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295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limate‐change induced uncertainties in future spatial patterns of conservation‐related outcomes make it difficult to implement standard conservation‐planning paradigms. A recent study translates Markowitz's risk‐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from finance to conservation settings, enabling conservation agents to use this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for allocating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investments across space to minimize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such uncertainty. However, this method is information intensive and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forecasts of ecologic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ossible climate‐change scenarios for carrying out fine‐resolution conservation planning. We developed a technique for iterative, spatial portfolio analysis that can be used to allocate scarce conservation resources across a desired level of subregions in a planning landscape in the absence of a sufficient number of ecological forecasts. We applied our technique to the Prairie Pothole Region in central North America. A lack of sufficient future climate information prevented attainment of the most efficient risk‐return conservation outcomes in the Prairie Pothole Region. The difference in expected conservation returns between conservation planning with limited climate‐change information and full climate‐change information was as large as 30% for the Prairie Pothole Region even when the most efficient iterative approach was used. However, our iterative approach allowed finer resolution portfolio allocation with limited climate‐change forecasts such that the best possible risk‐return combinations were obtained. With our most efficient iterative approach, the expected loss in conservation outcomes owing to limited climate‐change information could be reduced by 17% relative to other iterative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显示器辐射骚扰测试为例对10米半电波暗室的辐射骚扰试验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与相应标准进行比较,确认该辐射测试系统的测量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3.
针对我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存在的直线式管理、缺乏弹性等问题,将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环境管理领域,提出适应性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适应性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在环境管理中对各项任务进行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估,反馈于阶段性目标的制定,从而灵活调整工作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管理中的不确定性,保证环境管理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4.
从计量标准的相关概念出发.强调了建立可燃气体报警器计量检定装置(计量标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构成、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重复性、稳定性、不确定度等计量技术角度对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5.
摘要:文章采用实验室内部的非标准方法《底泥中阿特拉津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底泥中的阿特拉津残留量。通过对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求出被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给出各分量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表述。对实际河道底泥样品中的阿特拉津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得到阿特拉津农药残留量的拓展不确定度为0.23ug/g,k=2。  相似文献   
26.
摘要: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析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测量水质化学需氧量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是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测定、分光光度计、取水样体积这五部分引入的不确定度。本次测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为0.027;最大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是标准曲线拟合引起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015;最小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是取水样体积引起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0032;本次测量结果为:56.0mg/L±3.04mg/L,k=2。  相似文献   
27.
对GB/T 7475-1987《水质铜、铅、锌、镉的测定》〔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铅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测量重复性、滴定管、移液管、标准溶液浓度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求得水中铅测定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8.
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追溯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介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综述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常用工具———地震海啸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指出建立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不确定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不确定性评估,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底泥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和识别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较为全面地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工作曲线的标准不确定度,采用极差法评定测量次数较少时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的实验过程可能引入的各不确定分量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对各分量进行评定,对测定不确定度做出评估。得出影响测定结果的几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