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212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纳米TiO_2(n TiO_2)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n TiO_2在阳光或紫外线下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对细胞产生强烈的毒害作用,因此其对生态环境的可能破坏作用值得关注.有关n TiO_2在暗环境中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报道还不多,还不能全面揭示n TiO_2的毒性作用机理.代谢组学分析是发现代谢差异、识别被干扰的代谢途径、了解n TiO_2毒性作用机理、评估n TiO_2细胞毒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了n TiO_2在暗环境下对多头绒泡菌原质团(单细胞)代谢组的影响,根据多变量识别模式分析发现了60余个被n TiO_2显著干扰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多胺生物合成、次生代谢途径等,为全面了解n TiO_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电-多相臭氧催化(E-catazone)技术处理高COD、高含盐、难生化的金刚烷胺制药废水.对比研究电-多相臭氧催化、多相臭氧催化(Catazone)、电催化氧化(EO)对金刚烷胺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电流密度、pH值以及气相O3浓度对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水pH值为12.5,电流密度为15mA/cm2,O3进气流速0.4L/min,O3浓度为60mg/L的条件下,经过60min反应,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获得了62%的COD去除和44%的总有机碳(TOC)去除,其效果显著优于多相臭氧催化(COD 44%,TOC 29%)与电催化氧化(COD 13%,TOC 17%);同时,电-多相臭氧催化不仅氧化能力强,而且氧化速率快,获得的伪一级COD去除速率常数k是多相臭氧催化和电催化氧化的1.81倍和8.22倍,更为重要的是,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还可以高效、快速地提高废水的生化性,提高约2个数量级,结果表明,电-多相臭氧催化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快速去除有机污染物以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03.
以KBr和Ti(SO4)2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高催化活性的溴掺杂纳米TiO2(Br-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TEM、BET和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苯酚降解实验评价了Br-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700℃焙烧、溴与钛的摩尔比为0.35∶1时,Br-TiO2具有最佳光催化活性。该催化剂为晶体发育完整的锐钛矿相TiO2,粒径平均大小为50 nm,比表面积为16.81 m2/g,在紫外区的吸收得到加强,光催化能力优于Degussa P-25。确定了降解苯酚的最佳条件: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苯酚初始浓度为10 mg/L,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04.
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可见光,以甲醛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的8种(银Ag、铜Cu、铁Fe、钨W、铈Ce、镧La、硫S、氯Cl)掺杂TiO2纳米晶体的光催化活性及对甲醛水溶液的去除效果。用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了掺杂纳米TiO2的微晶尺寸、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结果表明:Ce离子尽管有较大的半径但是主要还是掺杂到晶格中,Ce掺杂可以促进TiO2由非正分锐钛矿相向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转变,抑制载流子复合,使TiO2的光吸收带边发生红移且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吸收,从而使Ce掺杂TiO2在模拟可见光下光催化甲醛水溶液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5.
铱涂层钛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喹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催化氧化降解模拟焦化废水中的喹啉,研究了电极种类、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废水pH、极板间距和电流密度对喹啉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铱涂层钛电极为阳极、废水中喹啉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废水pH为9、电流密度为20 mA/cm2、极板间距为1 cm、反应时间为720 min时,喹啉去除率达88.1%.并...  相似文献   
106.
以钛箔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及浸渍-烘焙-煅烧法制备了负载型TiO2薄膜,并进行了SEM,EDS,XRD表征。探讨了TiO2薄膜对气态偏二甲肼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并对比研究了不同紫外光源、不同初始浓度对气态偏二甲肼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2均匀负载在钛箔上且为多孔状的薄膜;偏二甲肼质量浓度为877 mg/m3时,反应17 min后偏二甲肼的降解率为99.99%,500 mg/m3时反应60 min后偏二甲肼的矿化率达到41.58%。  相似文献   
107.
谭晓娟 《四川环境》2012,31(2):46-51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朱家包包钒钛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以及攀枝花市朱家包包钒钛矿区生长的20种植物体内Ti的含量,并初步研究了植物对Ti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20种植物体内Ti的含量都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在这些植物中,12号植物地上部对Ti的富集量最高;蕨类植物地下部对Ti的富集量最高;紫荆泽兰的富集能力较强而且其转移能力也是最强的,可作为Ti元素的耐性植物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成都科亿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气象色谱实验室GC-2000离子迁移气相色谱仪为例,简要分析了氚钛靶放射源在气象色谱实验中的应用,并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其电离辐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9.
TiO_2/GeO_2复合膜光催化氧化处理活性蓝染料废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自制了一种新的TiO_2/GeO_2复合膜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臭氧氧化处理后的活性蓝染料废水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过程.在过氧化氢加入量为400 mg/L、光照12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92.5%,处理后废水COD为39.4 mg/L,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0.
以聚噻吩磁性微珠PTh/Fe3O4(PF)为载体,采用低温水热法(170℃,pH=7±0.2)在其表面负载TiO2,制备了壳/壳/核结构的磁载光催化剂TiO2/PTh/Fe3O4(TPTF)。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催化剂的形貌、物相组成、表面性质、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苯酚为模拟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通过自制的磁回收装置,考察其磁回收特性。结果表明,TiO2晶粒大小在4~6 nm之间,具有混晶结构(锐钛矿型占93.6%,金红石型占6.4%);当nTiO2∶n噻吩单体∶nFe3O4=75∶2.5∶1时,TPTF的催化活性最佳;P25、纯TiO2、TPTF(nTiO2∶n噻吩单体:nFe3O4=75∶2.5∶1)和TiO2/Fe3O4(TF)光催化降解苯酚的速率常数分别是0.0371、0.0302、0.0253和0.0106 min-1;TPTF循环使用5次,其反应速率常数、饱和磁化强度以及磁回收率为0.0205 min-1、1.59emu/g和89.3%,比第1次的0.0253 min-1、1.85 emu/g和94.7%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