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文通过分析小区内外噪声源,提出了控制对策建议,可供环境评价、建筑设计和竣工验收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新产品     
目前,市场上存在数十种报警系统,如何选择适合住宅小区的系统,正成为物业管理公司及技防工程公司头疼的问题。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有其特珠的要求和标准: 1.系统的可靠性 国内住宅大多是密集分布,一个住宅区有几百上千户,要求小区报警中心、每户报警/通讯主机、各种探测器必须产品质量过硬,否则,不断的误报会使小区保安人员疲于奔命,住户抱怨不绝;重要的报警信号漏报还会使该系统成为一个摆设。所以系统选用的设备必  相似文献   
113.
陈之泉 《环境》2007,(10):24-27
城市是消耗资源、产生污染、破坏生态的集聚地.住宅小区是城市这部复杂机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将每个住宅小区营造成为"绿色住区"(或曰生态住区),是实施城市生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14.
城市住区景观水体补水方案设计及水质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黄延  吴根 《环境》2006,(Z1):14-15
水景观是城市住区的亮点,是人们的文化内涵和环境品位的要求,但由于水资源紧缺造成的补充水源短缺将成为限制小区景观水体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合理的补水及水体水质的合理保障对于水景观良好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在对不同地区城市住宅小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景观水体不同补水水源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补水水源的科学选择思路,提供了不同情况下景观水体补水的合理化建议及水质保障方案,并通过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15.
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与水景观系统案例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进行雨水利用和水景观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充分利用小区汇集的雨水作为绿化和景观用水;并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和小区水体的水质,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和景观湖的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强调系统和生态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6.
《环境》2009,(4):44-44
近日,浙江一太阳能公司将太阳能发电提上具体日程,其模型建筑屋顶都铺了层深色模板,那是太阳能薄膜,能够用来发电。公司总经理杨立友预计,3年后,将把太阳能发电成本降到每度0.7元左右,为太阳能发电在国内广泛应用提供可能。据悉,今后几年内,杭州将推行“阳光屋顶”计划,在新住宅小区或公共建筑屋顶上铺一层太阳能薄膜,利用太阳能发电,以期达到既节能又环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7.
钟伟青 《环境》2001,(8):20-21
半年前,住在广州市一大学校园的刘小姐乔迁新居,搬到了位于中山大道旁的天河区骏景花园,不少友人对此举不解:“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学校园的环境简直可以和公园媲美,生活又方便,许多人做梦都想在校园里拥有一套房,你为啥要搬走呢?”“校园环境的确不错,但学生太多,太嘈杂,我受不了。其实,骏景的环境也不错,不比校园差,它可是天河区的‘绿色小  相似文献   
118.
以浙江省乐清市滨海生态高级住宅区“上海花园”的生态设计为实例,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上海花园”生态设计各组成子系统增加的费用与由此带来的环境经济效益进行测算,确定该实例生态设计的总效益费用比为:1.208,表明对高级住宅进行生态设计,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