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铜尾矿库重金属Cu、Zn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某铜矿尾矿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集库内尾矿样品11个、对照样某小型废弃尾矿库尾矿样品2个和附近耕地土壤样品1个,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上述样品中细菌的16S rRNA V3~V6可变区扩增片段进行分析,利用分析得到的图谱数据与所测得样品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Cu、Zn含量进行相关性及冗余度(RDA)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库内Cu、Zn污染严重并波及周边,与尾矿样品的理化性质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Zn的污染程度与有机质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68(P<0.01)].DGGE图谱分析结果发现,样品细菌多样性较低,相似性较高(最低相似度53.1%),优势菌群相对稳定,PCA分析表明,Cu和Zn对细菌多样性具有抑制作用.RDA分析结果说明Cu和Zn的含量对细菌种群分布影响很大,Cu对大部分种群具有抑制作用,而Zn一方面能促进某些种属数量,另一方面又能抑制其他种群的结构变化,这种影响并不是实验室研究的简单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2.
尾砂库溃坝对大环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2001年特大洪水导致的北山铅锌矿尾砂库溃坝对大环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沿大环江自北向南设置了21个样点,共采集沉积物样品77个;分别采用SQG(沉积物质量基准)、PLC(污染负荷指数)和Hank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尾砂库下方大环江沉积物表层及剖面中As、Pb、Cd、Cu和Zn 5种重金属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大环江沉积物剖面pH平均值在2.09~7.51之间,其中38.1%的采样点土壤pH低于环江县背景值上限;表层(0~25 cm)沉积物中w(As)、w(Pb)、w(Cd)、w(Cu)和w(Zn)的平均值分别是环江谷地土壤平均值的3.2、20.0、59.2、2.1、17.0倍. 沉积物剖面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分布主要有自上而下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2类规律,w(As)与w(Pb)、w(Cu),w(Pb)与w(Cu)、w(Zn),w(Cd)与w(Zn)均呈显著相关. 根据SQG法评估结果,大环江沉积物剖面首层(0~22 cm)w(As)、w(Pb)、w(Cd)和w(Zn)已对水域生物产生严重影响;大环江流域的PLI为2.57,属于极强污染;以环江县土壤背景值为参比值的Hank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大环江表层沉积物呈现强~极强的生态风险,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d>Pb>As>Zn>Cu. 尾砂库溃坝导致大环江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陡然升高且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73.
某尾矿库安全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安全检查和防洪、渗流、抗滑计算,对广东石人嶂钨矿梅子窝2号尾矿库的事故隐患进行了辨识,给出了该尾矿库的安全度;针对该尾矿库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面临闭库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以拦截库外洪水、重整库内坡度及进行坡面维护为主的安全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4.
小型尾矿库存在的问题及溃坝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20家小型尾矿库现场检查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尾矿库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尾矿库溃坝事故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5.
金属非金属尾矿库安全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2003年至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了金属非金属尾矿库安全状况的调查,调查了2692座代表性的尾矿库.在被调查的尾矿库中,正常库有643座,占23.9%;经过正规设计的有1253座,占43.9%;定期进行过风险评价的206座,占7.7%;且很多尾矿库下游是高密集人员集聚区,一旦发生溃坝事故,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尾矿库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76.
坝体稳定性计算是尾矿库安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圆弧条分法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算几何模型,计算出坝体安全性系数。应用圆弧条分法对尾矿库堆积坝进行安全评价能有效的反映坝体稳定性现状。  相似文献   
77.
尾矿库安全评价中的科学问题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尾矿库的安全稳定在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尾矿库安全评价应该研究坝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安全状况,评价尾矿库的安全等级。本文立足于尾矿库工程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尾矿库安全评价中应该涉及的科学问题,并对其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尾矿库安全评价应该采用的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定量评价方法。本文认为排水不良和地震液化是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应该在评价过程中给予重点的关注和研究。此外,在尾矿库的安全评价中,应更多地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上述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8.
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尾矿库目前的基本情况,对其灾害事故进行了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尾矿库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企业做好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紫外光-氯联用污水消毒削弱拖尾程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外光-氯联用消毒工艺削弱二级出水氯消毒拖尾程度.考察了紫外光-氯使用顺序、pH、氯投量、紫外光剂量等因素对氯消毒大肠杆菌动力学曲线的影响.SS浓度对"拖尾现象"有显著影响,降低SS浓度能够有效提高拖尾区灭活率.紫外光-氯联用消毒能提高一级反应区的灭活速率1.08~1.25倍,并将拖尾区灭活率提高2~2.5个对数级,二者存在明显协同作用.UV/HOCl方式效果优于HOCl/UV方式.降低pH,提高氯投量将加快一级反应区消毒速度而更快进入拖尾区.紫外光剂量变化对拖尾区开始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
To assess the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and the phyto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the endemic heather Erica andevalensis,we determin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different plant parts and in rizosphere soils from Riotinto mining district (Huelva,Sp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ndevalensis may grow on substrates with very high As,Cu,Fe and Pb concentrations (up to 4114,1050,71900 and 15614 μg/g dry weight,respectively),very low availability of macro-and micronutrients and with pH values 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