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8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609篇
安全科学   287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430篇
综合类   1692篇
基础理论   769篇
污染及防治   168篇
评价与监测   124篇
社会与环境   248篇
灾害及防治   1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This article presents methods and results of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in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F) survey measurements performed by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aboratory.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author analyz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cision of EMF measurements, in particular—difficult to estimate—the “human factor”. In practice, the human factor has never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EMF measurements accuracy estimations budget, and the author 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factor that may include even up to half of the total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s.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factors depredating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survey EMF measurements was estimated at the level of 2–4 dB.  相似文献   
992.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湖泊生态功能下降,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植被萎缩,水污染程度日趋严重。湖区内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确立要求江西尽快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赢之路。结合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通过2 a多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已形成了湿地恢复、沙化综合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十多种技术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3.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and CO2 fluxes over alpine meadow ecosystem were observed continuously from 2004 to 2005in Damxung Alpine Meadow Flux Station,China Flux Network.Based on the eddy covariance CO2 fluxes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obtained,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2 fluxes,the cloud amount,and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alpine meadow ecosystem were explored and analyzed.Som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 discussion with previous researches as following:(1)the cloud amount can affect the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NEE)of alpine meadow on Tibetan Plateau;(2)the soil temperature sensitive to the cloud amount,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controlling factor for NEE,and closely relates to the maximum of NEE.In the morning period with large cloud amount,the NEE reaches its maximum when the clearness index ranges from 0.5 to 0.7; yet in the afternoon it comes to the maximum with the index from 0.2 to 0.35.The span of soil temperature covers from 12 to 15℃ as the NEE at its highest;(3)the scatterplots between NEE and photosynthetic available radiation(PAR)was a significant inverse triangle in the clear day,two different kinds of concave curves in the cloudy day,and strongly convergent rectangular hyperbola in the overcast day.These difference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changes of light radiation and soil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94.
邓林  杨海真 《四川环境》2010,29(2):89-94
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服务,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其中生态服务功能,即无形资产的价值最为重要。本文对新龙县环境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影响生态价值的相关因素,计算了新龙县天然林和天然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平均价值,并进一步计算出新龙县1999~2003年受到保护和管理的天然林和天然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显示,新龙县天然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平均价值为11837元/hm2,草地为7915元/hm2,1999~2003年,新龙县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值占调整后GDP的比重高达65%~85%。但这部分价值长期未得到统计和合理的补偿,为实现流域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建立国家、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补偿系统,同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995.
基于遥感技术的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海岸带是长江三角洲与东海间的重要过渡性区域,基于联合国千年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以生态学为原理、以遥感反演技术为手段、借助经济学方法,对2005年及2008年长三角海岸带的10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海岸带2005及200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 235.92、1 493.04亿元,与长三角地区实际GDP对比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降低,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林地、耕地、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为增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加以保护;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旅游娱乐服务、土壤保持、调节水源为价值量最大的3项服务,而调节空气质量、精神文化服务、养分循环为价值量最小的3项服务。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实测光谱的叶绿素a估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监测太湖湖区的富营养化程度,建立一种最佳的估测模型。对太湖水体进行了连续监测,获得了从2004年10月20~29日的实测光谱数据和水质数据。通过实测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分析,得到了叶绿素a反演的最佳波段,并通过比值法、反射峰位置法、峰谷距离法、峰高法和一阶微分法建立了基于实测光谱的叶绿素a浓度的估测模型。通过14个检验点,分别对5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通过比值法建立的估测模型总体误差最小,估测精度最高,其695 nm附近反射峰与677 nm反射谷的比值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决系数R2可达0.7433,可以作为整个湖区叶绿素a浓度的最佳估测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该季节湖区的营养化程度做出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引入欧拉双流体多相流模型及标准k-ε紊流模型,模拟计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三相流三维流场,并通过改变污泥颗粒密度及进水流量,针对固相流速及固含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条件的改变对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的流场特征;污泥颗粒密度及进水流量的改变对于反应器内污泥颗粒的流速及分布的均匀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模拟结果对反应器的应用及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By comparing five ecosystem types in the Czech Republic over several years, we recorded the high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an evergreen Norway spruce forest (100%) and an agroecosystem (65%), followed by European beech forest (25%) and a wetland ecosystem (20%). Because of a massive ecosystem respiration, the final carbon gain of the grassland was negative. Climate was shown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carbon uptake by ecosystems: by varying the growing season length (a 22-d longer season in 2005 than in 2007 increased carbon sink by 13%) or by the effect of short- term synoptic situations (e.g. summer hot and dry days reduced net carbon storage by 58% relative to hot and wet days). Carbon uptake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ontogeny and a production strategy which is demonstrated by the comparison of seasonal course of carbon uptake between coniferous (Norway spruce) and deciduous (European beech) stands.  相似文献   
999.
首先,在总结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中西学者对中西文明特征的看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在东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分化的现象.又考虑到"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并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进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解为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是以整体性的视角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观念的总和.人与物的关系是指以分析性的思路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与观念的总和.其次,论证了四种关系是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基本关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必要的;二是基本关系之间可以是相关的,但不能是完全相关的;三是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所有的基本关系必须是完备的;四是基本关系应该是所描述的系统的各个一级子系统之间的一级关系.主要通过穷举法,发现从兰种生产理论或者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层面上看,其中存在九种一级关系,但是有些关系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内容相去甚远,有的具有完全共线性的性质,把这些关系排除在外,剩下四种基本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以某铅锌矿爆破施工为背景,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测得的振动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场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并结合爆破主频率,确定了周围民房的容许振动速度为2cm/s。同时,对爆破冲击波和噪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冲击波和噪声均与爆心距、炸药量有关。当爆心距相同时,噪声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最大,空气冲击波次之,爆破振动较小。主要从控制最大段药量和爆源距安全原则考虑,提出了防爆破振动、噪声和冲击波及飞石的安全距离。另外,还提出了硐口悬挂3层麻袋、堵塞炮泥和控制起爆网络中段间微差等安全措施,并对有害效应进行评估,其结果对后续爆破设计和施工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