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2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2328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137篇
环保管理   336篇
综合类   3875篇
基础理论   1341篇
污染及防治   663篇
评价与监测   462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613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利用空气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0°×1.0°再分析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天气学等方法对宿迁市3次突发性重污染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宿迁"突发"空气重污染时,AQI级别由前一日的一、二级至第2日转为五级以上,AQI值迅速上升.②3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天气背景相似,高层为宽广平直的偏西气流,地面受高压控制,中低层风向和温度平流突然转变,且都有深厚的逆温层结;持续变化较小的气压梯度、较低风速、温度日较差及相对湿度的增大(150328过程(即2015年3月28日—4月1日污染过程)除外)为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提供了条件.③大气稳定度级别迅速变高和混合层高度迅速降低并维持,对污染物快速聚集有显著影响.④物理量诊断表明,污染发生前期上空为弱上升运动,随后迅速转为下沉运动,或气流下沉运动区域迅速扩大、升高,是空气质量迅速转差的重要动力因素.⑤内蒙古地区的沙尘远距离输送形成的污染,是造成150328过程与另外两次过程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几种重金属对紫背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测定被暴露植物分解过氧化氢后放出氧气的体积,确定紫背萍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紫背萍暴露在Hg、Pb、Cr、Ni、Fe的溶液中,其CAT活性除在Pb作用下明显降低外,在其它4种重金属的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表明Pb对紫背萍 CAT活性有抑制作用,而其它4种重金属对紫背萍CAT均有刺激作用。紫背萍对5种重金属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生态效应,是重金属水污染的植物潜在效应,植物的CAT  相似文献   
83.
煤中有害元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给出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定义,即煤中含量小于1.0%的有毒元素,致癌元素,腐蚀性元素,放射性元素以及其它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等。根据我国环保要求,提出当前应重视的有害元素,共22种。作者还讨论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对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对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通过四川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中不同浓度的Cd、Cu、Pb、As对水稻根系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过氧化物酶受抑制与产生抗性的过程.在低浓度时,上述元素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能反映土壤类型影响的差别.确定了三种紫色土中Cd、Cu、Pb、As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85.
In this paper it was reported that PbCl2 , CdCl2 , HgCl2, and aquatic environmental samples containing Al, Cd, Cu, Pb, Sr, Zn and other heavy metal ions as well as organic chemicals suppressed thegrowth of E. coli only at higher exposed concentrations. The stimulative effects of PbCl2 and HgCl2 on thegrowth of E. coli were clearly showed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and longer time. It suggested that the toxic effects of heavy metal ions and other pollutants on the growth of E. coli are variabl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exposed levels.  相似文献   
86.
我国典型海域主要生物体微量元素含量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量元素Fe、Mn、Zn、CM、Sr、Ba在我国典型海域主要生物类别中的概率分布特征,并与常量元素Ca、Mg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概率分布曲线具正偏态性质,概率分布类型大多为对数正态分布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表明对某一特定微量元素,大多数生物体中的含量都比较低,只有个别生物有不成比例的高含量。常量元素Ca与微量元素相似,表现为对数正态分布,而Mg却具正态分布特征。本文给出了我国典型海域生物体中元素含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7.
在综合数据库CERP-DBMS支持下,利用水体沉积物质量三合一工具,初步建立江西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质量控制基准。通过将化学分析、毒性鉴定2和底栖群落结构变化三基元集成为一体的三轴图和相应的响应信息判断矩阵,基于现场生物响应的重金属污染的剂量-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4种成片分布的典型岩性(页岩、石灰岩、花岗岩、黄土)区域沉积物金属元素(Li、Na、K、Ca、Sr、Ba、Ti、V、Cr、Mn、Fe、Co、Ni、Cu、Zn、Al等共16种)总量与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这4种岩性区域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与形态均有显著的差别.与其它岩性相比,黄土地区易迁移元素含量高,而重金属含量显著较低;其金属元素残渣态含量高,而有机态、铁锰氧化物态和可交换态含量低.石灰岩地区重金属含量较高,而易迁移元素如Na,Sr等含量则较低;其重金属元素残渣态含量不偏低,表明经风化作用释放出来的重金属参与了次生矿物的形成过程而得以富集.花岗岩地区重金属含量居中,而Fe和Al含量较高;其金属元素残渣态含量不偏高则与风化作用较强有关.页岩地区元素含量与形态均居中,代表了各种岩性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9.
我国东部冲积平原区水成土壤元素背景值地域分异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气候条件、母质物质组成的差异以及河流上下游物质之间的联系等角度,讨论了我国东部冲积平原区土壤中13种元素的地理分布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多数元素具有明显的南北向地域分布趋势,这种趋势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以非地带因素更重要。此外,东部平原土壤与相应主要河流上游侵蚀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具有很好的共轭关系。  相似文献   
90.
With the advent of more stringent controls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sewage sludge production in Europe and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s increasing. With this increase comes the problem of sludge disposal, and recycling to land arguably offers an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option. However, a major limitation of sewage sludge reuse is the potential release of heavy metals from the sludge and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to toxic levels in topsoils. The properties of the sludge play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initial release and subsequent 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amended soils. Bioavailable forms of heavy metals in recently amended soils are most likely to be those that are bioavailable in the sewage sludge. In this paper, published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ce of sewage sludge characteristics on metal release and bioavailability will be reviewed and contrasted with original research. A selection of sludges from around Australia has been collected for this purpose. Through the use of incubation studies, isotope dilution techniques, 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asurements and 13C-NMR spectroscopy, the importance of a range of sludge properties on heavy metal behaviour in sludges and sludge-amended soils is add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