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643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基于对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CCUS技术和相关项目的环境安全性认知程度,为完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提供重要依据。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对CCUS技术有所了解,但是对于CCUS项目的环境安全性认识还比较模糊,未来《指南》的评估范围应侧重于采用最大可信事故计算CO_2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扩散来定义或者根据CO_2运移分布来定量评估。CCUS技术各环节对环境风险影响大小进行排序,捕集环节应该重点考虑捕集工艺和环境风险物质,运输环节重点考虑运输设备材质、运输方式和运输规模,利用和封存环节建议4项因素均需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12.
揭示河口沼泽湿地围垦为水产养殖塘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含碳温室气体产生的影响,可为评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以闽江河口为研究区,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土壤(0~30 cm)和由其围垦成的养虾塘沉积物(0~30 cm)进行配对采集.通过室内厌氧培养实验,测定沼泽湿地土壤及由其围垦成的养虾塘沉积物的土壤胞外酶活性和CO2、CH4产生潜力.与河口沼泽湿地0~30 cm深度土壤相比,养虾塘0~30 cm深度沉积物4种土壤胞外酶活性均值降低27.3%.河口沼泽湿地转化为养虾塘后含碳温室气体产生潜力发生显著变化,芦苇沼泽、短叶茳芏沼泽、互花米草沼泽围垦成养虾塘后CO2产生潜力分别增加5.1%、38.5%、38.8%,CH4产生潜力分别降低24.9%、11.1%、21.1%,有机碳厌氧矿化速率分别增加4.9%、38.6%、38....  相似文献   
113.
运用静态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静态箱-色谱法分别测量了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大气COS和CO2通量。结果表明,土壤吸收COS,凋落物保留样地COS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凋落物去除样地,3月土壤COS吸收速率最高。土壤COS吸收速率与大气COS浓度正相关。土壤COS吸收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单独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但凋落物保留样地COS吸收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两者共同呈二次多项式相关。凋落物保留样地CO2释放速率高于凋落物去除样地。与土壤COS吸收速率相反,土壤CO2释放速率3月最低,7月最高,主要受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土壤CO2释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与土壤含水量直线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CO2释放受温度和含水量的共同影响。土壤COS吸收速率随土壤CO2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两者可能受某些共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近年来人们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所做的研究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5.
晓财 《环境》2001,(6):13-13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层中所占的比重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增加了约10%,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在最近1个多世纪里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点已经得到科学家的普遍认同。在承认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元凶”的同时,许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还提出了其他看似可笑,却确有根有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6.
郯庐断裂系统与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_2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发现的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主要分布在与郯庐断裂发育密切相关的东部伸展盆地,两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的空间展布与郯庐断裂保持一致;2.郯庐断裂切割深度达到上地幔;3.沿郯庐断裂岩浆活动强烈,且具幔源特点;4.中国东部伸展盆地自中、新生代以来的演化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本文主要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线,结合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典型实例,从郯庐断裂构造环境、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对幔源岩浆成因CO2的控制作用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7.
京都议定书及其灵活性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全球气候变化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5年12月发表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SAR)中,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被确定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据IPCC的结论,自19世纪后期至今的100多年中全球近地面气温平均升高了03...  相似文献   
118.
亚洲地区通过森林管理缓解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有相当数量的林地能够通过管理来保存和固定碳。这包括建立1.33亿hm^2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减缓3350万hm热带森林的砍伐和进行4800万hm^2的热带森林的自然和扶育更新。据保守估计,到2050年,这些土地保存和固定碳的潜力为24PgC,营造人工林和农林复合系统占亚洲地区森林碳放缓解潜力的58%。假设现有状况不变,到2050年,所有林业部门的活动能够保牵碳量等于同期全球化石燃烧排放缓解潜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硬度低而硝酸盐含量高的原水,采用阴离子交换柱研究了用改进型CARIX工艺提高了对于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除盐过程中,水中硝酸根和硫酸根等阴离子被碳酸氢根离子置换;再生阶段,用二氧化碳和氧化镁粉末,使树脂转变为重碳酸盐型。  相似文献   
120.
常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条件下CO2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常温常压下,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对温室气体CO2的活经与轮,分别考究了纯CO2气体,CO2-H2,CO2-CH4体系中CO2的轮。纯CO2气体放电,CO2主要分解为CO和O2,CO的选择性在70%以上,随着脉冲电压峰值的增加,CO2转化率,CO2产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