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9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549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1757篇
综合类   2586篇
基础理论   1022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36篇
评价与监测   174篇
社会与环境   1665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10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近年来国际上提出将持续农业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综述了国际上发展持续农业的形式及特点,论述广东省持续农业的现状和发展持续农业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广东省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942.
生态建筑及其绿色生态住区环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建筑的内涵出发,以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为理论依据,绿色生态住区为对象性,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与建设,应遵循生态设计理论和生态美学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并将绿色生态住区的构建视为生态建筑的观察平台,指出生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考虑环境的生态、社会及其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43.
从惠州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土壤和农作物被污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44.
本项调控工程分两步:1984—1986年在山一村106ha农田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示范;1987—1989年将试验成果应用于生产。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药用量比1983年前减少80.6%,稻谷中农药残留不超标(原有机氯农药666残留超标率31.6%);害虫天敌稻田蜘蛛增加83.3—180.0%,稻虱多索线虫增加2倍;防治农药成本减少53.7%。并制定了《山一村农田农药污染防治技术规程》,其主要内容有:开展病虫害“二查二定”,达到防治指标时用药;制定病虫害防治策略,在防治适期内用药;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推广抗性良种,适施N肥,增施P、K肥;保护利用天敌,发挥天敌自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5.
宁南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马琨  何宪平  马斌  罗登科  马远远 《生态环境》2006,15(6):1231-1236
宁南黄土高原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5年后,区域局部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针对退耕后的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阐述了自然撂荒坡地、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Kom.)灌木林地、坡耕地产生的土壤水热、养分效应,其结果对减少宁南黄土高原土壤养分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合理农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径流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储水量的变化为单峰型,与雨量峰值相比,对应储水量略有滞后现象。土壤储水量整体表现为农耕地>自然荒坡>柠条林地。受植被类型影响,坡面土层温度为荒坡草地>柠条林地>农地。随坡度增加,自然荒坡土壤有机质有降低的趋势,相同坡度下(25°)自然荒坡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2.76g/kg,是农耕地、柠条林地的1.2倍和1.94倍。在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全磷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坡耕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柠条林地和自然荒坡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a-P(钙结合态的磷酸盐)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达29.6%~59.07%,O-P(闭蓄态磷酸盐)最少,仅占4.73%~22.45%。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6.
江汉平原湿地功能下降与洪涝灾害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国以来,江汉平原湿地面积及其生态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史志记载和气候资料,对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频率趋高、江河湖高水位频率明显增加、外洪内涝日益严重的变化特点。据此,从时间上探讨了湿地变化与洪涝灾害之间的联系,发现历史和近代洪涝灾害的频发期与相应时期的围垦和江堤修筑有较好的对应。结合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近10年来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的主要转移途径,从空间上探讨了湿地动态变化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湿地面积的减少及其功能的退化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湿地的围垦和退化是导致其调蓄能力降低,引发洪涝灾害加剧等负页环境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7.
太行山是我国山地植被破坏历史最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山地生态系统,“七五”期间国家将绿化太行山列入重点攻关项目。从1986年开始,作者根据生态工程原理提出:环境辨识工程、种群引进选择工程、种群匹配工程、水土富集工程、时间节律工程和食物链工程为主的立体林业工程新思想,并在湘山小流域建起实施模式。经四年的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948.
支持人居环境健康发展的自然调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聚居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与人类自然气象环境之间持续着动态的自然调和作用,当然调和理论是支持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文中圈定了自然调和理论研究的框架体系;介绍了面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自然调和技术研究进展;剖析了自然调和理论问题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49.
中国盐碱地面积为3630万hm2,土地盐碱化是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重大问题之一。土地盐碱化治理和预防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退化防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未来食物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简要评述了我国土地盐碱化的历史及发展趋势以及土地盐碱化可能造成的土地面积、生产力和经济损失;在对土地盐碱化发生和发展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原因,以及现有技术、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地盐碱化防治的区域战略、技术政策、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及经济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950.
可持续环境与自然资源发展核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然资源耗减价值的核算范围、核算原理、核算方法及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时间长度的确定进行了论述。为准确的核算绿色GDP,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准确的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