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钼和双氰胺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就钼肥和双氰胺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作用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钼肥和双氰胺能够显著降低蔬菜硝酸盐的积累。钼肥和双氰胺的复合应用,其降低蔬菜硝酸盐的效果是两者加和。复合施用2周后,可使施用尿素的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上降到与施用有机肥种蔬菜的相同水平。  相似文献   
22.
双氰胺对污泥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和细菌群落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氮肥增效剂在农田中的保氮经验,研究其对堆肥中氮素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氮肥增效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 DCD)为添加剂,脱水污泥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 d的堆肥试验,探讨DCD对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酶活性变化及其细菌群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DCD的添加降低了堆肥高温期的温度,延长了高温期的持续天数;DCD组显著降低了高温期NH4-N的含量和整个时期NO3-N的含量.堆肥结束时,总氮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4.8%.此外,DCD的添加抑制了高温期纤维素分解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抑制了整个过程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而且高温期时,DCD组中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冗余分析表明,NH4-N、pH和温度主要影响高温期时酶的活性,NO3-N和总氮主要影响稳定期时酶的活性.综上所述,DCD通过降低高温期的微生物丰度和相关酶活性,减缓了高温期的氨化作用和后期的硝化作用,减少了氮素损失,是一种可行的污泥堆肥添加剂.  相似文献   
23.
双氰胺—甲醛絮凝剂对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有机合成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双氰胺-甲醛絮凝剂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从絮凝反的理论及其机理上分析了它的絮凝作用,从原理上解释并经实验证明了它在污泥脱水处理中所具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4.
多菌灵生产废水中污染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嵇雅颖  乌锡康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1):501-503,506
应用色谱、质谱、红外和紫外等分析技术,对多菌灵废水进行成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废水中除已知污染物甲醇、邻苯二胺、硫氰化物和氰化物外,发现了双氰胺及苯并二氢咪酮-2的存在,并对二者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双氰胺对施氮肥引起的红壤酸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双氰胺(DCD)对采自安徽郎溪和江西鹰潭的2种红壤中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氮肥引起的土壤酸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不添加氮肥时,DCD抑制了土壤残留铵态氮的硝化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土壤酸化,培养结束时添加DCD处理的安徽郎溪和江西鹰潭红壤pH值分别比不添加DCD处理高0.37和0.40.当添加尿素和碳酸氢铵时,DCD抑制了来自氮肥的铵态氮的硝化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酸化;同时由于尿素水解和碳酸氢根与H+的缔合消耗质子,添加DCD还使2种氮肥对红壤酸度起到一定程度的改良作用.培养结束时,DCD+尿素和DCD+碳酸氢铵处理的安徽郎溪红壤pH值分别比单加尿素和碳酸氢铵处理提高0.62和0.46,江西红壤pH值分别比单加尿素和碳酸氢铵处理提高0.82和0.69.添加DCD处理土壤交换性酸含量也显著低于不添加DCD处理.因此,氮肥与DCD配合施用可以有效缓解氮肥引起的红壤酸化.  相似文献   
26.
通过研究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和尿素共同包被后(此肥料简称CUD)二者在土壤中的溶出行为及硝化作用和NO3-淋溶的变化情况,探讨此类肥料减缓硝化作用和NO3-淋溶的机理,为此类肥料的开发和农业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室内摸拟培养的方法开展:(1)CUD中尿素和DCD在土壤中的溶出行为.(2)尿素、:DCD涂层尿素、包膜型尿素、CUD中N的硝化速率;采用土柱淋溶模拟方法研究尿素、DCD涂层尿素、包膜型尿素、CUD在土壤中转化后的NO3-的淋溶.CUD中尿素和DCD的溶出高峰期不同步,但包膜可减缓DCD的淋失.CUD中DCD具有良好的硝化抑制效果,培养后期土壤中具有较高的NH4+-N含量,改变培养期间NR4+-N和NO3--N的供应比率.相对于其它处理,施用CUD土壤较晚出现NO3-的大量淋失,且总体淋失量小于其它处理.尿素和DCD共包被后,DCD能更有效发挥作用,使土壤中肥料N的硝化作用减弱,相应减少NO3-淋失,此种肥料施用有利于提高N的利用效率和减缓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7.
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菜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状土柱试验研究了施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菜地(小白菜和辣椒)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DCD能显著降低菜地土壤N2O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小白菜未施用DCD时施氮处理土壤N2 O排放总量为0.22 kg.hm-2,施用DCD后则显著减少至0.11 kg.hm-2,相当于减少了49.33%的土壤N2...  相似文献   
28.
双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备了聚合双氰胺甲醛,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采用聚合双氰胺甲醛与硫代硫酸钠共同作用对酸性红B染料溶液进行混凝脱色实验。对比了单独使用聚合双氰胺甲醛,以及聚合双氰胺甲醛与硫代硫酸钠共同作用的脱色效果。探讨了硫代硫酸钠和聚合双氰胺甲醛的用量以及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硫代硫酸钠可以明显地提高聚合双氰胺甲醛的脱色率,增大絮凝范围,使絮凝剂对pH值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pH值为7~12的范围内,脱色率均能维持在96%以上。此外,还对混凝脱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9.
新型阳离子絮凝剂KD-1在活性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以硫酸铝为催化剂并引入添加剂合成了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双氰胺甲醛树脂(KD1)。报道了用KD1对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试验。结果表明,用KD1处理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其CODCr去除率≥80%,脱色率≥98%。该絮凝剂对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和色度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