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针对云南省内较少关注的水面面积<30km2的小湖泊开展了调查工作,以调查所得的水质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因子分析方法和Arc GIS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内的20个小湖泊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Arc GIS的统计分析工具,进一步对云南省小湖泊的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索研究。结果发现,云南湖泊空间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征,小湖泊水质状况也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滇东南片区的湖泊形成一个冷点区域,即滇东南三个湖泊的水质均较差。滇西北的大理和丽江区域形成一个热点区域,以茈碧湖为代表的湖泊水质总体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62.
基于SPEI的云南中部区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云南中部地区1961~201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历史旱情资料验证了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SPEI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在时空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验证了SPEI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2)SPEI指数与历史旱情资料比较吻合,能够有效地反映云南中部区域的干旱特征;(3)年均SPEI呈波动下降趋势,干季SPEI降低趋势明显。年均SPEI存在着24a的主周期和9a的次周期,并于1977年发生了突变,此后开始降低,在整体上呈现出干旱化的趋势;(4)从SPEI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其在整体上受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影响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而在区域内部则表现出东南-西北(干热河谷)的反向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63.
利用云南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和Micaps常规资料,对台风"威马逊"登陆后减弱生成的热带低压引发强降水进行分析,揭示了台风"威马逊"造成的强降水成因及对云南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威马逊"的外围云系于2014年7月19日下午开始影响云南,19日17时滇东南地区出现降雨,其中20-22日,云南省连续3d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暴雨天气(其中屏边站和宁洱站日降水突破了历史极值),23日降雨过程结束。这次台风低压天气过程是近5年来影响云南造成降水最强的一次,热带低压西移与西南气流汇合,低压倒槽造成的强降水对云南西部造成持续影响。热带低压带来了强降水,造成了37人死亡、9人失踪的重大灾害。以文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使用雷达对远距离低层云系的探测,能较好地判断"威马逊"台风外围云系的结构及演变情况,对改进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警有较好的价值;在现行体扫模式下增加超低仰角探测,应有助于更好预测风暴影响的强度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改进预警能力,从而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帮助。就台风"威马逊"而言,发现较好的应用雷达资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改进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有一些帮助,因此提出重视雷达探测可能对提高强天气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4.
环境保护部应急办 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衡昆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造成33.6吨粗酚泄漏,对下游25公里处的广西百色水库造成威胁.经过云南、广西两地政府和和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污染团被控制在云南省富宁县境内,未影响云南省和广西百色市饮用水安全.本刊倡议  相似文献   
65.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进入,人才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因素,不同区域的发展状态越来越决定于其人才的总体实力,即人才竞争力。本文从区域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人才竞争力的特征以及在全国的位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7年云南省人才竞争力综合得分为-4.4558,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名第23位,导致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科技活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低。  相似文献   
66.
2008年3月21日,在云南盈江县与缅甸交界地区(北纬24.5度,东经97.6度)发生了5.0级地震。震中位于盈江县西南41公里、距中缅边境4公里的浪速乡与铜壁关乡一带。地震发生后,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秦光荣、常务副省长罗正富、副省长曹建方立即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立即组织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保证震区人民群众生活稳定。云南省地震局在第一时间成立前后  相似文献   
67.
2000年夏秋云南省3起地下洞穴金线Ba大暴发,主要是因为下水资源遭到山洪泥浆浸袭和水质被某些化学物质污染,造成严重缺氧所致,表明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云南城市道路扬尘PM2.5中重金属含量、来源和其健康风险,分别在昆明、保山、文山、昭通和玉溪这5个典型城市区域采集道路扬尘样品,使用颗粒物再悬浮技术将尘样悬浮并采集PM2.5,利用ICP-MS检测PM2.5中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等8种重金属.结果表明,5城市道路扬尘Cr、 Ni、 Cu、 Zn和Pb含量均严重超过云南土壤背景值;富集因子表明,云南5城市道路扬尘PM2.5中重金属多数表现为中度富集和强烈富集,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不同类型城市道路扬尘PM2.5中重金属均受土壤源和交通源影响;其余来源差异性较大:昆明受钢铁冶炼源影响、保山和玉溪受有色金属冶炼源影响、昭通受燃煤源影响.健康风险分析表明:昆明、玉溪和昭通的道路扬尘PM2.5中Cr、 Pb和As存在儿童非致癌风险,昆明市的Cr还存在终身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69.
70.
分布在剑川县城西侧的一系列碱性浅成斑岩-深成岩体,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一个具有成因联系的杂岩体.该杂岩体可分为四次岩浆侵入,其中第Ⅱ次剑川粗面斑岩并不是过去认为的粗面岩,而是一个超浅成侵入体,从中心到边部可分为两个岩相带,岩石以碱性系列为主,岩浆是深熔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