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5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05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116篇
综合类   1542篇
基础理论   513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34篇
评价与监测   108篇
社会与环境   1161篇
灾害及防治   47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2年   11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信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相互作用又有机统一.信息产业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减少人物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可以通过非物质化降低能耗和物耗,等等.同时,信息产业因其固有的特殊性,又表现出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方面,如信息安全与信息污染、电子产品中有毒元素的应用、电磁辐射及对人体的影响等.文章最后提出,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并以信息产业推动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环境利用和管理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2.
在经济发展、消费升级、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凸显的新的外部环境背景下,本文引入了国外新兴的食品系统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可持续的食物安全保障的新观念.食物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国内多数学者仍然用30年前食物匮乏时期的思路来研究现代的食物安全问题,其结果导致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况不符.如何在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食物消费需求,是对未来食物安全保障的新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食物安全研究的现状,指出了不足和问题,然后引入国外新兴的食品系统理论,在探讨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食品系统与食物安全的关系,影响食物安全的因素和研究视角,并进一步提炼出基于食品系统理论的新的食物安全保障观念,为我国研究食物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补偿标准核算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政策视角归纳了我国10个省份已经发布和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基本内容,对这些政策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进行了分类,提出以成本和价值作为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类的依据.结合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政策,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政策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层面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建议.为了体现经济规律,同时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激励作用,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中的补偿标准在污染赔偿方面需要进一步体现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在保护补偿方面需要体现水资源保护的经济价值.在未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施的过程中,相关方面协商确定补偿标准的趋势将会日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量化核算和调查方法可以发挥比较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推动国家层面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政策制定或规范地方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云南临沧盆地土壤天然放射性测定及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沧盆地受其基底花岗岩的影响,环境中存在天然放射性水平异常。本文测得其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8U、232Th和40K的比活度分别为53.4(38.7-62.8)、161.2(127.3-211.7)、120.9(106.5-140.6)和632.2(521.7-707.5)Bq/kg,明显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花岗岩天然放射性水平较高,与土壤放射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为土壤伴生放射性提供了较好的来源。采用测得的土壤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计算了距地面1m高处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和年有效剂量率,并对γ辐射外照射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该区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较高,但是年有效剂量率在容许范围之内。因此该区属于外照射水平的安全区域,人居环境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观点,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全面发展观: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银行投资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可能给银行带来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控制是实现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环境信息收集和传递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基础,环境风险管理部门建设是环境风险控制业务的保障,环境风险动态评估和管理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关键,借鉴国际经验和加入国际准则是提升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在环境风险控制领域的举措进行分析,总结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997.
论可持续发展观的贯彻与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依据规范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水资源论证制度是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制度形式,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现行立法中规定的水资源论证制度还不完善,影响了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完善相关立法,提高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法律地位,是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998.
Ei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nite supply capacity of global resources and energy,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environment restrictive conditions,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not repeat the old development road of developed countries,either in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China is currently facing,or in view of China’s own resources endowment and stages of development,we must actively face such a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We must recognize that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may be a great restraint to the present and future eco-social development,and may also b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and new opportunity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pattern,to take a new roa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demands us,on the one hand,to tak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as the guide to make efforts to control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continuously increase the capability of adapting to climatic change,and set up the overall plan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of our country,and 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unswervingly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ave energy,optimize energy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biological protection in slow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999.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allow the Indian Government to leverage private capital for meeting the widening demand-supply gap in the provision of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The private sector, however, prefers to limit the participation to financially attractive projects only, thereby resulting in patterns of infrastructure creation impeding the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PP procurement process should focus on incentivising the private sector for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concentrating on ensuring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n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based PPP-specific framework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assessment of PPP projects'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framework development was based on a holistic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and subsequently valida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key stakeholders in the Indian PPP programme. This framework will provide the decision makers with appropriate decision aid for integr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in the PPP procure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1000.
Communities in Phoenix are confronted with numerous challenges that adversely affect human health and safety, with disproportionate impacts on low-income communities. While some challenges are being addressed at the city level, new alliances at the neighbourhood level are initiat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mes and projects.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n intervention study carried out in collaboration with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city staff, and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to mitigate adverse effects of urban sprawl in the Sky Harbour Neighbourhood in Phoenix. Participatory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design and test a tree and shade intervention.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navigating community desires and broader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The study offers a replicable and adaptable intervention research design aimed at empowering communities to meet urban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