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安全科学   60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509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衡水市机动车污染问题,本文选择衡水市代表性路段,对其进行了实验,如采样点的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监测方法及标准和使用的实验仪器,得到了结果与分析,如交通环境中PM10和TSP的变化特征、PM10/TSP比值和交通环境中PM10和TSP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衡水市道路交通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措施,主要是完善城市交通和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发展清洁能源、完善管理体制和加强交通管理宣传教育,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2.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噪声对临路高层建筑声环境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变化,噪声贡献值呈现抛物线型变化。在第3层~第5层处噪声值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楼层增加噪声值逐渐减小;此外低楼层处夜间噪声超标严重。在隔声设计时应重视噪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及夜间时段的噪声影响,增加声屏障的高度对提高低楼层隔声效果有较明显作用。对于临路高层建筑,单一的声屏障措施的降噪效果有限且有众多限制因素,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措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13.
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作为新型地下交通形式,车流量大且存在多个分合流点,气流组织复杂,防灾排烟难度极大。以杭州某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连接匝道为研究背景,提出匝道通风排烟设计方法,再选取其中二合一式连接匝道结构,采用FLUENT模拟其两种防灾排烟方案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两个连接匝道末端单独设置排烟口的设计方案可有效保证火源下游车辆和火源上游人员的逃生安全;根据分合流流速分配理论模型,在合流处只设置一个排烟口且排烟量提高40 m3/s时,也可达到同样的防灾排烟效果,从土建成本考虑,推荐此方案,为同类型隧道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4.
为利用视频数据对空管员违规行为进行智能化分析,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出2阶段的违规行为识别模型(AR-ResNeXt),基于实地调研构建空管员视频数据集,利用最小化动态多实例学习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获得违规行为检测的判别特征表示,结合异常回归网络和ResNeXt网络,完成对空管员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检测与动作分类。研究结果表明:AR-ResNeXt模型在自制数据集中,其帧级AUC达到82.9%,分类准确率达到87.8%,可准确识别空管员发生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5.
陈阳 《环境技术》2014,(2):29-32
网络的发展从仅关注速度的提升转移到关注业务的交付能力,由此网络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网络可靠性试验是评价网络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试验流量的生成对可靠性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目前从可靠性角度对网络进行试验时,对任务的描述较为简单,无法支撑由客户需求分解到网络流量生成的全过程;从流量模型角度出发的生成技术则仅关注全网流量,难以支持可靠性试验中的流量生成。本文提出基于业务的混合模型的流量描述方法,并使用软件实现,最后进行试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6.
道路交通紧急救援服务点的优化选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道路交通紧急救援对公平性、效率性、事故并发性的多目标决策需求,提出用于道路交通救援点选址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最小化最大救援时间满足救援公平性;通过最大化一次覆盖的需求量和最小化救援点到需求点总加权时间满足救援效率;通过最大化备份覆盖的需求量满足事故并发与重大事故的救援。针对多目标决策模型,开发基于模拟退火法的优化解法,结合算例分析,能够获得减少最大救援时间、最大化一次覆盖和备份覆盖需求量的多个目标方向上最优解,实现pareto最优化的成功率均在95%以上。实例计算比较表明,笔者提出的模型与算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多目标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17.
AHP-SWOT法在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策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交通事故的特点,探讨AHP-SWOT方法在道路交通事故评价中的具体应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种因素,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并从中选择最佳策略的方法,但是它缺少定量分析的过程。AHP(层次分析法)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优势,采用SWOT和AH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更加合理和准确。将AHP-SWOT方法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系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所处的优势和劣势,可为正确评价道路安全水平、制定合理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实例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8.
研究高速公路紧急事件下的交通流特征,对于减少高速公路拥挤、降低二次事故、提高通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高速公路紧急事件具有偶然性、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在实际调研中往往难以及时捕捉到交通事件的相应信息,导致源数据不足进而影响研究的进行。本文通过微观仿真手段,结合实地调研获得紧急状态下车辆运行参数,在AIMSUN仿真环境下加载紧急事件,建立了高速公路微观路段的仿真模型。并将路段平均车速、密度、最大排队长度等作为指标,定昔计算紧急事件下各种交通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与调研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9.
The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relate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ta both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ology that integrates the time-space framework of air quality data to infer the temporal pattern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that could be interpreted for environmental decision purposes. Variograms that accommodate time and space lags were used for the analysis and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ts environmental meaning, in particular its relationship with traffic patterns is discussed. Data from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Lisbon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It describes a strategy to identify the type of vehicles responsible for certain pollutant levels, particularly for nitrogen oxid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air quality European legislation to the city of Lisbon, Portugal.  相似文献   
120.
高速公路路面沉积物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长潭西高速公路不同采样点的路面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并检测了样品的颗粒级配、COD、重金属(Cu、Zn、Pb和Cd)和有机质。结果表明,路面沉积物主要以粒径<0.15 mm的颗粒为主;较小颗粒物中的COD含量高于较大颗粒中的COD含量;粒径在0.15 mm以下的颗粒物所含重金属Cu、Zn、Pb和Cd的浓度普遍高于所选的土壤标准值,降雨一旦形成径流将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危害;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的吸附有一定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越高,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对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