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7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907篇
安全科学   626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264篇
综合类   2259篇
基础理论   502篇
污染及防治   398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Lyapounov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矿井通风系统的特征参数发生变化时,矿井通风系统的风流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工作,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确保安全生产.本文根据Lyapounov稳定性理论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矿井通风系统在其正常的工作区段,系统特征参数发生一定的变化时,其状态是稳定的;当变化超过一定的界限后,系统变得不稳定,不利于系统正常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2.
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的作用特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种生化动力学模型:“速度指数模型”和“双曲线速度模型”,以及垃圾降解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3.
职业装依据行业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职业时装、职业制服、工装和防护服,它融标志性、功能性、时尚性、实用性及科学性于一体,具有行业特点和职业特征,体现了团队精神和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64.
选择透过性材料在生化防护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面临着有毒化学品和生物制剂的威胁。多年来,生化防护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和军事,性能也在不断发展。过去的防护服材料主要是隔绝式材料和活性炭复合透气织物。隔绝式防护材料虽然能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但是它制成的防护服笨重、不透气、穿着不舒适、限制肢体活动,  相似文献   
165.
作为中国石化特大型炼油、化工生产企业,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的生产过程客观上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许多潜在危险,一旦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工艺受到干扰、产生异常,或因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误操作,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易燃易爆性,高温操作、高压运行和其他因素带来的危险性,就可能酿成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相似文献   
166.
167.
目前,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掩埋法、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通过自然界或添加的微生物的化学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进入自然的循环过程。论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农业、包装业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8.
川南山地林分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川南天然林(TRL)及其转变成的毛竹林(MZL)、檫木林(CML)、柳杉林(LSL)、杉木林(SML)和水杉林(SSL)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差异,以主成分分析法(ZCFM)和隶属函数法(LSHM)分别计算的土壤抗蚀性综合值Ⅰ(KSX-Ⅰ)和Ⅱ(KSX-Ⅱ)评价林分变化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探索简便易行的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后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变差,呈现出有机质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孔隙度及物理稳定性指数降低,而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容重、分散率及侵蚀系数增加。各林分土壤KSX-Ⅰ和KSX-Ⅱ均呈现出TRLCMLSSLLSLMZLSML的规律变化。土壤抗蚀性指标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土壤KSX-Ⅰ和KSX-Ⅱ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两者均与各抗蚀性指标间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天然林植被变化后会使土壤抗蚀性降低,影响原有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应该加强天然林及其生态功能保护;ZCFM和LSHM均可作为计算土壤抗蚀性综合值的有效方法,但考虑到计算过程的难易度,后者更简便易行。结果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新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9.
为有效处理含异噁草酮除草剂废水,以Sb掺杂Ti/SnO2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异噁草酮废水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异噁草酮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异噁草酮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异噁草酮初始浓度为100mg/L、电流密度为20mA/cm2、电解质投加量为0.10mol/L,反应120min后,异噁草酮去除率达到94%,此时TOC去除率为57.9%,能耗为25kWh/m2,且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0.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土壤中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土壤中金属元素在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我国一些地区的6种土壤,利用in vitro方法(PBET和SHIME联用)研究土壤中Cu、Zn、Mn在胃、小肠、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研究显示,土壤中Cu、Zn、Mn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3.8%~63.0%、21.2%~64.4%、11.7%~35.6%;从胃阶段到小肠阶段,土壤中Cu的生物可给性提高了0.4%~14.4%,而土壤中Zn在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降低了6.7%~38.7%。结肠阶段,土壤中Cu、Zn、Mn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4%~12.9%、5.7%~18.7%、6.2%~18.9%,与小肠阶段相比,分别降低了21.7%~56.9%、0.4%~36.8%、4.5%~19.1%。结果表明,在肠道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土壤中Cu、Zn、Mn在结肠阶段有较低的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