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64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08篇
综合类   765篇
基础理论   487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67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水稻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作为肥料,采用水培法和土培法对水稻生长和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明显提高了水稻的生长量,增加了水稻植株茎叶中硅的含量;降低了糙米中有毒元素镉的含量;改变了土壤的酸度,增强了土壤的肥力;水稻植株和土壤中某些有害元素的含量略有增加,但远低于环境的允许值。  相似文献   
42.
用~(14)C标记法研究呋喃丹在水稻-鱼和水稻-萍-鱼两种模拟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消失和残留行为。结果表明,由于萍的引入,使在水稻-萍-鱼系统中,田表水中的残留较低,而鱼体中残留较高。结合态残留物是土壤、鱼和植株体中呋喃丹的主要残留形态。  相似文献   
43.
海南岛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海南岛自然优势出发,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产量与水的关系》中介绍的气候生产潜力的农业生态方法: 计算了海南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从海南岛水稻生产和人口的现状出发,采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预测模型:计算和探讨了当前和未来水稻生产的人口承载量问题。试图揭示水稻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为全岛水稻的产、销、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稻米和土壤中农美利残留量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杰  谢强 《化工环保》2003,23(3):165-169
建立了测定稻田土壤、稻米中农美利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用配有NPD的气相色谱仪、DB-1301毛细管柱测定稻田土壤及稻米中农美利的残留量,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平均回收率为80.4%-99.8%,变异系数为6.3%-11.7%,均达到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从生态环境角度论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业喜  刘影 《四川环境》2003,22(1):46-48,54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本文通过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指出湖区农业的非良性循环特性,提出防洪、抗旱、治涝、血吸虫病治理等对策措施,为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6.
影响稻飞虱迁飞规律的气象环境成因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稻飞虱的迁飞与气象环境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与稻飞虱的迁飞规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综合评述了气候条件对中国稻飞虱迁飞规律的影响。稻飞虱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昏时分起飞,90.5%的稻飞虱集中在黄昏日落前20分钟内起飞,地面温度达25℃时起飞频繁。温度的空间分布决定了稻飞虱可以迁飞的空问区域,迁飞的上限高度为15℃等温线,稻飞虱空中群集的最适宜温度为17℃左右,且在最大风速层中迁飞,高湿度有利于其迁飞。迁入时期的强下沉气流及降雨可迫使稻飞虱大量降落。空中的风速是稻飞虱迁飞的动力速度。在我国,西南风和东北风对稻飞虱的南北迁飞起运载作用,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境内的北进南退,是稻飞虱完成一次往返迁飞的动力。我国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年份大多出现在3—5月副高较强的年份。气候变暖、海温异常等大尺度气象因子主要通过影响大范围的气候环境来间接影响稻飞虱的发生与消长。  相似文献   
47.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Nitrogen Losses from Dairy Far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has focused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as non-point sources of pollution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streams, estuaries and ground water resources. 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odel of nitrogen management on the dairy farm, and to perform sensitivity analys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anipulating herd nutrition, manure management and crop selection in reducing nitrogen (N) losses from the farm.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thod of N input to the farm (purchased feed, legume fixation, inorganic fertilizer, imported manur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N losses from dairy farms was evaluated. Nitrogen balance equations were derived, and related efficiency coefficients were set to reference values representing common management practices. Total farm N efficiency (animal product N per N input), and N losses per product N were determined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by solving the set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Improvements in animal diet and management that increase the conversion of feed N to animal product by 50% would increase total farm N efficiency by 48% and reduce N losses per product by 36 to 40%. In contrast, reducing losses from manure collection, storage and application to improve the percentage of manure N that becomes available in soil by 100% would only improve total farm N efficiency by 13% and reduce total N losses by 14%. Selecting crops and management that can use soil nutrients 50% more efficiently would improve total farm efficiency by up to 59% and reduce N losses by up to 41% depending on the predominant nitrogen sources to the farm. Legume production would reduce N losses per product compared with non-legumes. There was more than a five fold difference in N losses per animal product N between the most extreme scenarios suggesting considerable opportunity to reduce N losses from dairy farms.  相似文献   
48.
生态经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生态发展历史进程,论述了,论述了生态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9.
农业气象干旱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干旱作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结合农业干旱和气象干旱基本理论,对农业气象干旱的定义及指标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与评价,指出了不同指标的优点和缺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干旱的监测和评估及农业防灾减灾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0.
黑龙江省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气象要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水稻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气象因素及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区冷害的发生状况及干湿条件,在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及品种熟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灾害和气象指标。利用多年气象资料,计算了黑龙江省各地的冷害发生机率及稻田干燥度指数等,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安全生产的区域划分,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