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269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788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991.
研究了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隐含的环境影响,核算了钢铁产品出口隐含的工业SO2、CO2、废水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并分析了产生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因素.分析表明,钢铁产品出口隐含的环境影响巨大,且呈增长趋势,其中出口规模是环境影响大的主要原因,技术清洁程度对降低环境影响有积极作用但尚未充分发挥,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对降低环境影响不显著,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对出口单位价值量隐含的环境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的相关政策进行评述,并建议提高钢铁行业排放和能源消耗标准以促进钢铁行业的绿色贸易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2.
以工业中生产煤气时产生的煤气炉炉渣为原料,采用手工分选法将炉渣中的炭及残渣分离,再采用酸碱浸渍方法对炉渣残渣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炉渣残渣及炉渣中分离出的炭对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炭的吸附性能最好,其次为碱改性炉渣残渣和酸改性炉渣残渣,未改性炉渣残渣吸附性能最差。改性的炉渣残渣及分离炭对苯酚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改性炉渣残渣及分离炭对苯酚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993.
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走势,以及近日分别在中天、马钢举行的废钢网络信息会,对现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状况,包括钢材市场走势、废钢和冶金炉料行情以及废钢经营企业的处境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94.
钢铁行业碳减排情景仿真分析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完成钢铁行业碳减排目标是实现我国碳减排总量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为求解未来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与碳减排潜力,提出一种基于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的情景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情境下,模型综合考虑节能减排技术对行业/地区碳排放的影响,设计锁定、成长和促进三种碳减排情景。最后采用该模型对重庆市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碳减排潜力与节能技改投资成本变化进行了情景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为更好地实现行业的碳减排目标,在现有的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下,重庆市钢铁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加大技术推广投资,用于更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扩散速度,增强行业碳减排成效;有选择性的进行投入与推广,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资金实现行业/地区碳减排成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5.
结合钢铁行业现有的清洁生产规范标准以及国内不锈钢行业清洁生产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不锈钢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典型不锈钢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其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96.
针对钢铁行业烧结烟气的特点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开发了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双碱法"液相氧化技术。从该工艺特点、脱硫、脱硝机理等方面阐述了其应用于烧结烟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根据两组钢桁架连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对该新型连梁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和累积损伤模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钢桁架连梁累积损伤的发展过程和损伤发育规律,通过损伤模型计算的破损结果与试件实际破坏特征对比,讨论了跨高比对连梁损伤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有交叉腹杆的连梁,跨高比越大,其耗能能力、承载力以及变形均较大,但其损伤发展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998.
Continuous fixed-bed studies were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jackfruit leaf powder (JLP) as an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MB) from aqueous solution under the effect of various process parameters like bed depth (5–10 cm), flow rate (30–50 mL/min) and initial MB concentrations (100–300 mg/L). The pH at point of zero charge (pHPZC) of the adsorbent was determined by the titration method and a value of 3.9 was obtained. A FTIR of the adsorbent was d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adsorption to find the potential adsorption sites for interaction with methylene blue molecu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dsorbed quantities and equilibrium uptak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low rate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MB concentration. The longest breakthrough time and maximum MB adsorption were obtained at pH 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umn performed well at low flow rate. Also, breakthrough time and exhaustion tim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ed depth. The bed-depth service time (BDST) model and the Thomas model were applied to the adsorption of MB at different bed depths, flow rates, influent concentrations and pH to predict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an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column that are useful for process design. The two model predictions wer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all the process parameters studied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very suitable for JLP column design.  相似文献   
999.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烧结烟气脱硫是钢铁行业减排的重点,减排形势日趋严峻。本文比较了各种烧结烟气脱硫方法的优劣势、适用范围,分析了目前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动态,指出了未来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氯化钠粉末对镁粉爆炸猛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固体惰性介质在减轻镁粉爆炸作用的实验研究,给出影响固体惰化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分别选用3种不同粒径的镁粉样品,并选取氯化钠粉末作为固体惰化介质,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镁粉中加入不同含量的氯化钠粉未后镁粉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值。结果表明:氯化钠粉末能够起到减轻镁粉爆炸影响的作用,并且随着镁粉粒度的减小,要达到相同的抑爆效果需要的氯化钠粉末的用量将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