释放量的变化具有滞后性,相对于温度的变化滞后4-6h左右,温度是决定土壤CO2释放量昼夜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它的升高和降低分别造成了土壤CO2和放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不同,林地释放量大于草地,草地释放量大于裸地,夜间12h释放量大于白天12h释放量。  相似文献   
104.
This study has shown theoretical, observed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pollutants released, transported and deposited during the Kosovo conflict in 1999 and their effects on precipitation in Serbia. The greatest bombardment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oil refineries and fuel storage in Serbia which occurred during April, resulted in releases of many hazardous, toxic and cancerogenic substances. The number of April's days with precipitation greater or equal to 0.1 mm in 1999 are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period from 1961 to 1990 registered at thirty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Serbia and especially at the Belgrade-Observatory station in the period from 1888 to 1995. The maximums of days with precipitation greater or equal to 0.1 mm were at the wider Belgrade area and at the central and southwestern parts of Serbia during April 1999. This is confirmed by using the Eta trajector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05.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duction of H2O2 by photocatalysis over ZnO in an aerated aqueous phase.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reductants that increase the H2O2 production in the aqueous phase is analyse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nitrite, which has been shown to be the reductant that produce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crements in the H2O2 production. The photocatalytic anodic decomposition of ZnO in the presence of the different reductants is also investigated. From the results obtained, the relevance of the ZnO photocatalysis in the 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hydrogen peroxide is estimated.  相似文献   
106.
为揭示天福庙水库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沉积物-水界面磷的释放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天福庙水库库区内设立了6个采样点,采用SMT(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法测量其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组成,对沉积物磷空间分布、间隙水及上覆水PO43-质量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估算了磷释放通量.结果表明:①库区沉积物中TP主要由Ca-P(钙磷)构成,TP在水库库尾和支流入库处具有较高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 904.6、5 015.2 mg/kg.TP、IP(无机磷)、Ca-P时空动态具有一致性,磷矿石灰污染是重要原因.②孔隙水中PO43-质量浓度在沉积物表层1~3 cm内存在很高的峰值,达11.3 mg/L,各采样点均高于上覆水中PO43-质量浓度,存在向上覆水释放PO43-的风险,孔隙水中PO43-质量浓度与TP质量分数及磷形态相关.③采用孔隙水扩散模型法估算PO43-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上的释放通量,库区沉积物磷释放通量范围为0.13~3.08 mg/(m2·d),平均值为1.03 mg/(m2·d),处于较高水平.研究显示,磷矿开采是干流沉积物磷来源和形态组成的重要原因,库区磷释放通量与水流扰动密切相关,坝前、支流交汇处、库尾是库区内源磷污染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7.
以CRH1高速列车20 kg旅客行李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具量热仪和全尺寸试验研究了不同引火源功率、不同通风量等条件下行李点燃特性、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率、热释放总量、烟气释放速率等火灾参数,总结了其燃烧行为及特性。结果表明:高速列车20 kg旅客行李燃烧特性易受通风量、引火源功率等火场环境影响;引燃时间为1~2 min,持续燃烧时间在27~35 min;热释放速率可达347.3 k W以上,因行李压实较为紧密,燃烧不够充分,产生大量高温未完全燃烧气体,极大程度增加列车车厢回燃性;质量损失率较小,行李燃烧不充分;温升速率快,最高温度可达230℃;产烟量较大,透光率最低为35%;行李热释放总量THR随着引火源功率增加而增大,最高可达到213 MJ,控制引火源功率是减小行李热释放总量THR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污染物(COD_(Cr))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等水动力条件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强度的影响,以苏州河底泥为例,通过水槽试验,分析了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及其对上覆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DCr释放率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CODCr释放强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率与水深和流速有关,在相同水深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流速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10cm、流速0.10m.s-1的动态水流条件下,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CODCr的释放强度与时间的关系为:C=1.06C0e-0.06t.  相似文献   
109.
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吸湿性树脂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吸湿、保湿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适用于不同吸湿需求的场合。综述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主要类型、研究状况及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吸湿机理,展望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三峡库区消落区周期性干湿交替环境对土壤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马利民  张明  滕衍行  赵建夫 《环境科学》2008,29(4):1035-1039
以三峡库区消落区典型江段万州断面为试验基地,以释磷能力较强的紫色土为对象,根据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干湿交替"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万州断面土壤磷释放的实验室模拟试验,分析了周期性"淹水-落干"干湿交替对土壤磷释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淹水-落干"干湿交替条件下各形态磷在水土界面释放的活性为:Ca2-P,Fe-P>Cas-P,Al-P>O-P>Ca10-P;T-P在每次淹没时释放量递增,从第1次的15.4 mg·kg-1,到第3次26.5 mg·kg-1;磷在持续淹水状态下释放的主要动力为Ca2-P在水相的溶解和还原状态下Fe-P的释放,其中Ca2-P活性最高,由淹水初期的14 mg·kg-1降至5 mg·kg-1左右;而干湿交替条件下P的释放主要是氧化-还原条件变换下Fe-P的形态转换.淹水并不会使O-P释放,但可以使O-P活化,使其在落干氧化时转化为Fe-P,在下一次淹水时释放.研究发现每次淹水时土壤的有效磷水平都略有增加,每次落干时较上次落干时有效磷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