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50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686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Mercury is released to the environment from various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sources. This work is a compilation of mercury emissions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in Ontario, Canada. The goal of our study was to identify all sources of mercury, and develop an emission inventory of anthropogenic mercury in Ontario. The result of our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and emissions from landfill sites are two primary sources of mercury to the atmosphere. Other sources of significance are emissions from waste incinerators, various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cement production. Total mercury emission in Ontario is estimated as 4100 kg per year.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类岩体与金矿床存在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其成因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尤其是金矿床同位素定年技术的进展,传统观点受到了严峻挑战。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确定金矿床成因类型关键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有密切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与花岗岩类岩体之间,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并无直接的成因联系,金矿床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与大气降水或建造水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噪声污染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噪声污染成了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之一。在分析了上海市4种环境噪声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各类噪声控制以及创建噪声达标小区等一系列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趋势,指出餐饮废水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高浓度污染源之一,同时适当地讨论了目前餐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现状以及处理系统的技术要求,最后提出了对不同规模的餐饮废水处理的适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Anumberofstudiesabroadhavedemonstratedthat atmospheric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dp<2.5μm)is notonlyassociatedwithatmosphericvisibilityreductionbut alsohasaclearcorrelationwiththenumberofdailydeathsandhospitalizationsasaconsequenceofpulmonarydisease(Chan,1997;Christoforous,2000;Schwartz,1996;Wilson,1997).On18July,1997,the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USEPA)promulgatednewandsevere standardsforfineparticulates(PM2.5)withthesizebelow2.5μm(15μg m3asannualaverage,65μg m…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岸海域微生物源示踪监测技术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近岸海域陆源性非点源污染污染贡献率及其危害性剧增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在我国开展污染源示踪检测技术研发的必要性。在总结了国外治理非点源污染的经验———微生物源示踪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近岸海域微生物源示踪检测技术研发的设计思想。从而阐明,传统的环境监测指标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集监测、溯源和示踪为一体,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近岸海域非点源污染源监测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南京北郊大气PM_(2.5)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及来源特点,在冬、夏季分别采集PM_(2.5)样品,还同步收集臭氧(O_3)浓度与相对湿度(RH)数据,分析了PM_(2.5)、有机碳(OC)、水溶性有机碳(WSOC)浓度特征,并对WSOC冬、夏季来源及其二次来源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南京北郊冬季大气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夏季且来源更复杂,与冬季静稳的天气条件及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排放较严重有关.冬季PM_(2.5)平均值为(136.7±42.4)μg·m~(-3),OC、WSOC浓度分别为(13.4±4.4)、(8.5±3.1)μg·m~(-3);夏季PM_(2.5)、OC、WSOC平均浓度分别为(61.5±14.6)、(6.7±2.1)、(4.6±1.7)μg·m~(-3).冬、夏季WSOC/OC值分别为67%±20%、69%±13%,且二次有机碳(SOC)与WSOC显著正相关,说明二次来源对WSOC有显著影响.冬季WSOC与O_3的负相关性不显著,与RH显著正相关;而夏季WSOC与O_3、RH的相关性正好与冬季相反,说明冬、夏季二次WSOC形成途径存在差异.冬季二次WSOC可能主要来自液相氧化,夏季可能主要来自光化学氧化.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南京北郊冬、夏季WSOC分别主要来源于二次来源和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和扬尘.  相似文献   
18.
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框架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圣  陈文燕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3):57-59,62
规划环评是环评领域一个新方向。虽然环评法已经实施,但目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编制的规划如何按照规划环评导则组织规划环评以及对规划环评思路和内容框架尚没有具体的研究。从实践出发并结合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角度,以浙江省2010年电力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的能源类规划环评为案例,对能源类规划环评的内容框架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分析炼油厂在正常生产,不正常生产及停工检修过程中的恶臭污染源,提出加强管理,根据各地的气象条件,选择适当的检修期,以及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恶臭治理等措施,可以达到消除恶臭,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热污染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热污染带掺混段混合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对近区复杂的、难以定量分析的掺混作用,用等效的从某一虚源开始的扩散作用来描述,并用虚源的位移长度来衡量掺混的效应.建立了虚源位移长度和横向扩散系数的求解方法以及位移长度与水力因子之间的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