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64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479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71.
传统培养木薯渣降解复合菌系的蛋白胨纤维素(PCS)培养基成本较高,其主要成本来源于氮源——蛋白胨和酵母粉,限制了复合菌系的规模化应用.为解决此问题,从对木薯渣降解复合菌系RXS生长、产酶及底物降解的影响3个方面比较了胰蛋白胨/酵母粉及8种廉价氮源.结果表明,比较适宜的廉价氮源为鱼粉和玉米浆.接着探究了二者的复配比例对RXS的影响,并获得一种廉价培养基.考虑到为调节pH值和促进产酶添加的试剂对甲烷菌的毒害作用,以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作为配料水以调节pH值,并比较了RXS在廉价培养基和PCS培养基上对木薯渣的降解效果.最终所得廉价培养基组成为木薯渣10 g/L、滤纸5 g/L、鱼粉4 g/L、玉米浆3.5 g/L,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作为配料水.经成本核算,廉价培养基的成本仅为PCS培养基的1/6.并且复合菌系在廉价培养基上对木薯渣的降解率较PCS培养基提高了约37%.就工业化生产而言,该培养基不仅显示了对木质纤维素物质较好的降解效果,还节约了成本和减少了水的用量.  相似文献   
872.
用标准菌株对比了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及快速纸片法,监测分析了分组环境水样中的大肠菌群。结果表明,酶底物法操作快速、简单、结果稳定、无二次污染,能满足水质监测和应急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873.
本文研究了失活甲醇催化剂用于脱除硫化氢的试验。结果表明,失活甲醇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其重量硫容在室温和623K时稍低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在423K-523K的温度范围内则大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其体积硫容在室温下大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失活甲醇催化剂的工作硫容随着的升高而增长,而且在低反应空速时或者经过还原后具有更大的硫容。  相似文献   
874.
研究了废锂电池放电及正极片分离回收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经质量浓度30 g/L NaCl溶液浸泡9.0 h可实现电池放电,残余电压在0.5 V以下;在60℃恒温水浴振荡、NaOH质量浓度40 g/L、废锂电池质量与NaOH溶液体积的比为15 g/L的优化条件下,集流体完全与活性物质分离,回收得到的黑色粉末为LiCoO2活性材料,未见铝杂质的特征峰;通过硫酸中和的方法回收碱浸溶液中的铝,当体系pH为10.0时,可获得最大量的Al(OH)3沉淀,沉淀物颗粒表面光滑,粒径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875.
基质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伟  张岩 《四川环境》2010,29(5):63-65,78
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基质对氮、磷的去除作用,并对解决基质的堵塞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最后总结基质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76.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柠檬酸浸出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柠檬酸-柠檬酸钠浸出过程中PbSO4转化率随时间变化,考查了物料粒度、搅拌速度和浸出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减小物料粒度、提高浸出温度和适当提高搅拌速度,均可提高硫酸铅转化率。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7.82 kJ/mol,浸出反应受化学反应步骤控制。  相似文献   
877.
研究了失效锂离子电池中塑料、电极隔膜等有机物的真空脱除,并以电池级纯钴酸锂(LiCoO2)为原料,与活性炭粉混合,在真空中进行热还原,还原产物用含NH3和NH4HCO3的氨性水溶液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大于450℃,真空压力<400 Pa时,失效锂离子电池中有机挥发物基本被脱除。在400℃真空温度下纯LiCoO2不被炭粉还原;当还原温度达到600℃,LiCoO2转变为CoO、Co和Li2CO3;在800℃时,还原产物主要为六方相、立方相金属钴及少量的CoO。还原产物中的钴易于被氨性水溶液浸出,浸出3 h后,钴基本进入溶液中,锂的浸出率也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878.
考察N910、Lix84-I、N902和RE609 4种不同类型的萃取剂从高浓度铜氨溶液中萃取铜的效率,选取萃取效果较好的N910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研究其从铜氨溶液萃取铜的萃取性能。实验发现,N910具有萃取速率快、饱和容量高、分离效果好、反萃完全及不易萃氨等特点;并用80%N910+煤油溶液,在pH=9.5,温度25℃,相比(O/A)1∶1条件,进行真实料液萃取实验,振荡10 min,萃取中铜离子的浓度达到69.66 g/L。因此,N910能够作为一种高效的铜萃取剂,从碱性蚀刻废液中回收铜。  相似文献   
879.
Residual antibiotics in manure pose a potential threat to public and ecological health as a resul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nure from animals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to land. The environmental fate of sulfonamides (SAs) in swine manure after composting and field application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We studied the degradation of the antibiotics sulfadiazine (SD), sulfathiazole (ST), and sulfamethazine (SM2) during anaerobic composting. We test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 on degradation rates. We also evaluated the changes in pH, moisture, and biological degradation material in manure spiked with SAs and in a contro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3 SAs decreased by between 52.31% and 90.30% in all 9 treatments following 14 days of anaerobic composting, and the highest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observed at a temperature of 35°C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6.03, 6.48, and 6.32?µg/g of SD, ST, and SM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degraded by 90.30%, 85.78%, and 75.18%. 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all SAs correlated well with moisture and biological degradation material of the manur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osting may be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three SAs in swine manure prior to its l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880.
将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经过煅烧、浸取、精制等工序回收其中的铜和锌。经正交实验得到煅烧废催化剂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废催化剂筛目100目,煅烧温度950℃,煅烧时间60 min。最佳浸取工艺条件为:废催化剂加入量约4 g/L,浸取温度75℃,浸取剂用量与理论用量体积比2.0~3.0,浸取剂浓度4.0 mol/L,浸取时间10min。精制工序制备Cu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锌粒与滤渣质量比为1.00,反应时间3 h,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4 h。制备Zn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60 min。回收的产品CuO纯度为99.1%,满足GB/T674—2003《化学试剂粉状氧化铜》中优级品的标准。回收的产品ZnO纯度为99.6%,满足GB/T3185—1992《氧化锌(间接法)》中一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