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228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1878篇
综合类   4642篇
基础理论   913篇
污染及防治   195篇
评价与监测   275篇
社会与环境   650篇
灾害及防治   28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1 毫秒
51.
浅论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调查和研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及其危害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轻危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2.
浅议金昌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昌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金昌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3.
粤北地区干旱监测及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引入能够判断作物受旱程度的毛管破裂含水量、凋萎含水量等土壤含水量指标来确定干旱指标,根据土壤水分平衡理论,建立干旱监测预警模型,利用自动站气象资料和降水趋势预报对干旱情况进行判别和分析,并采用Surfer软件对干旱情况进行直观的图形显示.  相似文献   
54.
55.
56.
河西走廊区移民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中部和南部贫困山区向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实施的开发性扶贫移民行动,缓解了贫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矛盾冲突,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为贫困农民解决温饱创造了条件。但面对河西走廊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如何实施迁入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7.
陈忠梅  赵延昌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3):162-164,178
通过对昌吉州近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建设的概述,并对“八五”末期和“九五”末期生态环境现状的对比,说明昌吉州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建设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
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战略和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主要的经济区之一,是国家下世纪初大规模开发大西北的纽带与依托,本文分析了该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区域经济特征,提出了“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边发展经济、边治理环境,实行资源节约发展”的生态环境战略,经济增长与环境整治同步协调进行,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9.
用密切值法评价沙湾荒漠区生态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目标决策中的密切值法进行沙湾荒漠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该方法简便、适用、且分辨率较高,对各监测点群的定量描述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0.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