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8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加大加强通风量对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产生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指出在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75m3/min或更大的轻度瓦斯突出的异常情况下,风筒送入的风与突出的瓦斯混合,会在较长巷道内形成大量的瓦斯浓度处于爆炸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可爆混气.风量越大,形成的可爆混气体积越大,如400m3/min的风量在2 min内就可形成≥842 m3的可爆混气.遇火源可发生强烈的爆炸甚至爆轰,造成较大的伤亡甚至整个矿井内大部分人员死亡.这表明,加大加强的风量对防止煤矿瓦斯爆炸起副(反)作用.这种副作用已在试验巷道用天然气爆炸试验中得到证明.目前煤炭界采取的各种措施不能有效地消除加大加强风量引起的副(反)作用.提出了2种消除副作用的措施,即瓦斯传感器断电与复电方法和抽吸方法,并经试验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2.
选取某烟厂车间通风空调系统,分别对风管内表面及设备部件表面附着的聚积物进行实测与分析.通过对所采集样品的C、H、N、S等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自然状态下的着火点参数以及灰熔融性参数等的实验分析,得到了烟厂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中聚积物的燃烧特性,为工业建筑火灾的预测评价及防排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煤矿井下巷道风速是随时变化的,主要规律是一种围绕某一平均值的上下起伏的平稳随机过程,其表现为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风速传感器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井下主要巷道风速信息。我们将井下风速传感器与通风解算技术相结合,对全矿井的风网进行实时计算,从而得到了全矿井较准确的实时分风量分布状况。系统能够将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风速转换为巷道的实时风量,根据月风量统计结果进行巷道阻力系数的自动调整;系统采用相关分析技术,测定煤矿井下数据之间相关关系和规律,并据此建立预分析测模型,进而进行风量的预测和控制;系统具有自我学习功能,通过不断修正模型参数,将实时井下探测数据用于分析和预测,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34.
根据自然通风原理,对某二高线厂房进行了通风改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人手:在进风窗下增设百页进风口、用通风栅栏代替封闭平台以及扩大天窗喉口。改造前后气流及温度分布的实测结果表明,改造后工作区的热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气流分布均匀,温度下降明显,提高了人体舒适性。  相似文献   
35.
采用移动通风槽技术对攀钢炼铁高炉矿槽除尘系统槽上原有吸尘点进行改造,改造后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燃烧风洞内不同纵向风速、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隧道近火源区顶部温度沿纵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纵向风对不同尺寸火源条件下的顶部温度的影响呈不同特征。对较小尺寸火源,隧道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而减小至稳定值;而对较大尺寸火源,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对于矩形火源,当纵向风较小(0.5~1.5m/s)时,长边平行于纵向风时顶部最高温升大于长边垂直于纵向风的情况;而当纵向风较大(≥2 m/s)时,两种油盘放置方式的顶部最高温升一致。纵向风作用下,顶部最高温升位置向下游呈现"两次移动"特征,即随着纵向风速增加该位置先向下游移动,当风速达到某一值时,隧道拱顶的加热机制由对流和辐射共同主控转变为辐射单独主控,最高温升位置突变回到上游后再次逐渐向下游移动。  相似文献   
37.
采煤工作面漏风会导致采空区缓慢自燃氧化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入工作面,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及工作面工作人员中毒窒息的可能性.工作面不同进风风量下工作面漏风情况会不同.为了具体研究工作面不同进风风量下的漏风情况,测定了元堡煤矿1901工作面停采期间各漏风通道的漏风量,建立了工作面漏风通道网络模型;根据风网解算原理及风阻计算公式计算出各分支风阻及风量值;利用风网解算软件计算出不同风量下工作面漏风通道的风量值.结果发现:元堡煤矿1901工作面风量在500 - 1500m3/min范围内变化时各漏风通道风量占工作面总进风量的比重几乎不变;采空区两巷由于已经打好密闭,漏风较小;工作面中部由于老顶来压漏风量较大,是堵漏风重点.  相似文献   
38.
以平煤八矿丁一风井所服务的三个采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通风阻力测定方法、测定路线选择及测点布置。运用条件平差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到测定结果,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得出丁一风井通风系统的进风段、用风段和回风段阻力分布不平衡,部分区段通风阻力过大,通风总阻力超出了规定要求。结合丁一风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部分区段通风阻力过大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9.
为确定铁路隧道救援站最佳通风结构,对烟道布置提出合理建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铁路隧道救援站通风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同时,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救援站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救援横通道布置及防护门开度设置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通风参数工况设置下,采用多节点排烟竖井结构后各救援横通道流量分配更均匀,救援站压力平衡性更好,通风效率可提升15%;通过疏散模拟证实,在长560 m的紧急救援站范围内设置10条疏散横通道,横通道设1.7 m宽的逃生门能够满足疏散要求。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瓦斯爆炸对通风设施造成的严重破坏及其导致的通风系统紊乱与灾情迅速扩展问题,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巷道中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圆形通风设施的动态破坏特性,分析应力、应变、速度、位移的动态特征及其破坏过程,并对圆形通风设施动态破坏机理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圆形通风设施正、反面出现压应力与拉应力分布圆环,且压应力与拉应力峰值处于在外部受约束边界径向圆环附近区域与圆心位置,应变、速度和位移最大值均分布在次区域;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通风设施表面形成多圈的正向和反向的应变相互交替,呈现W型的褶皱变形;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环向裂纹集中在受约束的边界区域附近,发生脆性破坏,其他区域会出现较多的径向裂纹,可发生韧性破坏,整个断裂过程是脆性与韧性断裂的混合型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