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445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水鸟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共包括8条样线40个观测点.结果表明:(1)秋季迁徙期共记录水鸟6目14科54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越冬期共记录水鸟5目7科31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种.(2)2个时期雁形目水鸟种类和数量均占优势,豆雁(Anser fabalis)、斑嘴鸭(Anas poecilorhycha)、赤膀鸭(Anas strepera)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为优势物种,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大大鹅(Cygnus cygnus)等珍稀水鸟也有一定的种群数量.(3)秋季迁徙期水鸟种数、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多于或高于越冬期.(4)5种典型生境之间水鸟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天然水域是水鸟群落的主要分布区.(5)自然生境内的水鸟种数、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一般多于或高于人工生境.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生境之间水鸟群落结构相似程度高于人工生境.  相似文献   
82.
为明晰镉(Cd)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稳定化特征和有效性差异,以四川省6种主要的农耕土壤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灰潮土、典型黄壤和漂洗黄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对外源Cd进入土壤后的稳定化时间、化学形态和有效Cd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结合盆栽试验下各土壤中小白菜生物量和Cd含量,探讨了外源Cd在6种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污染效应.结果表明:(1)6种土壤的有效Cd含量在外源Cd添加后的15 d内迅速降低,后趋于平稳.稳定后,漂洗黄壤和酸性紫色土的有效C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土壤,石灰性紫色土最低(1.01 mg·kg-1);(2)6种土壤中的Cd均以可交换态的占比最高(42.51%~56.07%),其次,漂洗黄壤和典型黄壤中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石灰性紫色土中的碳酸盐结合态和灰潮土中的有机络合态Cd的占比相对较高;(3)低含量Cd处理下(0.5 mg·kg-1),6种土壤中小白菜的生长均无明显抑制,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可食部位Cd含量却有不同程度地富集,表现为典型黄壤和漂洗黄壤显著高于其他4种土壤;高含量Cd处理下(...  相似文献   
83.
竹兰萍  徐飞  王佳颖  朱智豪  张拓  张富斌 《环境科学》2022,43(12):5808-5818
通过明确嘉陵江滨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为嘉陵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嘉陵江中下游滨岸带的人工湿地、天然湿地、林地和农田这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研究样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与天然湿地土壤真菌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林地土壤真菌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农田和人工湿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嘉陵江流域滨岸带土壤真菌被划分为15个菌门,在门分类水平上的优势真菌群落(相对丰度>0.01)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比之下,罗兹菌门偏好选择林地生境,而油壶菌门和被孢霉门偏好选择农田,担子菌门在人工湿地具有显著优势;天然湿地中的优势功能类群为植物病原菌,人工湿地中的优势功能类群为粪腐菌,农田中优势功能类群为动物病原菌-真菌寄生菌;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MC)、全氮(TN)、有机碳(TOC)和碱解氮(AN)是影响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由此可见,林地是嘉陵江流域真菌多样性最高和功能类群最均衡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天然湿地,人为干扰导致嘉陵江滨岸带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4.
利用2009—2019年川藏铁路沿线四川段地质灾害数据、国家气象中心逐小时降水量资料,统计了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发现研究区89%的滑坡灾害和96.6%的泥石流均发生在汛期,且地质灾害高发路段位于青衣江暴雨区,与四川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相吻合。分析雨型、降雨强度、前期降雨等因子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发现快速激发,中速激发和慢速激发的地质灾害分别约占33.3%、25.9%、40.8%,表明降雨历时并不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最直接因子,前期降雨的作用不可忽视;结合环境因子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分区,基于降雨历时-雨强(I-D)预报模型建立了川藏铁路沿线四川段引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阈值分布。利用该降水阈值的分布特征,检验了2019年引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量,发现阈值雨量的判别方法较为科学,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研究开发了变压器认证标准GB19212.1(IEC 61558-1)中发热试验项目的自动测试平台,详细叙述了试验操作过程、自动测试平台的软硬件结构,继电器控制模块组成与硬件设计,以及虚拟仪器软件实现流程。该平台可显著减少检测人员的在线工作时间,并行测试可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相比之前的手动测试,可明显降低人工测量部分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6.
遵照变压器认证标准GB19212.1(IEC 61558-1)中型式试验的关键项目一发热试验的一般要求,针对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热阻法,并使用常见的离线测试方式和经验公式代入计算法,编写了一套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的自动测试软件,构建以图形化软件为核心的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87.
论述了山西省湿地的基本环境特征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山西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88.
A relative comparison study of mutagenicity in Japanese tap water was conducted for 1993 and 2005 surveys. It intend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to water works, improvement of raw water quality and improvement of residual HOCl concentration controlling. Sampling points (taps) were the same in both surveys. The results of 245 samples obtained by the Ames Salmonella mutagenicity test (Ames test) were analyzed. The Ames tes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98 and TA100 strains with and without exogenous activation (S9). With the exception of TA100-S9, the other conditions needed no discussion as a factor in the mutagenicity level change. The average mutagenicity in 1993 and 2005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A100-S9 were 2600 and 1100 net revertant L−1,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mutagenicity level of Japanese tap water decreased during the 12-yr period. Particularly a remarkable decrease in mutagenicity was observed in the water works where the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s were installed during the 12-yr period. The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s were effective in decreasing the mutagenicity of tap water. Mutagenicity also decreased in the water works with conventional water treatments;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ual HOCl concentration controlling was also considered to be effective in decreasing the mutagenicity of tap water.  相似文献   
89.
影响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列联表分析方法探讨了小班的林地起源、优势树种、地理、生长等因素对小班的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小班的海拔高度和坡度是决定小班的马尾松虫灾发生类型的关键因素。小班的优势种结构、平均树高及郁闭度对小班的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也有较大的影响。图12表1参2  相似文献   
90.
大玉竹低聚糖硫酸酯抗HSV-2病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传统中药大玉竹中提取低聚糖Poos,用吡啶-氯磺酸法制备了它的硫酸酯衍生物S-Poos,产物经红外鉴定,证实Poos硫酸酯化后羟基连上硫酸基,硫含量为8.47%,取代度(Ds)为0.6体外实验研究了Poos、S-Poos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的细胞毒怀和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活性。结果表明,Poos和S-Poos都无细胞毒性。Poos本身无抗病毒活性,对HSV-2引起的细胞病变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