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3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889篇
安全科学   2110篇
废物处理   130篇
环保管理   1202篇
综合类   3582篇
基础理论   627篇
污染及防治   346篇
评价与监测   424篇
社会与环境   574篇
灾害及防治   4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在A1-A2-O系统各段的降解与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厌氧酸化-缺氧-好氧(A1-A2-O)生物膜系统小试装置中处理焦化废水,以探讨有机物在各阶段的降解与转化情况。通过UV吸收光谱及GC/MS分析发现,上海焦化厂废水中的有机组分主要为:甲酚、苯酚、二甲酚等酚类化合物,及以喹啉、吲哚为代表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约占有机物总量的90%。经A1-A2-O生物膜系统处理后,大部分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得到了降解和转化。厌氧段中原有物质浓度的增加和新物质的生成,是厌氧酸化使部分有机物降解产生中间产物而造成;缺氧段使大部分有机物被完全降解或转化,还产生一些新的简单有机物,如卤代烃、酯类、醛类等;经好氧段反应后,有机物进一步降解和转化,部分被完全去除,在降解转化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中间产物和衍生物,如苯酚、羟基喹啉等。  相似文献   
922.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options for meeting power demand in the Brazilianpower sector through the year 2015. Three policy cases are constructedto tes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measures against a baseline:advanced technologies scenario, environmental control scenario and carbon(C) elimination scenario. Least-cost modeling simulated these scenarios throughchanges in emissions fees and caps, cost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demand side efficiency, and clean energy supplies.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absence of alternative policies, new additions to Brazil's electric powersector will shift rapidly from hydroelectricity to combined-cycle natural gasplants. When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price of power, the least-cost mix of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could change in other ways. In all scenarios, energy efficiency andcogener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east-cost power solution. Savingelectricity through increased efficiency offsets the needs for new supply andhas enormous potential in Brazil's industrial sector. Efficiency also reduces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associated with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ndtransmiss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quality of the services demandedby end users. Interesting enough,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will remainrelatively low under almost every conceivable scenario.  相似文献   
923.
试论土地资源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土地资源学科的国内外研究背景;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发展前景和应用目标等四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土地资源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认为土地资源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今后需不断完善理论,丰富实践。  相似文献   
924.
高宏  王雅瑾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0):433-435
在探讨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电力经济结构和电力与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评价电力需求侧管理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贡献,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备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25.
主要讨论了利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来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时控制,本系统采用IPC和PLC控制结构对现场的各种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和数据的采集,通过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自动收集和传输污水处理系统的数据到中心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的计算机分析数据后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和无人化管理,中心控制室也可以通过Internet与远程终端互相通讯,向各终端提供实时的数据和远程终端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926.
绿洲节水系统监控与绿洲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绿洲与绿洲节约用水作为复杂的系统处理,提出了绿洲节水系统的组元、变元及结构图示.在对敦煌绿洲节水系统进行个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监控绿洲节水系统与坚持高效率开发绿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27.
针对炼化装置机组润滑油站油雾无法回收、现场卫生差及VOCs排放超标等问题,通过对几种油雾治理方式的分析比对发现,将离心式分离法和过滤法相结合可显著降低补油量,改善现场卫生,直接减少非甲烷总烃排放量,同时也为装置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8.
合肥台CTS-1分析系统网络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利用UNIX和WIN98/2000互联的局域网技术,对CTS-1系统进行优化配置,组建CTS-1网络分析系统,实现CTS-1系统数据共享,提高地震分析的效率,确保数据备份。利用代理软件用一个MODEM让各个子机同时上网,同时充分利用台站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最大限度的实现地震监控、速报、分析以及地震研究的同时开展。  相似文献   
929.
传统的发展指标体系(如GNP)存在着忽视环境的问题,导致经济与环境不能协调发展,因此建立一个能评价与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种方法,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点与缺点。针对我国实际,我们认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动态规划过程,应基于在关键自然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从物理性指标向货币性指标过渡,将无量纲方法与有量纲方法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930.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 ,分析总结了优化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详细介绍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非线性系统优化模型的结构及寻优方法 ;从 6个特征方面横向比较了部分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 ;结合国内研究动态提出了对该领域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