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91.
以炭纤维为载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零价铁/炭纤维,考察了零价铁/炭纤维对制药废水COD的去除效果。SEM表征结果显示,炭纤维表面光滑,炭纤维上负载的零价铁呈现大小不一的球状。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 H为5、铁碳质量比为2∶1、固液比(固体质量以铁计)为90 g/L、曝气量为80 L/h的条件下,采用零价铁/炭纤维体系处理COD=10 082.63 mg/L、色度为135倍、p H=7.3、SS=250 mg/L、Na Cl质量分数为3.5%的制药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2.79%,出水COD为2 743.48 mg/L,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负荷;零价铁/炭纤维降解制药废水中COD的过程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92.
储金宇  仲蕾 《环境工程学报》2013,7(3):1035-1039
针对浓度大、色度高的印染废水难以处理的情况,选用加入光纤的光催化体系进行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TiO2粉体光催化剂,用固体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选用亚甲基蓝溶液作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Ag+/TiO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分别考察了加入石英芯侧光光纤与塑料侧光光纤反应体系下,催化剂量、光纤数量、光照强度和p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降解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20 mg/L的亚甲基蓝,采用催化剂量为11.67 g/L,500根侧光光纤,300 W的外部光源,pH值约为11时,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均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93.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R)去除气态复合苯系物。挂膜后期,生物反应器的去除效率可以稳定达到80%左右(去除能力(EC)≥225 g/(m3.h))。研究了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对于单一二甲苯以及混合二甲苯的性能,并且发现HFMBR对于去除单一二甲苯和混合二甲苯都有明显的效果,去除效率均达到90%以上;表明二甲苯之间竞争效应带来的相互抑制作用小。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单一二甲苯和混合二甲苯的去除能力呈线性增加,在高浓度阶段,去除能力增加变缓。比较了混合二甲苯与甲苯联合降解,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但相比传统生物反应器有明显的改善。与传统生物过滤系统比较而言,膜生物反应器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4.
活性炭纤维吸附含溴甲烷气体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动态吸附法在25℃下,测定了3种活性炭纤维(ACF-1、ACF-2和ACF-3)对含溴甲烷气体的吸附性能和回收效果,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孔结构、溴甲烷浓度、气体流量、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溴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大小及0.4~0.8 nm左右的微孔数量决定了其对溴甲烷吸附性能的优劣;气体中溴甲烷的浓度的提高使活性炭纤维对溴甲烷的穿透和饱和吸附量增加,而气体流量的增加则使活性炭纤维对溴甲烷的穿透和饱和吸附量降低,但两者均使穿透和饱和吸附时间缩短;活性炭纤维多次循环使用后,对溴甲烷的吸附容量明显地降低,循环12次后达到稳定吸附,其稳定吸附值为133.5 mg/g.  相似文献   
595.
微生物制剂与玄武岩纤维联用处理城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一种新型的去除水体中有机物的工艺,以模拟城市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复合微生物制剂、组合双环玄武岩纤维填料以及复合微生物制剂与组合双环玄武岩纤维填料结合对模拟城市废水中COD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与组合双环玄武岩纤维填料结合在曝气的情况下对COD的去除能力较高。在复合微生物制剂与组合双环玄武岩纤维填料结合的条件下,对COD浓度为500 mg/L左右的模拟城市废水的去除效率可达 97.22%;影响模拟城市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反应时间>曝气时间>投加量=pH;得出最佳工况参数是: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投加量为0.05 g/L,曝气时间为72 h,反应时间为96 h,pH为7。  相似文献   
596.
通过固定床实验系统研究烟气脱除零价汞的实验,首先研究了滤袋常用的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以及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在不同温度、不同气体组分下负载V2O5-WO3/TiO2催化剂,对模拟燃煤烟气中零价汞(Hg0)的脱除效果。然后对比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协同滤袋常用纤维负载催化剂后,对模拟燃煤烟气中Hg0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在汞蒸气入口浓度为50 μg/m3,纯N2气氛下,当温度为25℃时,两者脱除率均能达到99%,当温度为200℃,负载催化剂的活性炭纤维脱除率在30%左右,PPS纤维仅为10%左右。在200℃情况下,模拟烟气的组分为N2+O2时,2种纤维的Hg0脱除率提高了10%~20%,当在混合气体中添加0.01‰后,负载催化剂的PPS纤维Hg0脱除率能达到80%,活性炭纤维Hg0脱除率能达到98%。当温度为200℃,模拟烟气的组分为N2+O2+HCl时,不同性能掺炭纤维负载催化剂后Hg0脱除率在69%~95%范围之间变化,其中PPS掺炭纤维对Hg0脱除效率最高达到95%,因此,负载V2O5-WO3/TiO2催化剂的PPS掺炭纤维能在高温烟气中保持较高的Hg0脱除率。  相似文献   
597.
主要介绍了电力行业新标准《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滤料滤袋技术条件》(DL/T1175—2012)的修订背景及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针对火电行业应用的袋式除尘滤料纤维、基布、缝纫线等重要指标,并对今后的标准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8.
概述了纽士达 间位芳纶的特点,通过对纽士达间位芳纶针刺毡和水刺毡的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了水刺毡相比针刺毡的优点。  相似文献   
599.
Trace levels of arsenic and selenium can be toxic to living organisms yet their quantitation in high ionic strength or high salinity aqueous media is difficult due to the matrix interferences which can either suppress or enhance the analyte signal. A modified thiol cotton fiber (TCF) method employing lower flow rates and centrifugation has been used to remove the analyte from complex aqueous media and minimize the matrix interferences. This method has been tested using a USGS (SGR-1b) certified reference shale. It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Marcellus shale samples following microwave digestion as well as spiked samples of high salinity water (HSW) and flow back wastewater (WRF6) obtained from an actual gas well drilling operation. Quantitation of arsenic and selenium is carried out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spectroscopy (GFAAS). Extraction of arsenic and selenium from Marcellus shale exposed to HSW and WRF6 for varying lengths of time is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600.
生物陶粒柱—PAC—膜过滤装置系统处理饮用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陶粒柱和粉末活性炭作为淹没式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的预处理工艺不仅解决了膜过滤装置氨氮去除不利的弱点,避免了亚硝酸盐氮的积累,而且在浊度、细菌、有机物等方面极大地降低了膜过滤装置的负荷。生物陶粒柱-PAC-膜过滤装置系统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去除率为76.9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顾95.50%和99.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