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51.
理论等温方程式在CS2—ACF静态吸附体系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CS_2蒸气在4种ACF(活性炭纤维)和GAC(粒状活性炭)上的若干吸附等温线。用BET方程、H-J方程和D-A方程对CS_2-ACF静态吸附体系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除H-J方程外,其它两个方程适用良好。通过理论等温方程式,求出了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  相似文献   
152.
徐兵  周璇  龚晓 《环境科技》2006,19(6):30-32
文中研究了利用投加利蒙菌对江西某化纤厂化纤废水的污水处理厂生化池进行改进,以期提高出水的CODCr与SS去除率,稳定出水水质。实验结果表明,利蒙菌在对粘胶化纤废水生化处理上的改进是可行的,对废水中CODCr,SS的平均去除率可比未投加提高56%,44%,其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其中ρ(CODCr)<40mg·L-1,ρ(SS)<50mg·L-1。  相似文献   
153.
关于粘胶纤维生产中的废气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化纤厂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气治理实践,提出了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气治理的新工艺方法.利用该法H2S去除率达98%,CS2回收率接近70%,CS2外排浓度为30~40mg/m3,符合国家排放标准(40mg/m3).  相似文献   
154.
当前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随着我国陆源垃圾减量化处置率和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的提高,重新核算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已报道的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相应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124×104~331×104 t,略低于2010年的132×104~353×104 t;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塑料微珠约109.95×1012粒(折合131.78 t),远低于2014年报道的209.7×1012粒(折合306.9 t).此外,2016年我国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合成化学纤维类微塑料约1 296.95×1012个(折合648.48 t),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约78.85×104 t;合成化纤类微塑料和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等已成为陆源微塑料的重要来源.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陆源垃圾处置、海洋垃圾污染应对等方面进行比较,未来我国应通过完善"限塑令"和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尽早实施"塑料微珠"限令、明晰生活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排放状况等手段从源头控制排放,此外需有效控制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输送途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标准,提升我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5.
为考察单独活性炭纤维(ACF),高锰酸钾(PM),电化学(E),电-高锰酸钾(E-PM),活性炭纤维-高锰酸钾(ACF-PM)以及电-活性炭纤维阴极-高锰酸钾体系(E-ACF-PM)对水中双氯芬酸的降解效果,研究了电流强度,溶液初始pH值对E-ACF-PM体系去除水中双氯芬酸的影响,通过ACF表面形态分析,自由基捕获实验,络合反应等探索了E-ACF-PM体系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E-ACF-PM体系中电化学(E-ACF)和PM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双氯芬酸被快速去除.随着电流强度增加(50~200mA),双氯芬酸去除率增大;pH值增大,体系对双氯芬酸的去除效果越差,pH值为11时去除率仅为31.70%.与ACF-PM体系相比,E-ACF-PM体系阴极电场可以保护ACF不被破坏,同时吸附在ACF上的Mn (VII)得到电子,快速转化成活性氧化剂Mn (III),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快速去除.  相似文献   
156.
利用不同反应器条件(SBBR、Fe (0)-SBBR、Fe (Ⅱ)-SBBR、Fe (Ⅲ)-SBBR)对腈纶废水进行处理,探究不同价态铁对腈纶废水处理过程及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Fe (0)/Fe (Ⅱ)/Fe (Ⅲ)-SBBR对腈纶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特别是NH4+-N,去除率均在90%以上;整个运行周期内Fe (0)-SBBR处理效果最好.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Fe (0)/Fe (Ⅱ)/Fe (Ⅲ)-SBBR优势菌在属水平上差异显著,Fe (0)-SBBR主要以Gemmata、Planctomyces、Aridibacter、Fluviicola等属为主;Fe (Ⅱ)-SBBR主要以Thermomonas、Aridibacter、Bacillus、Paracoccus等属为主;Fe (Ⅲ)-SBBR主要以Planctomyces、Bacillus、Nostocoida、Aridibacter等属为主;与对照组SBBR相比,Fe (0)-SBBR对其处于相对劣势的菌有很好的刺激生长作用;Fe (0)和Fe (Ⅲ)对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大于Fe (Ⅱ).  相似文献   
157.
鲁浈浈  何杨  李林杰 《火灾科学》2019,28(2):128-134
对混凝土高温爆裂成因进行总结,综述高温下混凝土内部蒸汽压力的测试手段、降低混凝土内部蒸汽压力方法、提高混凝土在高温中的抗高温爆裂性能的方法,以及总结了升温速率对混凝土高温爆裂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预防混凝土高温爆裂的措施,为混凝土高温爆裂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8.
高温烟气除尘用纤维滤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上程上高温烟气来源进行了分类,对当前高温烟气过滤的核心技术的耐高温过滤材料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高温玄武岩纤维过滤材料进行了重点探讨与展望,指出玄武岩纤维滤材当前在高温烟气过滤行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向。  相似文献   
159.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定温与差温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芹  秦俊 《火灾科学》2015,24(2):109-113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应用于火灾监测有独特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感温探测器的不足。介绍了基于拉曼散射的测温原理及基于光时域的空间定位原理,并进行了火灾预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建筑物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火灾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60.
MnO2/CFP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吸附Pb2+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极材料的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等将直接影响着电吸附效果.本研究将二氧化锰(Mn O2)通过电沉积的方法负载于碳纤维纸(CFP)材料上,制备获得了Mn O2/CFP复合电极.所制得的Mn O2/CFP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质稳定、电容量高,复合电极的单位质量比电容量可高达360 F·g-1.用此电极对初始浓度为6 mg·L-1左右的Pb2+溶液进行电吸附,考察了电沉积时间、电压、p H值等因素对复合电极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时间为500 s、电压值为1.0 V、p H值为5.0的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电吸附效果,电吸附3 h后原溶液中残留Pb2+达到0.01 mg·L-1以下,去除效率高达99%以上.本研究为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