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477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吴蒙  罗云  吴兑  范绍佳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2):4458-4466
利用佛山地区2013年12月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得到的垂直风温资料和相应逐日AQI资料、逐时PM_(2.5)浓度资料,研究了佛山地区大气边界层垂直风温结构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佛山地区干季持续存在的逆温结构是导致PM_(2.5)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干季污染日近60%的最低逆温层高度低于1000 m,而非污染日低于1000 m的最低逆温层仅占36%,污染日佛山贴地逆温频率高达31.2%.逆温层出现高度较低,将污染物压缩积累在贴地层大气中导致污染较重.在大陆冷高压控制下,佛山地区的边界层结构演化非常典型,最大边界层高度和最大边界层通风量表现出了显著相关,污染日日平均边界层高度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多数时候不足500 m,最大边界层高度则大部分小于1000 m,日平均边界层通风量主要分布在500~1500 m~2·s~(-1)之间,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不足300 m~2·s~(-1),最大边界层通风量大部分处于1500~5000 m~2·s~(-1)之间,导致污染物始终聚集在较低的大气边界层内,使得PM_(2.5)浓度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污染水平.佛山地区风场存在显著的3层结构,较小的底层风速意味着大气的输送和扩散能力较弱,高度较低的中层使得污染物进一步被压缩累积在大气底层,垂直风场的不稳定性使得污染日佛山地区局地回流活跃,回流(RF)指数极小值多分布在0.2~0.4之间,污染日RF指数普遍小于非污染日,垂直风场的有效输送能力被显著削弱.  相似文献   
52.
崇明东滩不同部位的季节性沉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通过对崇明东滩南部、中部和北部的标志桩观测以及实地观测分析,发现崇明东滩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冲淤变化过程存在很大差异:春季到夏季,南部以冲刷为主,中部和北部以淤积为主;夏季到秋季,南部和中部以淤积为主,北部表现为冲刷;秋季到冬季,南部、中部和北部都以冲刷为主;头一年冬季到次年春季,南部和北部以淤积为主,中部则表现为冲刷。在同一观测路线上,不同季节高、中、低潮滩冲淤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沉积物粒度、水体含沙量等指标的测试,并借助潮差等资料,探究了影响潮滩季节性沉积的因素,发现潮滩季节性沉积与潮滩基础地貌、水体含沙量、水动力、潮流等有密切关系;但在不同部位不同季节,各因素对潮滩冲淤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3.
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简称大气超级站)是开展大气环境污染综合立体观测、进行大气重污染过程污染特征动态表征、深入分析大气污染成因的重要平台。了解中国当前不同地区大气超级站的建设和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需求,有利于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国大气超级站的设计、建设、运维和应用,提高其在大气重污染过程应急管控和空气质量改善中的技术支撑能力。研究通过对国内60余个大气超级站进行问卷调研,综述了中国目前大气超级站的现状,并基于统计分析结果,对中国大气超级站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4.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旅游产业链中存在着严重的纵向外部性问题。在借助演化博弈思想对旅游产业链中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能有效提升旅游产业链和相关主体利益,在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联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界于市场和企业,但又不同于完全一体化的"混合"组织形式——松散型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并初步描绘了这一联盟模式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55.
绵阳市代表性点位土壤多环芳烃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挑选绵阳市有代表性的点位土壤柱,应用GC MS分析土壤柱垂直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水平,得出其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20 cm深度中的PAHs含量最高,40 cm以下则含量锐减。由于表层(0~5 cm)土壤与大气之间的土气交换频繁,PAHs含量相对较低,而5~20 cm处土壤受到表层土壤的遮盖,PAHs富集较高,含量达到整个土壤柱最高值。多环芳烃总体垂直剖面分布特征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含量减少的趋势。PAHs总含量以江油市点位(33024 ng/g)最高,其次是三台县点位(29989 ng/g),最低是游仙区点位(11274 ng/g)。研究区主要污染物为Nap、Phe和Chr/y。其中不同的土质、种植物都能影响PAHs的富集和迁移速率,导致含量在不同深度上产生变化。此外,参照有关环境质量标准,发现PAHs总量上江油市点位与三台县点位属于轻微污染、游仙区点位则属于无污染。  相似文献   
56.
大庆油田原稳装置采用立式加热炉,烟气中存在大量的废热。在现有装置运行中,烟气直接排放,浪费了大量的热量。通过在实验装置中可回收废热资源及废热回收技术研究,采用热管技术回收烟气废热,用于预热空气,不仅会节能降耗,给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会减少大气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7.
PRB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煤矿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高浊含氮磷的有机煤矿废水不佳的问题,采用PRB与人工湿地耦合的方法,进行砂箱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无烟煤、钢渣及沸石构建的PRB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NH4+-N、PO34--P、Mn2+、COD、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84%、96.08%、98.98%、85.78%和94.00%,与常规人工湿地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水力负荷大、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更便于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58.
采用原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对某区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为期16个月的生物修复,考察了处置后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以及石油烃组成的纵向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后各土层的石油烃去除率是表层土IN-3(50.42%)中层土IN-2(23.54%)底层土IN-1(10.51%);IN-1处于缺氧环境,存在硫酸盐还原和反硝化作用,使得土壤pH值从7.86±0.03降低至7.27±0.03,土壤总氮从2.53±0.13 g/kg降低至0.77±0.04 g/kg;厌氧菌的种群数量是IN-1(10.43±0.71×104CFU/g)IN-3(6.74±0.39×104CFU/g)IN-2(5.15±0.42×104CFU/g),放线菌数量与石油烃含量显著负相关(r=-0.989,p=0.0110.05);IN-3对饱和份和芳香份的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了70.27%和54.52%,远高于IN-2和IN-1;模拟蒸馏结果表明,IN-3正构烷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去除,缺氧的IN-1对正构烷烃去除得较少;厌氧菌数量与胶质和沥青质去除率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对于污染源较为分散的污染区域,采用原位生物强化修复时可以考虑引入厌氧修复。  相似文献   
59.
ABSTRACT: Th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flow-augmentation reservoir, Round Valley Reservoir, New Jersey, and attendant driving conditions were documented and analyzed for portions of three years.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regime of the reservoir occurred in response to the documented changes in meteorological, operating, and light penetration conditions. The features of stratification that were affected included: the depth of the upper mixed layer,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epilimnion,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the metalimnion,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hypolimnion.  相似文献   
60.
Traunsee is a deep oligotrophic lake in Austria characterised by an artificial enrichment of chloride in the hypolimnion (up to 170 mg L-1) caused by waste disposal of soda and salt industries. Protists were collected monthly over one year, observed alive and after Quantitative Protargol Staining (ciliates) or via 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 (heterotrophic flagellates). Three sites within the lake (0–40 m depths) were compared to deeper water layers from 60–160 m depths where chloride concentrations and conductivity were increased. In addition, we observed the protozooplankton of two neighbouring lakes, i.e. reference systems, during one sampling occasion. In Traunsee the abundance of ciliates was low (200–36 600 cells L-1) in contrast to high species diversity (at least 60 different species; HS = 2.6)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main pelagic species in terms of abundance were small oligotrichs and prostomatids like Rimostrombidium brachykinetum/hyalinum, Balanion planctonicum and Urotricha spp. throughout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Among free-living heterotrophic flagellates, which occurred at densities of 40–2800 cells mL-1, small morphotypes dominated in the pelagial. No differences at the community level between the three lakes could be observed and pelagic ciliates and flagellates seemed not to be affected by increased chloride concentrations or by enhanced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