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26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532篇
基础理论   31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41.
有机碳是地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重要化学组分,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介质。有机碳作为河流榆移的主要物质,榆运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效应不容忽视。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动态,探讨并总结了河流作为碳源/汇角色的作用,有机碳对重金属迁移过程和水体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指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河流有机碳正发生着显著变化,并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生活;总结了传统的研究有机碳的方法,并对正在发展的研究方法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942.
据统计,各种事故因素中人为失误占80%,为提高航空装备系统的服役安全性,需要在其使用管理中构建本质安全人.在对本质安全人进行定义并分析构建必要性后,提出了航空装备系统本质安全人的构建方法,建立了人员安全行为控制模型,最后指出本质安全人可靠性增长与本质安全人的构建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对于航空装备系统服役安全性的提高有一定...  相似文献   
943.
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以江苏省某市为研究区域,借助ArcGIS和SPSS分析工具,利用US 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耕地土壤重金属Cr、 Pb、 Cd和Hg的健康风险,从地理学的视角构建包含地理探测器及优化后的位序-规模理论模型的健康风险分析方法体系,分析其健康风险空间分异度及风险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域Cr、 Pb、 Cd及Hg这4种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分别为65.207、 25.486、 0.238和0.045 mg·kg~(-1),均低于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的最低筛选值; Hg和Cd的健康风险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Cr和Pb的儿童非致癌风险均值以及Cr的成人及儿童致癌风险指数均值分别为2.914 385、 1.337 503、 4.312 679×10~(-6)及8.137 130×10~(-6),均超过可接受范围;不同耕地重金属健康风险q值的范围为0.005 523~0.204 238,高风险特征因子需要进一步引起关注;研究子区域1、子区域2、子区域3和子区域4的Cr与Pb的儿童非致癌风险及Cr的致癌风险的R值较大,均接近或超过1,其他研究子区域的R值均低于0.1,中、高风险区与低风险区R值差异相对较大,研究子区域的高风险区比较集中.以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为基础,地理学视角分析市域范围的空间分异程度以及市辖县的风险水平,对于丰富健康风险研究手段、衡量不同尺度的健康风险水平以及制定精细化的风险管控策略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4.
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采集兰州市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并采用时间序列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TSP和PM10的质量浓度在春季较高,PM2.5和PM1.0在冬季较高;气象因子与大气颗粒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来说,PM10、PM2.5和PM1.0每升高10μg·m-3或10粒子数·m-3,入院危险分别增加0.052%、0.604%和0.652%;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PM10、PM2.5和PM1.0每升高10μg·m-3或10粒子数·m-3入院危险分别增加0.046%、0.697%和0.935%.由此可见,兰州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PM10、PM2.5和PM1.0对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入院人次均有一定影响,且PM10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较心脑血管疾病明显,而PM2.5和PM1.0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945.
河北省人类活动环境压力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借鉴物质流分析法和排污系数法构建了人类活动环境压力定量核算方法,特别是深化了行业层面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经济社会系统在2000—2010年间的物质输入输出进行总体和分行业分析,探讨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物质流表征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强度明显增加,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大;这一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落后产能的数量扩张,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相"脱钩"的循环经济的要求渐行渐远;钢铁、建材、电力三大行业的5个产业部门是工业物质总排放的绝对主体,并且是排放量增速最快、排放效率下降最快的主要部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第三产业及生活领域物质排放量增速最快、影响愈来愈大的部门.  相似文献   
946.
目的建立模拟试验谱推导方法,合理确定车载仪器设备模拟振动试验条件。方法针对履带车辆平台诱发环境实测振动数据,通过履带车辆实测振动谱环境特征分析,提出宽带随机振动背景谱叠加窄带分量作为模拟试验谱的基本谱形,并探讨相应试验量级和试验时间的推导方法。结果建立了由实测振动数据推导模拟试验谱的方法。结论模拟试验谱推导方法实用性强,依据此方法由某履带车辆实测数据得到了相应的模拟试验谱。  相似文献   
947.
以山东省某小城镇生活垃圾堆积场为研究对象,采集堆场内和边界共17个土壤样品,探析土壤中15种无机与重金属污染物和195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特征,通过与国内外不同土壤基准(筛选)值的比较,评估检出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堆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普遍处于轻微水平,仅以山东省土壤背景值为参比值时,堆场内土壤因Hg积累而生态风险水平处于强~很强水平;除As外,堆场内土壤中单一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高于边界。对儿童和成人,堆场土壤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同群体的总非致癌风险差别较小,产生不利健康风险的重金属主要是As、Cr,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口直接摄入和皮肤接触。  相似文献   
948.
某化工厂铬渣堆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搬迁化工厂铬渣堆场及周边土壤,分层分区采集样品分析重金属含量,从生态和人体健康角度对土壤Cr,Ni,Cu,As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Cr、Cr(Ⅵ)污染较为严重,集中在第一(0 m~1.5 m)和第二层(1.5 m~3 m);Cu、As、Ni污染较轻,集中在第一层。生态风险评估表明随深度增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降低。生态风险顺序为CrNiAsCu。健康风险评估表明各层土壤均存在Cr(Ⅵ)致癌风险,其余重金属在第一和第二层存在可接受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49.
李如忠  叶舟  高苏蒂  郑侠 《环境科学》2017,38(8):3235-3242
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城郊溪流底质磷吸收的影响,2016年6~11月在合肥市城市边缘某一源头溪流逐月采集溪流底质样,利用实验培养法分析人为扰动背景下溪流底质磷的生物与非生物吸收潜力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底质磷的总吸收潜力和非生物吸收潜力都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毗邻排污口的3号采样点沉积物磷的总吸收潜力和非生物吸收潜力明显高于其它各采样点;无论是夏季还是秋季,6个采样点位底质磷的生物吸收贡献率都低于相应的非生物吸收贡献率,而且彼此之间差异十分明显;各采样点底质磷的吸收潜力、吸收贡献率的逐月变化态势,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强烈人为扰动对溪流底质磷的生物吸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50.
本研究以头发作为指示人群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HCs)暴露的生物材料,分析了电子废物拆解工人、电子废物拆解区普通居民、农村对照区居民和城市对照区居民头发中的PHCs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结果发现:电子废物拆解工人和拆解区普通居民头发中的PHCs含量显著高于两组对照地区人群(p< 0.05),表明电子废物拆解活动造成了当地人群对PHCs较高的暴露剂量.在电子废物拆解区的普通居民中,人群头发中的PHCs含量具有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组(> 60岁)头发中的PHCs含量最高.在电子废物污染地区和农村对照区人群中,PCBs是最主要的PHCs污染物(39%~52%),表明这两个地区的人群均受到电子废物拆解活动的影响;城市人群头发中则以PBDEs和DBDPE为主(共占69%),反映了珠三角地区人群主要受工业或生活活动PHCs排放的影响.同时,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人群头发中PHCs的组成模式也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