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160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湘西湘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是金锑砷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出层位。岩石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认识矿源层以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单一地球化学过程产生的地质体中元素含量趋向于正态分布的认识 ,对于湘西湘中的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新元古界的板溪群和震旦系是Au、Sb、As的重要含矿建造 ;Pb在奥陶系、志留系中显著富集 ;Hg在寒武系和奥陶系中明显富集。古生代各地层中Sb、As、Hg、Au等成矿元素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后期成矿作用的影响 ,泥盆系和石炭系中Sb、As的高平均含量是由成矿叠加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62.
洪全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7):37-38,58
本文以某电厂的锅炉灰渣(飞灰和底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4个飞灰和24个底灰样品中Hg,As,Se,Pb,Cd,Zn,Ba,Co,Cr,Cu,Li,Ni,V,Z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飞灰中As、Pb、Zn、Ba、Cu、V、Zr和Li的含量大于10ppm,Hg和Cd含量在1ppm以下;与原煤相比,14种元素在飞灰中的含量更高。其中Hg、As、Cu、Ni、Cr、Co、Cd、Zn和V等元素的含量分别是原煤的2倍以上;除As和Se外,其余元素在底灰中的含量高于原煤。  相似文献   
63.
我国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研究和分析我国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今后煤中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强调加强煤中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方面研究仍是今后煤中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4.
环境痕量污染物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种人造化学品被释放到环境中来,引发以POPs,PTS,PBT,EDCs等痕量污染物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环境问题。本文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环境管理概念——环境痕量污染物(ETPs),并分析ETPs的污染特征来形成新的环境管理领域,并提出中国ETPs防控的若干对策,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新的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5.
双壳类壳体时间序列的建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壳类壳体提取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是生物碳酸盐研究的热点,而壳体定年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相关研究主要观点是先找到一些时间控制点,再按照线性内插法来确定壳体的时间序列。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双壳类壳体定年的常用方法,根据时间控制点的获得将这些方法归为以下几类:壳体日生长层法、壳体氧同位素法、数字图像技术法和微量元素法,介绍并讨论了每种方法的应用和存在的不足。研究者应该根据具体研究的生物和环境选择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对广州市秀全、巴江、江村、石门、西村、刘屋洲、南洲和沙湾等主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中钼、钴、铍、硼、锑、镍、钒、钛、锡、银和钡等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微量元素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硼和锡在所有地表水源地均未检出,铍在部分地表水源地有检出,其他检测项目在所有地表水源地均有检出。整体而言,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不高,地表水源地由北往南微量元素内梅罗指数呈逐渐降低态势,南部水源地水质优于北部水源地。巴江和西部水源地镍含量相对较高,电镀企业排污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7.
测定了在黄海采集的各种体长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中6种痕量金属(Zn、Cu、Fe、Al、Mn和Sr)和3种主要元素(C、N和P)的浓度.除Zn浓度在4~5倍内变动外,其余5种痕量金属浓度的变动范围均接近或超过一个数量级;并且,这6种金属均显示出了浓度随体长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对于3种主要元素,N和P的含量也与体长存在负相关关系,而C却显示出了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Zn和Cu在鳀鱼内的浓度变化较为接近,可能验证了这两种金属与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活动较为密切的性质;而其余4种金属的浓度变化规律更为接近,可能反映了陆源输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新化矿区煤矸石中微量元素赋存形态及浸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CR连续提取法和浸泡实验,对贵州省新化煤矿区不同风化程度的煤矸石中微量元素As、Cd、V、Zn、Co、Cr、Cu、Ni、Pb的赋存形态及浸出浓度进行研究。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矸石中As和Cd元素主要以酸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形式赋存,而其他微量元素V、Zn、Co、Cr、Cu、Ni、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赋存;除了V元素的赋存形态含量百分比不受煤矸石风化程度影响外,其它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的含量百分比均会受到煤矸石风化程度的影响。煤矸石的浸出实验表明:浸泡时间是影响煤矸石中微量元素释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浸泡过程中,大部分微量元素在浸泡前期的浸出浓度受煤矸石风化程度的影响,Zn和Cu元素则是在整个浸泡过程的浸出浓度均受到煤矸石风化程度的影响;不同粒径大小的煤矸石在浸泡过程中,除微量元素As和Co的浸出浓度不受煤矸石粒径大小的影响,其他微量元素在浸泡前期和中期的浸出浓度均与煤矸石的粒径大小呈反比。  相似文献   
69.
以柠檬酸镍(CA-Ni)、酒石酸镍(TA-Ni)、焦磷酸镍(SP-Ni)3种低浓度模拟络合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选用自制的重金属捕集剂N,N-双(二硫代羧基)乙二胺(EDTC),对废水中的Ni进行深度脱除.重点研究了EDTC投加量、初始p H、反应时间对Ni去除效果的影响及螯合沉淀物的沉淀性能和溶出特性,同时分析了EDTC去除络合Ni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初始浓度5 mg·L~(-1)的CA-Ni、TA-Ni、SP-Ni,p H为4~8,EDTC最佳投加量分别为60 mg·L~(-1)、55 mg·L~(-1)和70 mg·L~(-1),PAM(聚丙烯酰胺)为1 mg·L~(-1),反应时间2 min,Ni的出水浓度均低于0.05mg·L~(-1),去除率达99%以上.螯合沉淀物沉降性能好且在弱酸弱碱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红外光谱图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EDTC与Ni发生螯合反应,即EDTC直接脱除络合镍中的Ni2+,并与Ni2+生成更稳定的螯合产物EDTC-Ni,进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Ni.  相似文献   
70.
张必成 《环境科学》1993,14(5):76-78
采用一定规格的石墨探针可直接收集大气微料物质(APM)。然后,立即采用石墨探针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收集在探针上的APM中痕量铜。方法简便,快速。在0-550ng/mL范围内,铜的浓度与峰面积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铜的特征量为22.0pg,检出限为6.6ng/mL。分析标准参比材料,铜的回收率达98%,相对标准偏差为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