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8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843篇
安全科学   465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385篇
综合类   5394篇
基础理论   797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06篇
评价与监测   575篇
社会与环境   1451篇
灾害及防治   34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650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有意违章行为动因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有意违章行为的含义进行了界定 ,并对有意违章行为产生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提出了有意违章行为的动因主要包含违章行为与遵章行为满足生理心理需要作用的差值ΔXW、违章行为会受到法规惩处的作用FW、违章行为可导致人身伤害的主观感觉的作用RW3个方面。同时对 3个方面的动因按弗鲁姆的激励理论进行了转化 ,给出了各自的含义说明。笔者按动因分析的结果 ,给出了控制有意违章行为的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procedures and practices to three watershed modification projects situaled in western Canada. These ventures were justified for accelera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ver the period during which public concerns f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rapidly made their way into the national political agenda. An historical account and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therefore, seems desirabl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EIA processes, practices, and methodologies since the start of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project in 1961.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re has been good progress in predic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and related social impacts of watershed modification proposals. However, a number of obstacles need to be overcome before EIA can firmly establish itself as an effective planning tool. These difficulties include jurisdictional confusions and conflicts, division of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i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mitigative and monitoring measures, lack of tested EIA methodologies, and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qualified human resources. A number of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so that future watershed modification proposals may be planned and implemented in a more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fashion. These include: (1) EIA processes must be completed before irrevocable decisions are made. (2) Any major intrusion into a watershed is likely to impact on som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ecosystem(s). (3) Mitigation costs must form part of the benefit-cost analysis of any project proposal. (4) Interjurisdictional cooperation is imperative where watersheds cross political boundaries. (5) The EIA process is a public process, hence public concerns must be dealt with fairly. (6) The role of science in the EIA process must be at arms length from project proponents and regulators, and allowed to function in the interes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 are the authors’ own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ose of FEARO and/or 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officials involved in the review of thes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的水资源在地区间进行合理调配,将带动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还可改善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受社会条件制约,一旦突破建成,将促使社会生产力发生新的飞跃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地区坡地发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坡地发育是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研究对三峡库岸稳定性的评估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概括坡地发育的研究进展,阐述科学家们对坡地发育的不同看法入手,引出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特殊性。初步研究三峡地区的坡地发育具有分段式分进的特点,包括中山峰陡坡的剥蚀后退过程,山顶缓坡的风化剥蚀夷平的过程,上段斜坡的片流坡地侵蚀过程,下段陡坡的剥坡后退过程,山麓堆积缓坡的剥蚀过程等。通过分析三峡地区坡地的五种坡段的成因、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三峡库区的稳定性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的影响,预测未来的三峡库岸,大部分为剥蚀陡坡,部分为崩塌滑坡陡坡,三峡沿岸城镇开发建设的重点将是库岸有坡地的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用地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耕地补偿制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应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进而探索耕地补偿制度实施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应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将“以地补地”和“缴费补地”的方式相结合。既通过土地整理.在提商土地质量的前提下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又要落实耕地开垦费.扶持库区的土地整理。从而使库区的耕地占补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浅论国家环境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权理论迅速发展。国家环境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权。在环境法理论逐步变革和权利内涵不断演进的趋势下,已成为法学界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国家环境权的国内、国际法律基础。论证了国家环境权的确立。利用类比的方法。阐述了国家环境权与其他宪法权利的不同之处。从权利义务的对等统一和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重新归纳了国家环境权的内容。初步构建了国家环境权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环境意识结构.设计了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其主要的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环境知识水平、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环境行为四个方面。对指标体系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指标部分的每一题目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权重的确定.而且对各部分的每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予以赋分。基于权重和赋分.结合调查问卷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环境意识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草原旅游发展中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水平的综合得分。经过分析得知,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模式是“环境知识制约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最优环境税:庇古法则与税制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国外关于最优环境税的经典理论——庇古法则及近十年来研究的前沿内容——一般均衡模型等作出阐释,并在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考察环境税的效率特性和在次优情形下最优环境税的决定因素。随后是对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几点思考:环境税的课征范围应暂定为排放各种废水、废气(烟尘)和固体废弃物的行为。环境税税率的确定可以采用“反复迭代”的方法,即“环境效益优先,兼顾税收协调和收入分配等效应。”其他相关问题的处理,如环境税和其它政策手段的配合使用,环境税税收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9.
详细讨论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两种实用的方法:①卫星遥感技术在灌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②长江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估算。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特点,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的优点及用途,建议在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与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是使农业从自然经济阶段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转变的一个标志。本文在分析该区农业布局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总体布局的设想与不同类型地域农业开发的主攻方向与对策,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棉花、猪、禽、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域选择、建设规模与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