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安全科学   379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1374篇
基础理论   291篇
污染及防治   25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1 毫秒
31.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荆(LAS)的实验,结果表明:MBR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的去除率高于90%.同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宜降解条件为:气体流量为0.3m3/h、活性污泥浓度为6948mg/L.初步探讨了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研究表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且生物降解对其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与源解析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国内外在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集中在排放特性的研究、模型的建立、内聚力/分离力的研究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上,国内主要进行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高戈 《福建环境》1994,11(5):32-32
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物主要来自施入土壤的农药、叶面喷洒后降落或淋洗进入土壤的农药、大气中沉降的农药、含农药残留物的土壤中经历多种运动过程,其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挥发、径流、淋溶及吸附等。 农药的挥发主要取决于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另外土壤水份运动会明显影响农药从土表挥发。一般来说,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34.
重金属废水的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生物吸附原料、吸附机理、平衡吸附模式和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生物吸附应用前景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5.
曝气体物滤池去除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汝琪  钱易 《环境科学》1999,20(6):49-52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体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的优点,最大特点是使用了一种新型粒状填料,它的去除机理主要有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填料高度对去除效果有限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去除率同填料高度丰正相关,最上层的37cm厚滤料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最好,该处的SS、COD、BOD5、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70%、82.5%、66.95%、53.6%和50.2%。  相似文献   
36.
水库触发地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诱发的地震活动由于其潜在的破坏性巨大而受到重视。自1945年Carder首次指出美国米德湖水库蓄水触发地震后,各国学者针对不同地区的水库触发地震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前人研究的结果,将人类对水库触发地震的研究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1)空间分布;(2)触发机理;(3)类型;(4)特征。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通过水库触发地震研究综述,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地震活动与水库运行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久效磷对3种海洋微藻细胞内2种清除活性氧的关键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久效磷的胁迫下,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超化物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下降的总变化趋势,而叉鞭金藻细胞的SOD活性时而上升,时而下降,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呈现出无规律性的变化。2.随着久铲磷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微藻细胞的过氧化酶活性均逐渐下降,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性。  相似文献   
38.
烟气脱硫是我国电力环境保护的硬性要求,源于德国技术的脱硫系统设计,我国的脱硫装置大多都安装了烟气换热器(GGH),实践表明:GGH运行起来问题很多,堵塞、腐蚀、易卡涩、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等弊端是GGH无法避免的.发达国家的烟气脱硫正在向取消GGH的方向发展,在此阐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机理,并根据我国国情,权衡利弊,论证了在我国烟气脱硫系统中取消GGH的科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40.
Fe3+催化氧化S(Ⅳ)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禾志强  刘启旺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701-1706
通过分析酸性条件下(pH为1~3),Fe3 催化氧化S(Ⅳ)过程中溶液吸光度变化的趋势,对Fe3 催化氧化S(Ⅳ)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推导.实验证明,液相中该反应机理主要是催化氧化与自由基反应相结合,O2的存在对于反应有重要作用,O-2的生成是S(Ⅳ)被氧化的关键;当水中溶解氧接近耗尽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当Fe3 、S(Ⅳ)浓度增加,自由基生成量增加时,有利于反应进行;作为反应产物,Fe2 、S(Ⅵ)浓度增加,反应推动力减小,反应速率降低;同时Fe2 、SO24-可以与溶液中的其它物质形成配合物,影响了Fe3 -S(Ⅳ)配合物的生成与分解,不利于S(Ⅵ)的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