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安全科学   291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899篇
基础理论   155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对东平湖36个不同位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o、Cr、Cu、Mn、Ni、Pb、Sr、V、Zn等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东部湖区明显高于西部湖区。采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东平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东部湖区沉积物中存在Cu、Ni、Pb、Zn污染,其中Cu元素污染风险高于其他元素,污染程度呈自湖东部向湖西部逐渐减少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67.8%,主要载荷因子为Ni、Cr、V、Zn、Co、Pb和Cu,反映了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4.0%,主要支配Mn和Sr的载荷,反映了地球化学成分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工业废水排放、煤和石油的燃烧、废弃物燃烧和农业种植等人为因素是造成东湖区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以2013年秋季两个航次的葫芦山湾海洋生态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水质、沉积物介质(水化要素12种、沉积物要素6种、生态要素4种)的分析数据,运用主成分层次分析法(AHP-PCA)进行初选。经生态环境质量主驱动力分析,确定了生态潜在风险指数权重,底质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及石油烃要素为生态风险潜评价因子。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采用Hakanson指数法模型,并结合ArcG IS的空间矢量叠加分析,对筛选出的2类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了生态风险等级新结论。从环境地球化学保护角度考虑,提出在该海湾长兴岛和西中岛两侧水域,应进一步严格石油、重金属排海的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成分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8  
我国VOCs排放来源多、排放成分复杂.排放源成分谱是识别VOCs排放源特征的基本信息,对开展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及制定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排放源成分谱的测量方法和总结我国排放源成分谱测量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典型排放源VOCs成分谱组分特征.不完全燃烧产物(烯烃和醛酮类)是机动车尾气的重要组分,烯烃在我国油品挥发成分谱中的比例较高,含氧VOCs在溶剂使用源和燃烧排放源中不容忽视,化学组分复杂是工业排放的重要特征.文章还指出了源谱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源谱采集与测试方法不规范、测量结果质量难以保证及评价、含氧VOCs组分关注不够、工业排放源成分谱缺失等.从源谱的测量方法、测量组分和数据后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继续加强机动车排放研究,开展石油化工等工业源谱测量,构建我国本地化VOCs源谱数据库将是今后重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山西省运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及其健康风险,于2020年10月15日—2021年2月14日对运城市大气PM2.5样品进行连续采集,使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了样品中的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ρ(PM2.5)平均值为78.96μg/m3,采暖季ρ(PM2.5)为(79.84±43.79)μg/m3,高于非采暖季(76.54±23.97)μg/m3,采暖季和非采暖季ρ(PM2.5)均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富集因子法分析表明,Ni、Cu、Zn、As、Cd和Pb的富集因子均高于10,其中Cd元素的富集因子平均值达到1.089,表明受人为污染影响严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运城市区秋冬季大气中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分别为混合燃烧源、机动车尾气源、工业排放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经手口摄入暴露强度最大,呼吸吸入暴露强度最小,皮肤接触暴露强度居中;儿童在3种暴露途径的总暴露剂量高于成人,儿童重金属暴露风险高于成人。各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强度叠加值<1,表明非致癌风险较小;但As、Pb的非致癌风险相对较高。4种重金属的呼吸吸入途径致癌风险程度排序为:As>Cr>Cd>Ni,单种重金属的致癌风险(TR)值以及重金属的总致癌风险(R)值均<10-6,表明本研究中重金属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95.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但伴随形成的水土资源消耗和耕地环境负荷令人担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环境效应基本情况,总体结论是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负荷日趋严重。同时,对休耕模式和粮食主功能区调整这两项国家战略政策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效应进行了重点分析,建议逐步扩大在水资源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退化区等典型区域的休耕面积,积极谨慎地评估主功能区调整形成的潜在资源消耗缓解与环境效益提升作用。提出:改变以牺牲耕地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粮食持续增长、建立以资源环境效应评估为平衡点的粮食供需模式的时机已成熟,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环境效应,应纳入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保障整体计划中。  相似文献   
996.
为降低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风险,提高建筑单体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从建筑消防设计、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3方面综合识别消防安全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和结构熵组合权重-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模型综合评估城市各类建筑及各区域的消防安全风险,并以我国西部X市5大区域262个建筑物加以验证;最后得到消防安全指数和综合排序,进而明晰城市建筑物消防现存的薄弱点。结果表明: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排序为商业综合体>中小学>文物古建筑>高层建筑,城中>城北>城东>城西>城南,需重点关注高层建筑和城市边缘区县的消防安全风险;用该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与现状概况相符。  相似文献   
997.
杨光福  孙文勇 《安全》2010,31(10):11-14
本文从操作安全性的角度分析了RFCC主风分布器磨损对工艺运行的影响,并对再生器主风分布器磨损隐患的治理提出了建议。再生器主风分布器的磨损造成主风分布不均,导致烧焦效率的降低和催化剂损耗的增加,影响装置的工艺操作性能,并且可能会导致主风机的损坏和整个装置的停工,是一项重大的设备隐患。为了彻底地解决RFCC再生器气体分布器磨损的隐患,需要对分布器磨损危害进行定量分析和监控的同时,通过对磨损机理研究和新型分布器的开发提出防磨损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分布器磨损隐患防患和治理。  相似文献   
998.
上期刊登的《低碳生活与安防系统供电》一文由于篇幅的原因没有发表完整,仅对低碳理念和安防系统供电的现状和安防供电标新标准情况做了梳理和介绍,本文将继续进一步从节能减排的要求、供电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等进行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999.
CO2对冬小麦和大豆籽粒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素华  王春乙 《环境科学》1994,15(5):65-66,70
采用开顶式气室对冬小春,大豆进行不同CO2浓度处理,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蛋白质分析仪,气相色谱仪、YG-2脂肪提取器和半自动定氮仪等对成熟后冬小麦,大豆籽粒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有正效应,随CO2浓度升高大豆籽粒不饱和酸含量增加,饱和酸减少。CO2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籽粒粗蛋白,赖氨酸的影响比较复杂,就蛋白质,赖氨酸2项指标,当大气中CO2浓度增加1倍,对  相似文献   
1000.
天津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天津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得到两个主成分;环境质量主成分和风沙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点图,将一年分成3个阶段;采暖期,非采暖期和风沙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