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697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1042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290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A novel four-way combining catalysts containing double layers was applied to simultaneously remove four kinds of exhaust pollutants(NOx,CO,HC and PM) emitted from diesel engine.The four-way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Ultraviolet 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UV-Vis DRS).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were evaluat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action technology.The double layer catalysts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the four main pollutants.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was given by the two-layered catalysts of La0.6K0.4CoO3/Al2O3 and W/HZSM-5.Under the simulated exhaust gases conditions,the peak temperature of the soot combustion was 421°C,the maximal conversion of NO to N2 was 74%,the temperature of the HC total conversion was 357°C,and the maximum conversion ratio of CO was 99%.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国产连续微滤膜(CFM)系统对多源进水条件下钢铁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现场实测其进出水水质和性能参数,分析了该系统对钢铁废水生化二级出水的水质处理效果及其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微滤膜(CFM)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对水中COD平均去除率约为19.6%,SS平均去除率约为72.7%,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随进水水质变化波动较大,通过该系统膜的截留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COD、悬浮物、胶体和有机颗粒,能够使水质满足多用途回用和反渗透预处理要求。河流划分为容量型、点源污染型、农业面源型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建议对不同类型河流应采取不同控制对策,点面结合,综合防治。系统每3~5周左右进行化学反洗后,膜通量与跨膜压差等膜性能参数可基本恢复至起始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碱性处理铬离子废水的铁屑内电解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极电位理论描述了铁屑分别在酸性和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原理,指出了在碱性条件下,Fe2+和Cr6+之间同样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铁屑内电解法处理碱性含铬废水时,处理前后可以不加任何酸、碱药剂,以彩色显像管厂含铬废水为例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碳酸盐岩抑制煤中有害元素释放和迁移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艳  吴攀  陶秀珍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7):1395-1400
为了揭示碳酸盐岩地质背景下碳酸盐岩对煤中有害元素的抑制作用,以煤和碳酸盐岩为实验材料设计了3个不同组合的淋溶柱,采用淋溶实验方法,探讨了碳酸盐岩对煤中Fe、Mn、Cu、As等元素释放和迁移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碳酸盐岩能有效中和煤中黄铁矿等硫化矿物氧化产生的酸,淋溶液pH值显著升高;碳酸盐岩对煤中硫的释放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煤中Fe、Cu和As元素的释放和迁移的抑制能力较强,但对煤中Mn、Pb和Cd元素的释放和迁移的抑制能力相对较弱.碳酸盐岩能有效抑制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和演化,可作为碳酸盐岩地区酸性矿山废水防治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95.
竹炭净化文物保存微环境空气低浓度氮氧化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围绕竹炭对低浓度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展开研究,测定了不同NOx浓度、不同流量、不同湿度条件、不同竹炭量对低浓度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研究了表面改性生物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选用3g以上竹炭,在湿度〈20%,流量控制在1—1.5L/min的情况下对低浓度(150ppb)氮氧化物具有最佳的净化效果;流量控制在2L/min以下(停留时间为1.5s以上),竹炭对NO2净化效果变化不大;活化剂改性和对竹炭进行超声处理后,生物质对NO净化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衍洋  张钦辉  钱翌  白卯娟 《环境科学》2009,30(7):1949-1954
采用钛基二氧化锡(Ti/SnO2)和金属铁构成组合阳极,并以石墨为阴极,研究了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丙烯腈生产废水的效果及反应过程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电化学氧化相比,采用组合阳极的双电极氧化过程获得了更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并提高了电流效率.在相同电压下,当不外加H2O2时,COD去除率比采用传统电化学氧化提高11.0%~13.8%,电流效率提高8.0%~15.0%,而当外加H2O2浓度为2 200 mg·L-1,且电压为4.0V时,COD去除率达74.6%, TOC去除率达67.9%.随着外加H2O2浓度的增加,COD和TOC去除率增加.反应初始阶段H2O2浓度较高而Fe2+浓度很低,随反应时间延长H2O2浓度迅速下降而Fe2+浓度则逐渐升高.反应过程中H2O2与Fe2+浓度变化速率与电压密切相关. H2O2初始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阳极通电时间对电流效率影响显著.双电极电化学氧化对丙烯腈生产废水色度也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铁促双电极电化学氧化为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供水水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新标准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昆钢生活饮用水供应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立足现有工艺条件和设施,探讨了提高昆钢生活饮用水供水水质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我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氮氧化物控制(脱二氧化氮)成为继二氧化硫控制之后,我国环保产业中迅速形成的又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并简要分析了我国火电行业烟气脱硝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淹水条件下土壤还原作用对镉活性消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红壤(pH=4.46)和潮黄土(pH=7.10)在氮气(N2)覆盖下进行淹水恒温((25.0±0.5)℃)培养.红壤在淹水60d后pH上升到5.92,潮黄土在淹水3d后pH降至6.62,然后再上升到6.89.2种土壤的pe+pH从14.16下降到5.38.pH和pe+pH的升降导致了土壤固相交换态(Exc-)、碳酸盐结合态(Carb-)、氧化物结合态(Oxide-)、有机质结合态(Org-)Fe再分配比例的增长,并使Exe-Cd向Carb-Cd、Oxide-Cd、Org-Cd转化.土壤Exc-Cd与Exc-Fe之间,Exc-Cd与(Carb-Cd+Oxide-Cd+Org-Cd)、(Caxb-Fe+Oxide-Fe+Org-Fe)之间均显著负相关,由此表明,Fe组分的再分配决定着Cd组分的再分配.Fe、Cd的形态分配还影响着液相中Fe、Cd的浓度.在红壤淹水的1~7d中,固相中Cd以Exc-Cd为主,液相中Cd的浓度随pe+pH的下降而增加;在红壤淹水的中后期及潮黄土的整个淹水期,固相中Cd以Carb-Cd和Oxide-Cd为主,液相中cd的浓度随pe+pH的下降而下降.淹水土壤中DOM对水溶性cd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考察提供氧分子以外的其它电子受体时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修复效果,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了活性污泥在供给硝酸盐、亚硝酸盐、EDTA铁盐或硝酸盐+EDTA铁盐条件下对苯的降解效果,探讨了这些电子受体对缺氧和厌氧微生物降解苯的影响以及这些电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在供给硝酸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硝酸盐还原和亚硝酸盐暂时累积现象同时出现;②当供给亚硝酸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不明显;③在供给EDTA铁盐为电子受体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明显,亚铁盐浓度逐渐升高;④当同时供给硝酸盐和EDTA铁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明显.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亚硝酸盐和亚铁盐累积现象.这表明,同时供给硝酸盐和EDTA铁盐时,伴随苯的降解首先硝酸盐和铁盐还原产生亚硝酸盐和亚铁盐,随后亚硝酸盐将亚铁盐氧化为铁盐.氧化产生的铁盐又继续作为苯降解的电子受体来降解苯;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之间构成的氧化还原循环,从而促进了苯的缺氧降解和硝酸盐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