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9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1436篇
安全科学   709篇
废物处理   109篇
环保管理   816篇
综合类   3275篇
基础理论   522篇
污染及防治   575篇
评价与监测   128篇
社会与环境   149篇
灾害及防治   1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开展水生昆虫生长过程研究对掌握研究区域水生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构建和完善研究区域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于2017年逐月对香溪河库湾入库支流(螃蟹溪)中的一种水生昆虫——麦氏花翅蜉(Baetiella macani)的种群进行了研究,基于大小频率法、幼虫期有效积温条件进行了生活史性状分析和验证。结果显示:麦氏花翅蜉为三化性昆虫,包含一个冬季世代和两个夏季世代。冬季世代幼虫的发育历期为3~4个月,所需有效积温为1 286 ℃;夏季世代幼虫的发育历期为1~2个月,所需有效积温为757 ℃。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地区水生昆虫的生活史性状信息,并首次呈现了花翅蜉属的生活史特征。  相似文献   
992.
云南近百年来温度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候倾向率、Morlet小波方法,对云南10个站1901-2007年的年降水和平均温度资料分析表明:100年来云南平均增温速率为0.031℃/10a。近50年来全省平均增温速率为0.242℃/10a,略高于全国的增温,增温最大的是滇中的昆明、滇南的普洱,分别为0.442℃/10a和0.409℃/10a,并且西部明显高于东部。100年来云南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平均速率为7.288mm/10a,近50年来,年降水量减少平均速率为6.66mm/10a。但云南降水的区域分异非常明显,云南的东部、中部降水减少;而滇西北和滇东南地区降水增加。云南气温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是32年,发生了3次突变。年降水呈明显的年代际及年际振荡,具有16~32年、4~8年周期。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考察烟气排放对大空间建筑火灾温度场的影响,利用FDS程序仿真模拟了火灾场景,系统分析了不同排烟系统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排放对温度的影响较大,最大降温幅度可达原最高温度的50%左右;降温幅度与建筑高度有密切联系;当建筑高度小于12m时,按规范设计的自然排烟系统下的火场温度低于机械排烟的火场温度;当建筑高度达到或超过12m时,自然排烟系统下的火场温度将接近或高于机械排烟的火场温度。  相似文献   
994.
Controlled experiment of Leymus chinensis seedlings grown in the environmental growth chambers at 3 soil moisture levels and 3 temperature levels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how lea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will respond to climatic chan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il drought and high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 ( Fw/Fm ), the overall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 of PSIl(yield), the coefficient of photochemical fluorescence quenching(qp), but increased the coefficient of non-photochemica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q, ). Severe soil drought would decrease Fv/Fm and yield by 3.12% and 37.04% under 26% condition, respectively, and 6.60% and 73.33% under 32% condition, respectively,suggesting that higher temperature may enhan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il drought. All the soil drought treatments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in leaf nitrogen cont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leaf nitrogen level,but higher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oot nitrogen content and the ratio of root nitrogen to leaf nitrogen,indicating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of adaptation to soil drought and temperature. It was also implied that higher temperature would enhance the effect of soil drought on leaf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decrease the adaptability of Leymus chinensis to drought.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有机溶剂邻二氯苯中温法溶出模拟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探究了不同条件下EVA的溶出率及模拟组件的分离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有机溶剂中温法处理EVA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 ℃、固液比(光伏组件个数与邻二氯苯体积之比,个/mL)4∶100、搅拌转速800 r/min、反应时间240 min的最佳条件下,EVA的溶出率为95.0%,模拟组件的分离率达100%。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转速>固液比。反应前后邻二氯苯的主要官能团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6.
The management of sludge-settling properties in Nordic conditions is of importance during the low temperature (spring) season because of the peak settler load. A survey was made in 10 Finnish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 s) and the total extended filament length and DSVI in haft of the plants exceeded the limits, which indicates sludge bulking( 15 km/g SS and 150 ml/g respectively). The dominant organism was Microthrix parvicella, the abundance of which was 59.22% of total extended filament length on average.Chemicals were tested to control the filaments, and it was foun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has to be paid to maintaining the nitrific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 dosage of(H2O2-besed) oxidants controlled the growth of Microthrix parvicella effectively and rapidly, whereas with the use of aluminium hydroxidechloride a 2 to 5-week period was needed to decrease the filament length.  相似文献   
997.
水喷淋作用下建筑通道烟气蔓延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在单喷淋作用下建筑通道内烟气的蔓延特性,并对不同喷淋压力条件下烟气质量流量、温度及CO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对比,对引起喷淋作用下烟气蔓延速度及烟气成分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喷淋压力对烟气的降温作用增强,降低了烟气在通道内的蔓延速度;同时,喷淋引起的烟气拥塞增加了流出喷淋覆盖区的烟气的CO体积分数,使得烟气毒性加大。  相似文献   
998.
纵向通风隧道内火灾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狮子洋水下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FDS 4.01,建立隧道实体物理模型,进行火灾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列车火灾热释放功率为15 MW、不同坡度、不同纵向通风风速下,该类隧道内拱顶附近和2 m高处温度场的纵向分布规律,以及各工况下拱顶的最高温度,并分析其对隧道结构防火和人员疏散救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隧道坡度的增大,在同一通风速率下的烟气回流长度逐渐减小,但随着风速的加大,坡度对烟气回流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通风风速的增大,火区附近的温度下降,而沿程温度上升,纵向通风速率越大,拱顶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999.
为评估和分析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以我国10个钢厂生产的Q345钢的424次恒载升温试验和152次恒温加载试验结果为依据,对钢材强度和应变以及不同的热-力作用路径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热-力作用路径下,恒载升温试验的强度最小,应变最大,临界温度最低;恒温加载试验的强度最大,应变最小,临界温度最高。随温度升高,热-力作用路径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影响增大:在450℃以下影响较小,在500℃以上时影响显著。如果规范采用恒温加载试验强度,是不可靠的。恒载升温条件下的ε-T-k材料模型和恒温加载条件下的ε-k-T材料模型均不能单独用于超静定钢结构的性能分析。超静定钢结构的性能分析可把火灾过程离散为若干时段,把每个时段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应变-温度过程和应变-应力过程,分别应用恒载升温条件下的ε-T-k和恒温加载条件下的ε-k-T材料模型进行分析,然后迭加计算以得出最后的应变。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单步反应机理(仅包括燃料的氧化),建立了一维非稳态燃料填充床反向阴燃的数学模型。通过简化模型参数及大活化能渐近分析,得出了定性描述燃料反向阴燃传播的两个方程。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大,阴燃温度是不断上升的,但由于受到反向空气风流的影响,阴燃温度的增长幅度是逐渐变小的;阴燃传播速度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直至熄灭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相一致。通过定性分析得出:在气体流量为零的情况下,燃料仍然可以发生阴燃,而维持阴燃不断传播所需要的氧气量源于反应区域周围气体的扩散。此外,也分析了燃料特性参数(如密度、孔隙率、比热、导热系数及活化能)对燃料阴燃温度和阴燃速度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