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Jute yarns were grafted with a single impregnating monomer 1,6-hexanediol diacrylate (HDD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Jute yarns soaked for different soaking times (3, 5, 10, and 30 minutes) in HDDA+MeOH solutions at different proportions (1–10% HDDA in MeOH [v/v] along with photoinitiator Darocur-1664 [3%]) were cured under UV lamp at different UV radiation intensities (two, four, six, and eight passes). Concentration of monomer, soaking time, and intensity of UV radiation were optimized with ext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elongation at break, and modulus. Enhanced tensile strength (67%), modulus (108%), and polymer loading (11%) were achieved with 5% HDDA concentration, 5-minute soaking time, fourth pass of UV radia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jute yarns were pretreated with UV radiation (5, 10, 15, 30, and 50 passes) and treated with optimized monomer concentration (5%). UV-pretreated samples showed the enhanced properties.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increase up to 84% and 132%, respectively, than that of virgin jute yarn. An experiment involving 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shows that water uptake by treated samples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untreated samples. During the weathering test, treated yarns exhibited less los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n untreated yarns.  相似文献   
102.
负载金属活性碳纤维对NO催化分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纤维用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是个重要课题,采用浸渍法研制系列钯负载活性碳纤维,研究了它们对NO的歧化分解性能,并与其它载体催化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钯活性碳纤维在300℃以上能催化NO的歧化分解。负载钯活性炭和负载钯炭黑分解NO的能力明显比前者弱,石墨和分子筛载体负载钯催化剂在400℃仍没有催化分解NO的作用。催化反应温度升高,NO流量降低,钯负载量增加有利于NO分解率提高,采用钯-铜混合物负载活性碳纤维可以减少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3.
膜萃取处理水溶液中镉、锌离子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204+正庚烷为萃取剂,将中空纤维膜萃取技术用于处理水溶液中镉离子、锌离子.研究了两相流速、初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对传质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计算了膜萃取器的传质单元高度(HTU)w,同时还研究了萃取剂的再生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500 mg/L),平衡分配系数较大,传质阻力主要是在水相;在初始浓度较高时(<2000mg/L),由于分配系数较小,三项传质阻力均不可忽略;在初始浓度很高时(>2000mg/L),传质由有机相和膜相阻力控制.实验还表明通过膜器串联可以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对于稀溶液(<200mg/L),中空纤维膜萃取可以使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减小2个数量级,通过计算,中空纤维膜萃取器(HTU)w在15~30cm之间,大大低于传统的萃取塔.  相似文献   
104.
活性炭纤维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 4种活性炭纤维 (ACF)作为吸附剂 ,对水中 CHCl3、CCl4、高锰酸钾指数 CODMn、紫外吸光值 EUV254等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与 ZJ-15型颗粒活性炭 (GAC)进行了对比 .吸附等温线的结果表明 ,ACF3对 CHCl3的去除效果最好 ,当 CHCl3的平衡浓度为 60μg· L-1 时 ,ACF3对 CHCl3的吸附容量为 212μg·g-1 ;GAC对 CCl4的去除效果最好 ,当 CCl4的平衡浓度为 3μg· L-1时 ,GAC对 CCl4的吸附容量为 0.83μg·g-1;GAC及 ACF1对 CODMnEUV254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当CODMn的平衡浓度为 2.5mg·L-1 时 ,GAC及 ACF1对 CODMn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2.16mg·g-1 和 1.98mg·g-1 ,当 EUV254的平衡浓度为 0.05时 ,GAC及 ACF1对 EUV254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0.32 g-1和 0.15g-1.  相似文献   
105.
活性炭纤维对氯仿气体动态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活性炭纤维(ACF)对氯仿有机废气的动态吸附,考察氯仿气体流速、浓度、温度、ACF再生次数对吸附效率的影响以及滤速和压降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低流速、低温度均有利于吸附。ACF对氯仿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提高氯仿气体滤速,气体压降增大。  相似文献   
106.
活性炭纤维的氧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保干器法测定了活性炭纤维对乙醇、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的吸附量。研究了酸氧化处理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电位滴定法确定了活性炭纤维氧化前后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3种吸附质的吸附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饱和吸附量及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因吸附质的不同而不同。氧化处理后,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发生变化,对乙醇的吸附量增加18%,而对N-甲基吡咯烷酮的吸附量提高了300%。  相似文献   
107.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苎麻脱胶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对苎麻生物脱胶废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废水中的COD、NH3-N、SS及色度进行检测发现,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并可回用。因此,此法处理麻生物脱胶废水可行,为苎麻生物脱胶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实验利用射频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分别在光纤和石英玻璃上成功制备了Z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薄膜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良好的C轴取向性,光致发光峰分别位于362nm、421nm和486nm附近,且随着薄膜样品晶粒的减小而出现蓝移,光纤上ZnO薄膜的光催化能力是以石英玻璃为基底的ZnO薄膜的193倍,光催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过程,纺织品用各种抗静电纤维和导电纤维的生产方法和性能特点,指出使用有机导电纤维是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金属化合物复合有机导电纤维适合于民用纺织品,碳黑涂敷或碳黑复合有机导电纤维适合于特殊功能纺织品。  相似文献   
110.
以NH3为还原剂,以活性碳纤维(ACF)、HNO,浸渍的ACF、负载CuO的ACF和负载La2O3的ACF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器中考察各种催化剂对NO催化还原的活性,并进行了差热-热重、扫描电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CF负载La能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且催化活性中心为非晶态的氧化物;当ACF负载20%的La2O3时具有最好的低温活性,NO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