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石油化工废水遗传毒性,并利用污染指数进行毒性等级的划分,各排口废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效应.评价其废水的处理效果,经F检验结果表明,处理前后MCN‰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农药乙蒜素和细菌溴腈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农药乙蒜素和细菌溴腈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2种农药均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在乙蒜素质量浓度为0.032~0.160 g·L-1范围内,微核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r=0.881 9,P≤0.01);而在细菌溴腈质量浓度为0.625~2.5 g·L-1范围内,微核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大庆地区主要排水干渠水质及底质的遗传毒性.并且通过污染指数PI值来研究水质底质的的综合毒性.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将在环境监测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区内河水质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析水质理化指标及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市区内河水质进行监测,并结合现场调查,评价市区内河水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市区内河水污染较重,并具有一定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5.
农药氰戊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农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测定了不同浓度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5×10-10~5×10-2g·L-1)诱导下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均能诱发较高的微核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随两种农药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微核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两种农药均可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并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氰戊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和Zn复合污染对蚕豆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酸雨和Zn复合污染下,蚕豆株高和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蚕豆叶和根中的MDA含量上升,SOD活性下降,POD活性则是先升后降.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蚕豆受酸雨和Zn污染的状况.同时,酸雨和Zn的复合污染比其中任何一种单一污染对蚕豆造成的伤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甲醛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甲醛的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蚕豆根尖细胞对空气中的甲醛非常敏感。当甲醛处理浓度为2.85mg/m3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就明显高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水平。随着甲醛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幼根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微核率与处理时间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松滋青皮蚕豆根尖细胞对甲醛污染的敏感性高于普通蚕豆。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potential risk of Texcalac River and riparian area. The p,p′ DDT and ∑DDTs levels in agricultural soils (3.9–208.0?µg/kg) and in surface sediments (0.6–137?µg/kg) surpassing the guidelines for protection of aquatic life (75% > TEC). The ∑PCBs concentration oscillated from 135 to 93941?µg/kg; the half of sediments exceeded the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PEL, PEC), as well as two soils (SQGE?=?500?µg/kg). The TEQ concentration of four PCB-DL varied between 0.1 and 24.9?µg TEQ/kg, chiefly affected by PCB 169. Five sediments were lethal for E. foetida, two resulted to be cytotoxic and the 58% produced genotoxicity higher than negative control (A?=?0.28?±?0.05; DICA?=?72.5?±?16.9 au). Likewise, 31.6% of samples increased the micronuclei frequency in V. faba in comparison with negative control. The analytical data and the bioassays results suggest a significant and immediate risk to exposed biota of this region, highlighting a specific area in Texcalac River and other one in Sambrano Ravine. It is necessity assess the dispersion of pollutants and perform biomonitoring studies that display the exposure levels in biota with the goal to characterise the ecotoxicological risk.  相似文献   
19.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太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太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太湖各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39个样点中有6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太湖部分区域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磁处理水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测试技术研究了磁化水(4200GS)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桥率、不正常细胞率等遗传学指标的影响,目的是探讨磁处理水对生物体的遗传学效应,结果发现上述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微核率和不正常细胞率上升显著,并且其大小与水在磁场中处理的时间长短有关,提示磁处理水(4200GS)有一定的遗传学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