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handling of 2,306 boxes being loaded or unloaded from vans onto or from 4-wheeled trolleys by 31 handlers in a warehouse were characterized. Handling was videotaped and characterized through an analysis grid completed by three trained observers. The following execution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nature of the exertion applied by the upper limbs, plane and direction of the exertion, resul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box, grip, use of the lower limbs and the back. Results show that execution parameters used by handlers vary considerably from those usually recommended or studied. For example, symmetric grips were rarely used (4%). The grip was modified during the handling of half the boxes. Significant knee flexion was rarely observed (3% of exertions). Each box was moved by applying an average of . 3.5 different exertions. Exertions were mostly applied in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shoulders; they were rarely executed in a strict sagittal plane (11%). The implication of these observ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2.
膜覆盖条垛堆肥技术与应用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覆盖技术是一种改良的静态条垛堆肥技术,主工艺过程与传统高温好氧发酵工艺过程类似。介绍了膜覆盖堆肥系统的核心技术——功能性覆盖膜、曝气系统、卷膜设备;通过对膜覆盖系统的优势和不足的分析,得到该技术的适用范围;介绍了两个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03.
健康湿地是面源污染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以浙北下渚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同步开展上覆水及底泥磷素野外调查;模拟湿地枯水季节设计微型静态湿地水柱试验,揭示上覆水-底泥界面磷素交换规律、磷库特征及其潜在水质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下渚湖湿地底泥总磷(TP)含量范围为0.187~0.591 mg·g-1,属于中度富磷;全年水体TP浓度为0.022~0.718 mg·L-1;水体磷素,即TP、溶解性磷(DP)及颗粒磷(PP)浓度大小的季节性特征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在上覆水磷素浓度梯度(0.0~10.5 mg·L-1)胁迫下,微型静态湿地水柱模拟表明,湿地底泥吸附上覆水磷素依次呈现缓冲吸附过程、快速吸附过程、及慢速吸附过程等3个特征性过程.在上覆水DP为1.0 mg·L-1的胁迫下,枯水季节湿地底泥磷库增量分配代表性比例分别为:弱结合态磷0.0%、铁/锰结合态磷(Fe-P)19.9%、碱可提取磷66.3%[其中铝结合态磷(Al-P)58.0%;碱可提取有机磷(OPAlk)8.3%]、钙结合态磷(Ca-P)1.9%及闭蓄态磷(Res-P)11.3%.在枯水期可以通过补充铝盐的技术手段增加下渚湖湿地底泥对水体磷素的净化容量.  相似文献   
104.
为建立磁记忆信号与罐体焊接缺陷演变的对应关系,获得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焊缝处的磁记忆信号来实现对罐体的早期预警和无损检测技术,开展罐壁焊缝试样静载拉伸试验,研究油气储罐在静载拉伸过程中焊缝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并结合有限元模拟仿真进行磁场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磁记忆信号梯度值会在焊缝缺陷处产生突变;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磁记忆信号梯度峰峰值呈线性增加,并且峰值随着拉伸载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5.
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损伤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混凝土箱梁0#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水化热温度冲击和裂缝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箱梁结构早期强度的形成以及结构的安全性能.综合考虑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荷载和弹模的时变效应,给出时域损伤函数;根据变权分析原理,确定敏感损伤和累积损伤,建立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损伤安全评价模型;对混凝土箱梁0#块水化热温度损伤进行三维数值仿真,总结水化热温度损伤时变效应规律,对早期含水化热温度损伤参数的混凝土箱梁结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热反应速率、水化热温差峰值与损伤速率敏感度、累积损伤敏感度同步.温差峰值过大、水化热反应速率过快,敏感损伤度和累积损伤度增大,安全指标降低,易形成温冲,产生裂缝,导致整体破坏.通过时域损伤函数和安全评价模型可及时分析计算混凝土箱梁0#块的安全指标,指导混凝土箱梁0#块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6.
建立了水质与静态水量、动态水资源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权重评价新方法,即用动态水量权重、社会经济权重和生态环境权重之和作为综合权重,根据各个监测断面水质和该断面所代表的用综合权重加权后的静态量,以某类别水质的各监测断面代表的加权后的静态量之和占评价区域各类断面代表的加权后的静态水量总量分比来表...  相似文献   
107.
腐蚀损伤结构复合材料修补构型优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设计了模拟含腐蚀损伤和机械损伤的铝合金结构复合材料修补试验件,开展了各种修补构型预腐蚀的静拉伸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获得了腐蚀环境下最佳复合材料修补构型设计,为严酷腐蚀环境与载荷环境下海军飞机金属结构腐蚀损伤和机械损伤的复合材料修补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8.
对几起典型的大型浮顶储油罐雷击事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这些事故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开展大型浮顶储油罐的直击雷及雷电感应模拟试验,找出大型浮顶储油罐导电片等现有防雷设施在设计和安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取消二次密封装置上的导电片、安装等电位连接装置等技术措施,以有效减少大型浮顶储油罐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废水中总氮测定的预处理一般采用经典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消解,其缺点是消解时间较长、操作较为繁锁。经多次试验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可以用COD消解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和微波炉代替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消解。在保证测量准确性和精度的前提下,可以节约时间、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0.
不同释放模式下网湖沉积物氮磷释放通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湖位于长江中游,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然而目前缺少对网湖内源氮、磷污染负荷的系统研究.通过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网湖沉积物氮、磷赋存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以野外再悬浮观测和室内静态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底泥氮磷静态释放通量和再悬浮释放通量.结果表明:底泥TN、TP含量分别为1580~4530 mg·kg-1(平均值3122 mg·kg-1)和45~2106 mg·kg-1(平均值913 mg·kg-1),氮、磷累积污染量大.西北部湖湾I区表层沉积物TN含量最高,与该区接纳的来自于赛桥湖的污染物入湖通量最大有关.TP含量最高点位于湖心IV区,主要受历史投肥养殖造成的底泥磷累积污染影响.PO43-的静态释放通量为7.4~50.9 mg·m-2·d-1,平均值为18.7 mg·m-2·d-1,沉积物能持续向上覆水释放PO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