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499篇
安全科学   236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642篇
综合类   1320篇
基础理论   415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387篇
灾害及防治   14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贡丹燕  潘杨  黄勇  包伟  李倩倩 《环境科学》2016,37(3):970-979
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反映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状况,为研究富营养化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与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因素,在苏州市市内的典型富营养化河道:枫津河,选取5个代表性取样点,测定水中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表观污染指数(SPI)及水质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富营养型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具有相似的粒度分布特征,粒度分布存在多峰,且出峰位置大致相同,悬浮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最多可分为6个组分,各组分粒径范围分别为1.5μm、1.5~8μm、8~35μm、35~186μm、186~516μm、516μm.组分Ⅲ是优势组分(体积分数均值38.3%~43.2%).组分Ⅲ体积分数与SPI值、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组分Ⅲ体积分数的增大是该类水体表观污染程度加深的粒度结果表征,该组分体积分数的增大主要来自于藻含量增加;组分Ⅳ+组分Ⅴ+组分Ⅵ体积分数在有外源时明显高于无外源时,无外源时组分Ⅳ+组分Ⅴ+组分Ⅵ体积分数与SPI值显著负相关,有外源时组分Ⅳ+组分Ⅴ+组分Ⅵ体积分数与SPI值存在较弱的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环境因子(F_v/F_m和DO)和外源因子作用水体主要表观污染物质藻类的含量,进而影响悬浮颗粒物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和水体表观质量;水动力条件作用悬浮颗粒物粒径,较大水动力使中值粒径增大,对水体表观质量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朱晓萌  代彬彬  严亚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877-3887
研究了南明河贵阳城区段中沉积物的5种残留医用抗生素对沉积物反硝化潜势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及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了5种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功能基因丰度以及编码nirS基因的细菌群落结构,探讨了抗生素残留影响反硝化潜势的微生物学机制.结果表明,南明河沉积物中5种目标抗生素中,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的浓度最高((537.13±212.69) ng·g~(-1)),并且对沉积物中反硝化潜势有显著抑制效果(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NFX对反硝化潜势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编码nirS细菌主导的亚硝酸盐还原阶段而实现的.本研究揭示了城市河道沉积物中的残留抗生素可能会削弱河道的反硝化脱氮能力从而加重河流氮污染状况,为评估抗生素污染的微生态效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城市景观娱乐水体微生物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傅  沙婧  张一帆  刘彦华 《环境科学》2013,34(3):933-942
随着城市居民亲水娱乐活动日益增加,开展景观娱乐水体微生物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尤为重要.以我国南方某城市3个典型景观娱乐水体为案例,采用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的方法框架,综合运用水质监测、社会调查、文献调研等方法开展暴露评价,并由此开展基于粪大肠菌(FC)、大肠埃希氏菌(EC)和肠球菌(ENT)的多微生物指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基于FC、EC和ENT的多指标微生物风险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位于城市居住区的B河段不宜作为人体直接或非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其对公众健康的风险主要来源于用作家庭杂用水;位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C河段和风景旅游区的E湖可以满足现有的景观娱乐功能要求,其对公众健康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应重视与城市景观娱乐水体功能不匹配的无序利用(如作为家庭杂用水)对公众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4.
福州城市及郊区冬、夏两季大气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分析了福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颗粒相+气相)中Σ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115.45~187.76ng.m-3和45.55~59.20 ng.m-3,整体而言,气相显著高于颗粒相,冬季高于夏季;冬季城区高于郊区,夏季城区则低于郊区,但城郊区差异不显著;气相中PAHs比例夏季高于冬季.整体而言,气相中PAHs主要以2~4环化合物组成,颗粒相中则以4~6环化合物为主.冬季气相中PAHs主要以3环化合物为主,夏季主要以3环和4环化合物为主;颗粒相中PAHs组成无明显的季节特征.毒性当量因子法分析表明福州市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来源解析表明,福州大气PAHs主要为燃烧源,福州机动车燃料以柴油为主.  相似文献   
995.
城区天然气管道泄漏数值模拟与爆炸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密度为三级和四级的城区内,密集的高建筑物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后的扩散和流场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某城市的实际情况为例,建立多建筑物的空间几何模型,采用k-ε湍流方程,SIMPLE算法,模拟了在三种不同风流速度、三种不同压力条件下,城区天然气管道泄漏气体在多建筑物地形中的扩散情况。根据模拟结果,依据天然气的爆炸极限,对模拟结果及其火灾爆炸危害的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H4气体的泄漏扩散同时受管道压力、风流速度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同时受当地风速的影响,泄漏气柱在风流作用下会发生偏折,造成阻挡风流的建筑物内侧危险气体浓度升高,大大增加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危险性。研究结果对城区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在更加显现便捷性,导致客流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给运营安全带来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化运营给安全管理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并在实践中应用,确保了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平稳。  相似文献   
997.
Reconciling human and non-human use of urban regions to support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represent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concept of reconciliation ecology, by which the anthropogenic environment may be modified to encourage non-human use and biodiversity preservat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societal utilization, potentially represents an appropriate paradigm for urban conservation given the generally poor opportunities that exist for reserve establish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urban areas. Two habitat improvement techniques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reconciliation ecology in urban areas are the installation of living roofs and walls, which have been shown to support a range of taxa at local scale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econciliation potential of living roofs and walls, in particular highlighting both ecological and societal limitations that need to be overcome for application at the landscape scale. We further consider that successful utilization of living roofs and walls for urban reconciliation ecology will rely heavily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urban citizens, and that a 'citizen science' model is needed to facilit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and to create an evidence base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iveness. Living roofs and walls are just one aspect of urban reconciliation ecology, but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ottom-up'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urban biodiversity that can be performed directly by the citizenry.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的广泛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通安全文化的社会凝聚、激励等功能,探讨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模式。应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理论、安全心理学理论、行为理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的定义、系统模型及系统的逻辑关系、运行机制、承载和作用形式等内容。结果表明: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与应对的角度考虑,可以建立包括逻辑维度、运行机制维度、承载作用形式维度的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系统三维结构体系。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文化具有多层次、多层面、多维度复杂的主体结构,是多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999.
城市道路环境中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预防驾驶人在城市道路行车时因应激反应失误而引发交通事故,基于动力定型理论,开发驾驶人应激反应训练系统并进行仿真试验研究。试验选用30名被试人员分别在3个城市道路中典型应激交通场景下进行,运用MP150实时记录被试人员的心率参数,运用对数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应激反应能力与训练次数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训练次数增加,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增强。驾驶人经过标准规定次数的训练,即可减缓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紧张,提高应激反应准确性和速度。设计的系统及建立的训练次数标准,满足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训练需求,可增强驾驶人应激能力,减少此类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视频数据的城市隧道交通运行特征与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城市隧道交通事故率,提高车辆出行安全,以上海市翔殷路跨江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视频采集技术、车辆跟踪调查采集隧道交通运行数据,分析城市隧道交通运行特征及驾驶员在隧道内驾驶行为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与隧道交通事故的关系。对隧道内车辆的速度、密度分布,变道行为进行分析,发现隧道南线入口处内外断面平均车速的显著差异可以解释该处追尾事故高发,隧道内车辆频繁变换车道导致隧道侧碰事故占较大比例。为改善城市隧道交通安全,在隧道内进行限速和限制车辆变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