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61.
为研究压缩空气泡沫与4.65 m2汽油池火作用过程中隧道内温度、热辐射强度、高温烟气等的变化规律,采用30 m×6 m×6 m公路隧道实验模型,考察公路隧道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对油池火的灭火性能。结果表明:在供给强度为5.1 L/(min·m2)、气液比14∶1条件下,公路隧道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对于汽油池火具有优异的控灭火能力,控火时间为21 s,灭火时间为27 s,且泡沫性能稳定,抗复燃能力强;压缩空气泡沫对于隧道内高温烟气层扰动很小,不会导致高温烟气下降到隧道下部,故不影响人员逃生疏散;在压缩空气泡沫作用下,隧道顶部及侧壁100 ℃以上高温持续时间均不超过150 s,并且可在30 s内将油池火周围的热辐射强度降至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62.
为避免新管幕法下穿铁路既有线施工所导致的轨面不平、列车晃车等铁路运营事故,以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为施工背景,考虑火车站内强电磁干扰环境对传统电磁、电容式传感器的影响,选用合适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设计了监测方案并搭建了监测系统,获得了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数据,并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体沉降,获得了地表横向距离沉降规律,对比论证了该监测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监测和计算结果表明,新管幕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呈漏斗状,中间大两头小,监测断面的最大沉降值为21.2 mm,在施工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63.
比较FDS和FLUENT在池火灾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辐射是池火灾燃烧的主要危害之一,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设施损坏。油罐火灾是典型的池火灾。本文通过对无风情况下油罐火灾火焰形状进行理论模型分析,建立了各自的物理模型和几何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无风情况下池火灾对周围大气环境的热辐射强度进行模拟,得到了火焰周围入射热流密度分布图,运用软件Statistica拟合得出热辐射强度与距离火焰中心的水平距离的对应关系,分别计算出轻伤半径区域下的最小安全距离。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池火灾经验模型进行比较,发现FDS辐射强度结果与经验模型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利用这两种模型模拟油罐火灾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提出了运用FDS软件模型模拟油罐火灾时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森林土壤储存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大约45%的碳,在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剧的全球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吸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积累。本文以欧洲和北美温带地区开展的有关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为基础,提炼出最可能决定加氮影响碳输入、输出效应方向和大小的因素:凋落物分解、细根周转、外生菌根真菌、土壤呼吸及可溶性有机碳淋失,并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氮沉降响应的不确定性。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密切相关,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尽管以往碳循环研究都考虑了氮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但在碳氮循环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未来研究中,应通过探寻森林土壤碳氮相互作用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等与土壤碳氮过程的互动机制,来增进氮沉降对森林碳储量和碳通量的理解。  相似文献   
65.
The authors have recently undertaken a major review of LNG consequence modeling, compiling a wide range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with more recent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approaches in a book entitled “LNG Risk-Based Safety: Modeling and Consequence Analysis”. All the main consequence routes were reviewed – discharge, evaporation, pool and jet fire, vapor cloud explosions, rollover, and Rapid Phase Transitions (RPT’s). In the book, experimental data bases are assembled for tests on pool spread and evaporation, burn rates, dispersion, fire and radiation and effects on personnel and structures. The current paper presents selected highlights of interest: lessons learned from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comparison of predictions by various models, varying mechanisms for LNG spread of water, a modeling protocol to enable acceptance of newer models, and unresolved technical issues such as cascading failures, fire engulfment of a carrier, the circumstances for a possible LNG BLEVE, and accelerated evaporation by LNG penetration into water.  相似文献   
66.
针对传统同质点探测方法检验效率低以及在地物区分度不明显地区探测结果包含过多异质点的问题,提出融合似然比检验(LRT)与Bootstrap区间估计的同质点探测方法,通过模拟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鄂尔多斯某煤矿地表形变进行探测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融合似然比检验(LRT)与Bootstrap区间估计的同质点探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拒绝率和稳定的拒绝率标准差,比较适合地物区分度不明显的野外矿区同质点探测;在实验矿区发现1处明显下沉,最大累计沉降为-128.9 mm,通过与实测水准比较,发现实测水准结果与基于本文方法的DS-InSAR结果基本一致,2者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4,12.0 mm。研究结果可实现对矿区的非接触、大范围、长时间监测,为DS-InSAR中同质点选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
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暖对森林牛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土壤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未来陆地牛物嘲表现为碳源/碳汇的关键环节,揭示这一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影响土壤碳循环过程的5个方面(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凋落物输入与分解、土壤碳库),综述了近10 a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近年来,尽管已开展了大量有关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整合各种密切关联的全球变化现象,完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加强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机理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参70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采用氯化混凝技术 ,有效地抑制了游泳池水中藻类生长。经此技术处理后的游泳池水清澈透明 ,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既节约水资源 ,又避免污染环境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是松辽盆地北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它可广泛应用在采暖、种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等方面。论文通过对各种地质、水文地质、综合物探、钻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和处理、不同深度地温场的分析及热储特征研究对松辽盆地北部的地热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滨北地区①圈出了地热资源的有利富集层位、有利富集地带和有利资源远景区,并进行了资源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70.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动物资源生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5月至2001年5月对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动物资源进行了生态特征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9769个,隶属6门13纲31个类目。亚热带土壤动物的类群在这里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及线虫类3类;常见类群有膜翅类、双尾目、原尾目、线蚓类、双翅目5类;其余为稀有类群。通过与我国东西方向及其南北方向上典型土壤动物生态群落的分析比较,研究过程发现,受其地表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云山土壤动物资源种群丰富;原始群落结构完整;区系组成地带过渡性明显;山体顶部灌丛地段节肢动物有个体偏大的生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处我国南岭、雪峰山及滇黔桂地区3种不同类型山系过渡地带的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区,不但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表生物生态基因库,同时还是一个异常宝贵的地下生物生态基因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