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饮用水中挥发酚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样品预处理、降低空白值、提高灵敏度和校准曲线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采用硫酸亚铁去除样品中的氧化剂、用氢氧化钠作为保存剂、处理好样品蒸馏过程的异常等有助于保证样品的回收率;使用无酚水和经氯仿萃取纯化的显色剂4-氨基安营比林(4-AAP),能有效降低方法空白值;准确的标准溶液和稳定的约2%4-AAP溶液可以保证和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密封性能良好的分液漏斗、试剂加入的正确顺序和操作都能提高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2.
对饮用水中挥发酚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样品预处理、降低空白值、提高灵敏度和校准曲线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采用硫酸亚铁去除样品中的氧化剂、用氢氧化钠作为保存剂、处理好样品蒸馏过程的异常等有助于保证样品的回收率;使用无酚水和经氯仿萃取纯化的显色剂4-氨基安替比林(4-AAP),能有效降低方法空白值;准确的标准溶液和稳定的约2%4-AAP溶液可以保证和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密封性能良好的分液漏斗、试剂加入的正确顺序和操作都能提高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3.
酚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明  许禄 《环境科学学报》1998,18(2):122-127
直接应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产生的结构描述参量研究了45个酚类化合物的麻醉毒性和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用其预测了5个酚类化合物的麻醉毒性。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结构参量较好地反映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性,而用神经网络法所得结果优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4.
依据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的采样分析程序,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样品研究所制备的苯系物混合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各组分的测定结果均为满意。  相似文献   
75.
GB/T7490-1987规定的水质挥发酚测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监测结果往往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这种误差本文主要从pH值、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溶液显色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满足监测结果准确性和精密性的适宜条件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6.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carcinogenicity of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with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antifungal activity, using a computational structure–cytotoxicity approach, namely the quantum structure cytotoxicity relationship model. The cytotoxicity of 15 phenolic compounds with antiviral activity 96?h after treatment was studied using the AdmetSAR computational program. Per the EPA classification, four of the investigated compounds w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econd cytotoxicity category, four in the third category, and six showed no toxicity, rendering the studied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much less toxic to aquatic life than synthetic pesticides, the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which mostly fall in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ategories of toxicity.  相似文献   
77.
改进了4-APP萃取蒸馏法测定水中酚的方法,以100 mL馏出液代替250 mL馏出液,改变了原方法实验过程时间长、费时费力的缺点,特别适合地表水大批量样品的分析。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对,吸光值变化不大,标准曲线相似,回收率符合规范要求;经t检验,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测定时间由原来的45 min缩短至25 min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8.
Organosolv lignin was treated with ethanol at sub/supercritical temperatures (200, 275, and 350 °C) for conversion to low molecular phenols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imes (20, 40, and 60 min), solvent-to-lignin ratios (50, 100, and 150 mL g−1), and initial hydrogen gas pressures (2 and 3 MPa). Essential lignin-degraded products, oil (liquid), char (solid), and ga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yields were directly influenced by reaction conditions. In particular, concurrent reactions involving depolymerization and recondensation as well as further (secondary) decompos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leading to both lignin-derived phenols in the oil fraction and undesirable products (char and gas).  相似文献   
79.
三峡库区丰水期表层水中酚类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GC/MS技术对三峡库区干流及22条支流的47个表层水样中的15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区干流和支流表层水样中酚类总浓度的几何均值分别为52.47和87.99 ng.L-1.干流和支流中非氯酚类总浓度的几何均值均大于氯酚类,库区表层水以非氯代酚组分为主.苯酚、邻甲酚和2-硝基酚是库区干流水样中主要的酚类,分别占干流Σ酚类的79.1%、3.7%和3.6%.苯酚、邻甲酚、2,6-二氯酚和2-硝基酚是库区支流水样中的优势污染物,分别占支流Σ酚类的77.5%、5.4%、3.8%和2.2%.本研究中苯酚和2-硝基酚的检出浓度与《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中的标准限值相比较,远低于可能导致生物毒性危害的标准限值,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水体中苯酚含量相比也处于较低污染水平,说明表层水样中苯酚与2-硝基酚污染给研究区水环境带来的潜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80.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而其衍生物SPAHs的毒性更高.通过对青岛市城阳污水处理厂采样,分析在其SBR/MBBR工艺中16种PAHs及硝基PAHs(NPAHs),甲基PAHs(MPAHs)以及氧基PAHs(OPAHs)的分布与去除.结果表明,16种PAHs及13种SPAHs均有检出,进水中,PAHs与SPAHs的总质量浓度分别为3 835. 14 ng·L~(-1)与6 889. 46 ng·L~(-1),其浓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在出水中,PAHs与SPAHs的总质量浓度为1 148. 18 ng·L~(-1)与1 724. 57 ng·L~(-1),去除率分别为70. 06%与74. 97%,可见SBR/MBBR工艺能有效去除PAHs与SPAHs.水相中PAHs的去除主要是针对低环多环芳烃(LMW-PAHs)的生物降解;而颗粒相中PAHs的去除主要依靠初沉池对LMW-PAHs的吸附沉淀以及生物单元对高环多环芳烃(HMW-PAHs)的生物吸附.对于SPAHs,MPAHs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9. 15%,颗粒吸附以及生物降解是其主要的去除机制;其次是OPAHs,去除率为63. 36%,在水相中主要依靠一级处理的颗粒吸附去除,在颗粒相中则主要在二级处理的生物吸附去除; NPAHs的去除率为48. 85%,主要在生物池中去除. SPAHs在SBR/MBBR工艺中的去除机制不尽相同,污水处理厂应根据不同处理工段PAHs与SPAHs的分布特征采取相应控制措施,而污泥中富集的PAHs与SPAHs远高于出水的排放量,因此,还应加强污泥中PAHs与SPAHs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