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施工人员选择和配置安全可靠的个人防坠器,每年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强制检定,是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某型速差自控器在冲击试验中发生了钢丝绳断裂事故,为了查找和分析事故的真正原因,对不同厂家的速差自控器抽样,在相同试验方法和检测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并根据相关的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研究,找到了造成钢丝绳断裂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型速差自控器使用的钢丝绳直径偏细以及缺少内部或外部缓冲器,研究中还发现部分国内标准技术要求不够明确,制造、检测和使用方对速差自控器相关标准理解存在偏差,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针对现有的部分速差自控器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根据现行最新标准和实际工作条件,提出改进了的检测方法和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坠落事故。  相似文献   
62.
陈武  董发勤  代群威  杨杰  牛政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2):3386-3390
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镇大气降尘粒度分布及主要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实际降尘ζ电位作为参照,根据降尘中主要矿物组成的质量百分比,提出了计算法和混合法两种模拟大气降尘在水溶液中表面电性的方法.结果表明,麦积地区大气降尘属于可吸入颗粒粒度尺寸范畴,其主要矿物组成与质量含量为:石英(57.08%)、方解石(27.79%)、钠长石(10.29%)、白云母(4.84%). 大气降尘在纯水中呈电负性,且ζ电位随着水溶液pH增加而减小.通过对比实际降尘与拟合方法所得到的ζ电位,发现两种拟合方式与实际降尘的ζ电位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降尘中矿物组成主导着降尘表面电位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其对降尘表面电位的贡献率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63.
为评估生态脆弱区大气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状况及污染来源,以锡林郭勒盟大河口水库周边为研究区,2021~2022年对布设的12个大气降尘监测点进行为期1a的采集工作,共收集到样品144份,测定Cr、Ni、Pb、Cu、Zn、Mn、As和Cd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潜在生态指数(Eri)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大气中重金属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风险水平,利用富集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定性与定量地解析研究区大气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全年大气降尘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均值属于强生态风险,各重金属元素中仅Cd元素处于极高风险程度,其余均为轻微风险.②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手口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是引起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儿童在个别月份存在非致癌风险与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其中As元素是非致癌风险与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来源.③通过富集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APCS-MLR受体模型计算表明:风沙扬尘源占比最大,为37.82%,煤炭燃烧与交通源对Cu、Cd、Pb和Zn的贡献率分别为:73.01%、40.22%、70.31%和32.82%;采矿活动对As贡献率为42.59%;工业源对Cd元素的贡献率为22.01%;人类其他活动源对Cd、As、Pb和Zn的贡献分别为:21.12%、34.40%、23.04%和32.15%.  相似文献   
64.
典型工业城市存在着教育区和工业区交错分布的现象,周围企业产生的降尘将直接对学校儿童健康产生危害。本文以中原地区的典型工业城市—焦作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焦作市6所中小学校30个降尘样,开展重金属污染特征、健康风险评价和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学校降尘中重金属Zn、Cu、As、Pb、Cr、Ni的浓度均超过了相应的土壤背景值,尤其是Pb和Zn超标达6.31和5.66倍;各金属元素地累积指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Pb、Zn、Ni、Cu、As、Cr、Co和Mn,其中Co、Mn属于无污染,Cu、As、Cr属于无污染-中度污染,Zn、Ni属于中度污染,Pb属于中度污染-强污染;通过手-口摄入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要高于其他两种摄入途径;总非致癌风险排序为Mn>Cr>As>Pb>Co>Ni>Cu>Zn,其中Mn、Cr、As的非致癌风险均大于1,对儿童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各采样学校的非致癌风险顺序为杨庄小学>人民中学>万方小学>光明中学>希望小学>塔南路小学;As、Ni、Cr、Co的致癌风险均不高于安全阈值,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PMF源解析显示该研究区域降尘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工业排放(32.5%)>汽车排放(25.7%)>工业制造(25.2%)>道路和工业降尘(16.7%)。  相似文献   
65.
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领域,工业节能则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是不一样的,优化工业结构即增加能耗效率高的行业的比重而降低能耗效率低的行业的比重会产生一定的节能效果;提高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能够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而科技进步则是提高能耗效率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外部性原理说明,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因为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经济活动主体缺乏投资热情,这类经济活动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工业节能如果是存在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则也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现象。工业节能的正外部性会表现在工业节能和工业的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上,即工业节能并不能促进工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两者甚至会有负相关关系。在上述论断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的节能效果以及工业节能和工业利润总额的关系。方便起见,将工业节能的途径区分为结构调整节能和循环经济节能两类,分别探讨两类途径对中国工业节能的作用。依据循环经济与科技变革之间的关系,将工业行业分为A类循环经济行业和B类循环经济行业,并推断A类行业的节能量同利润总额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B类则呈负相关,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技术验证上述论断。如果工业节能具有正外部性,则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该明显多于A类。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果非常微弱,中国工业节能主要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取得的;循环经济具有正外部性,大多数行业的节能量与利润总额呈负相关关系;A类和B类工业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力存在明显差异;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议,政府在推进工业节能工作的时候,应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相比于A类循环经济行业,对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给予更多政策优惠;提供循环经济补助资金和发展循环经济公共技术是提高工业节能效果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6.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an industrial region in the Ganjam district of Odisha. The average level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were measured to be 142 ± 8 and PM10 of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 size of less than 10 micrometers (PM10) to be 50 ± 15 μg m?3. Out of the 14 elements determined, Ca, Na, Mg, Fe, and K contributed more than 95% of the total weight. In enrichment factors, the trace elements, i.e., Zn, Pb, Cd, and Hg were observed to be highly enriched in the SPM and PM10.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re than 75% of the variance was due to five component factors, which have eigenvalues greater than 1. Intake of elements through inhalation route to adults has been estimated.  相似文献   
67.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affusion effect on low permeability coal sea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icro process of the coal seam water infusion in wetting coal and determin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oal seam water infusio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NO.3 coal seam in east working face of Xingcun coal mine by MTS815.03 servo-controlled rock mechanical test system has been tested.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peak stress in coal sample specimens reaches 48.53 MPa, permeability ranges from 0.5158 to 2.9576 × 10−8 Darcy, and it means that the coal seam is low in permeability and difficult in water injec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and geostress situation, efficient fluctuation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with permeable agent and relevant process parameters have been designed.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permeable agent developed here is 31.18 m N/m when mass concentration reaches 0.05%. The permeable agent can permeate into 2 cm thick coal layer completely in 10 s, thus improving the wettability of water effectively and the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 fluctuates between 7 MPa and 25 MP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in the 3rd coal seam in east working face of Xingcun coal mine shows not only single-arch injection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n average, from no more than 10 m3 to 63.3886 m3, but also the effect of dust fall, cooling and rock burst prevention is remarkable.  相似文献   
68.
滚石冲击作用下埋地高压输气管道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往往会对高压输气管线造成安全隐患,岩体崩塌引起的滚石冲击是导致埋地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通过概率分布求出滚石产生的偶然性载荷对管道的冲击频率,根据可靠性理论,用管线钢自身的强度和撞击产生的工作应力,建立强度应力的安全裕度方程。然后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滚石冲击管道模型,计算不同条件下埋地输气管道的最大应力Sm,确定Sm的分布规律。最后,根据应力和强度的分布求得管道可靠度指标和失效概率。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和结论对埋地输气管道的风险评估、管道的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针对多年来一直争论的过网网损分摊公平性问题,从功率平衡角度阐述了过网网损的本质。然后从过网网损本质和电力市场的公平性原则出发,深入分析了现有应用于过网网损计算的平均网损系数法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该模型采用转供网送出功率与全网网损率的乘积作为过网网损,在完成过网网损计算的同时自动将过网网损合理分摊至区域内各受电主体。该模型一方面能够反映转供网送出功率与过网网损之间的关系,符合过网网损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区域内各主体采取降低自身电网网损的措施,在降低自身电网过网网损分摊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过网网损,即该模型对降低过网网损具有明确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青藏铁路唐拉段地质灾害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笔者主要对青藏铁路唐拉段沿线分布的热融滑坍、热融湖塘、湿地、沙害、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价分析 ;研究了其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施工对地质灾害的诱发和加剧的可能性 ;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