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价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雷鸣  廖柏寒  秦普丰 《生态环境》2007,16(5):1551-1556
重金属化学形态是近年来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利用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和含量变化来评价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有利于全面研究重金属的危害性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结果表明,水溶态和交换态的重金属易被生物吸收利用,而残留态重金属一般不被生物利用,其它形态如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的生物可利用性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2.
水杉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分组组成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XAD-8树脂分组的方法研究水杉凋落物降解过程中DOM的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35天后DOC含量达到稳定值,而其组成仍未稳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HOA和HIM含量有明显变化;HON含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AIM和HOB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凋落物淋滤液DOM与表层土壤DOM组成相似,是土壤DOM的主要来源。土壤DOM中的AIM不是来源于凋落物淋滤液,而是主要来源于土壤腐殖质、根系分泌物等其它物质。  相似文献   
93.
张保成  马春英 《环境化学》1993,12(6):432-437
膜材料本身的性质是决定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于荷电超滤膜,荷电性和荷电程度对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含氯量对氯甲基化聚砜超滤膜性能的影响,就有关制膜条件对膜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4.
在750-250℃温度范围内,对黑柱石-水之间的氢同位素平衡分馏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中改进了氢同位素交换实验方法,从而保证了精度。研究结果表明,750-550℃温度范围内,黑柱石一水的分馏系数10~3lnα°_(黑柱石-水)=-30.51 10~6/T~2-59.86,550-350℃温度范围内,10~3lnα°_(黑柱石-水)与温度1/T~2间无依赖关系,其值为-105.0±0.7,.250℃时,交换率太低。文中讨论了黑柱石-水之间氢同位素分馏系数与温度、矿物晶体结构、矿物化学组成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5.
运用碳同位素、气相色谱、色谱 质谱、流体包裹体技术 ,研究了盐城凹陷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 ,并与永安凹陷永 7井凝析油、下扬子海相原油进行了对比。该凝析油碳同位素为 -2 8 8‰~ 3 0 5‰ ,全油色谱中含有一定的长链正构烷烃 ,Pr/Ph为 1 5 6,三环萜烷含量高 ,伽玛蜡烷含量低 ,重排甾烷含量高 ,C2 9甾烷 >>C2 7甾烷 >C2 8甾烷。石蜡指数、庚烷值表明原油为高成熟凝析油 ,甲基菲指数MPI表明原油为未熟—低熟原油 ,C2 9甾烷 2 0S/ (2 0S+2 0R)值表明原油为成熟原油。这种成熟度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成熟度原油的混合作用有关。油气主要充注时间为 6~ 1 5Ma。凝析油的主体可能源于泰州组烃源岩 ,凝析油的形成与蒸发分馏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6.
南京地区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对南京地区4个环境单元--公路干线,金属冶炼厂,大型生活垃圾场和江河滩涂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进行了分级提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态中,Cu以有机态为主,Pb以交换态为主,Co、Mn以铁锰氧化物态为主,Fe、Ni有效态均小于其总量的10%,并主要集中在铁锰氧化物态中,以大气为传播媒介的重金属人为叠加沉积(公路、工厂)其铁锰氧化物态含量相对较多,以水为传播媒介的重金属人为叠加沉积(垃圾场、  相似文献   
97.
采用XAD树脂吸附法,在春季内(3~5月)连续对南方深圳水库中的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化学分级表征.结果表明,天然水体DOM的总量和单个化学分级组分含量在一个季节会发生一定的波动,但总的分布特征在季节内未发生根本变化,即憎水酸(HoA)和亲水部分(HiM)浓度始终较高,而憎水碱(HoB)、憎水中性物(HoN)、弱憎水酸(WHoA)浓度则相对较低.同时,选取代表性时间点对DOM各化学分级组分进行了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的研究,发现三卤甲烷(THMs)的主要前驱物为憎水和弱憎水有机部分,对THMFP的贡献共占约80%.进一步研究发现,憎水中性物、憎水酸、弱憎水酸的THMs生成能力较强,总体上与紫外吸收能力基本一致;但弱憎水酸表现略有不同,其SUVA(100×UV254/DOC)值并不十分突出,但三卤甲烷生成能力却明显较高,说明DOM的紫外吸收特性不能完全作为THMFP特性的替代指标.亲水物质(HiM)的SUVA值也不高,但其THMs生成能力接近憎水酸部分,值得水处理工艺研究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8.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PVDF/Mg(OH)_2共混超滤膜,研究了负载Mg(OH)_2对PVDF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拟污染物进行超滤试验,测试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测定膜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角,进而定量分析比较膜表面的亲水性;利用微机电子控制万能试验机测试膜的机械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表征膜表面特征。结果表明,添加纳米Mg(OH)_2的改性膜保持了原有膜的晶型结构,证明纳米Mg(OH)_2与PVDF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效果。当纳米Mg(OH)_2添加量为0.8%(质量分数)时,改性效果达到最优。此时,接触角从73.1°降至59.6°,纯水通量为333.37 L/(m~2·h),较未改性前提高了126.3%,膜的拉伸最大力为6.8 N,断裂伸长率为16.2%,较未改性膜的机械性能有明显提高,膜的抗污染性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
选择我国14种具有代表性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测定其主要理化性质(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粉粒和黏粒),采用改进的BCR顺序提取法对其中的Pb和Cd进行形态分析,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逐步回归模型,研究重金属赋存形态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b和Cd的酸可溶态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80和-0.78,与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4和0.61,与有机质、粉粒和黏粒无相关性;Cd的可还原态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r=0.56,与其它理化性质无相关性;可氧化态与有机质和黏粒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理化性质无相关性;残渣态与主要理化性质均无显著相关性。由逐步回归模型发现,酸可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与理化性质回归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SOM),解析了不同来源水体中不同粒径胶体的荧光特性,同时与挑峰法进行比较,以期寻找一种更好的分析天然胶体来源、粒径、荧光特性间关系的方法.基于PARAFAC模型,研究区水体中不同粒径胶体共解析出2个类腐殖质荧光峰(C1和C3)及3个类蛋白荧光峰(C2、C4和C5).其中,300 k Da~1μm分级胶体荧光强度最高,C1、C2、C3组分的荧光强度随粒径增大而增强,C4、C5组分的荧光强度随粒径增大而减弱.不同来源胶体(生活污水:进水和出水;农业污水:大盈和天恩桥;天然水体:吴淞口)的荧光强度变化大致规律为:吴淞口进水大盈天恩桥出水.SOM分析结果与PARAFAC一致,且可视化程度更高,但EEM-SOM模型存在输入变量多、兼具挑峰法缺点的问题.而PARAFAC-SOM模型不仅兼具了前两者的优点,还具有输入变量少、运行时间短、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该模型还成功应用于胶体其他理化参数的分析(Parameters-SOM模型),使得前期工作结果系统性更强、更直观.因此,PARAFAC-SOM模型是相对较好的分析天然胶体来源、粒径、荧光特性间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