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85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706篇
基础理论   161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颗粒或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目前其制备工艺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和挤压铸造法。这类铝基复合材料已经有许多应用实例。铝基复合材料超塑性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可解决其成形性差的加工难题,扩大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2.
采用声电类比的传递矩阵法,本文对消声器插入损失进行了理论探讨,所推导的理论公式准确地反映了整个内燃机排气系统对消声器插入损失的影响,克服了其它学者在研究此问题中的不足,考虑了声源声阻抗对传递损失的影响,对消声器的整体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A new approach applying fuzzy mathematic theorems, including the Primary Matrix Element Theorem and the Fish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sampling sites. According to its basis, an application in the optimiz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as discussed. The method was proven to be suitable and effective. The results were admitted and appli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EPB) of many cities of China. A set of computer software of this approach was also comuletelv comniled and used.  相似文献   
24.
基于三维一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基于三维一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该指标体系反映了经济、环境、社会的整个过程 ,同时包含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光度分析方法,特别是对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一种有力的痕量分析手段,但在复杂混合样品的分析中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1971年Lloyd提出了同步激发的想法,接着Jobn,Lloyd和Dinh等分别发表了PAH类化合物同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报告,Dinh使用这  相似文献   
26.
TiO2膜固载型多孔催化剂的光催化分解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孔基质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载TiO2薄膜的多孔型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此催化剂能在光照下分解水溶液中四环素抗菌素。经1h光照,四环素的分解率可达85%左右。  相似文献   
27.
炼化企业气相连通罐组存在群罐重大火灾风险,需要采取系统评估、层层设防的思路进行防控。采用HALOPA技术,结合中国石化风险矩阵标准,建立基于风险的气相连通罐组重大燃爆风险控制准则、不同罐容的事故后果等级划分标准、各类保护措施的风险消减因子和燃爆事件可能性评估方法以及相关重要设计要求。案例分析表明,VOCs气相连通罐组群罐燃爆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可对群罐火灾风险进行快速量化评估,可用于气相连通罐组的风险评估和工程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28.
复极性三维电极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验研究了模拟含酚废水(100~500mg/L)在复极性三维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电压、支持电解质浓度、pH值及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填充较少粒子的条件下,通入空气而处于分散悬浮状态的填充粒子可以综合利用阳极的直接氧化作用、阳极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作用及阴极产生过氧化氢的间接氧化作用,从而在较低能耗的情况下,充分提高填充粒子的利用率,达到较好的苯酚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9.
耐镉菌株的分离及其对Cd2+的吸附富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梯度浓度驯化的方法,筛选分离出一株能高度耐镉和富集镉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株在含Cd2+浓度4500mg/L的液体细菌培养基中能够生存,当Cd2+浓度为100mg/L时,pH值为6~8有利于提高菌株耐镉能力.Cd2+为低浓度时菌株积累Cd2+,菌体对Cd2+浓度为100mg/L的积累率达99.1%,冻干菌体对Cd2+的吸附量为8.786mg/g干菌体;当Cd2+浓度大于909mg/L时,菌体表现出外排Cd2+现象.红外分析和电镜观察表明,菌株细胞壁在吸附Cd2+中起重要作用,67.4%的Cd2+吸附在细胞壁上.  相似文献   
30.
Iron and copper bimetallic system (catalyzed Fe-Cu process)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alkaline nitrobenzene-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However, little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changes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with time going.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zed Fe-Cu process to reduce nitrobenzene (NB) in alkaline wastewater. In addition, the changes of the metal surfaces morphologies and matt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action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 conjunction with energy-dispersion spectroscopy (EDS) and X-ra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 (X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copper almost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weeks of operation, which spelled its strong chemical st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poisoning. Moreov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wo reasons for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decreasing with time. One was the gradual iron element consumption due to corrosion. The other was iron reactivity weakened due to the precipitates accumulation on the surfaces that were mainly Fe3O4 and FeCO.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2006, 28(10): 783–785 [译自: 环境污染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