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950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1729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46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81.
一些硝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从土壤、污水中筛选获得了 10株细菌 (X0 1~X10 ) ,经革兰氏染色及生理生化鉴定均为革兰氏阴性菌 ,呈杆状或球状 ,均能够利用亚硝酸盐 .电镜观察发现 ,这 10株细菌均具有比较复杂的细胞膜结构 ,与报道的硝化细菌所特有的膜结构相同 .对硝化细菌的特征性基因norB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所有菌株均可扩增出该基因 .初步判断所筛选的细菌为硝化细菌 ,依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分类 ,主要为硝化杆菌、硝化球菌和硝化刺菌属等 .图 3表 4参 15  相似文献   
182.
碳源及碳氮比对异养反硝化微生物异养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碳源(甘油和柠檬酸钠)及碳氮比对纯培养的异养反硝化菌HP1(Pseudomonas alcaligenes)异养反硝化能力影响的试验表明,碳源种类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影响。批式培养方式下最适C/N为8,菌株HP1可以利用NO3^-f作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证明HP1至少有2种硝酸还原途径。连续培养方式下温度对菌株HP1异养反硝化作用中间产物的积累有影响,不同C/N时均有NH4^ 积累,C/N为3时还有NO2^-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3.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在利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估算中国分县农田土壤碳库及其变化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分省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估算各省市自治区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比较旱田与水田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笔者所得到的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可代表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田土壤经过耕种后所能达到的碳含量的平衡值,为农田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栽培措施和施肥方式以固定更多的碳素提供依据。在分布上,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以华北地区较低,以华北地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递增。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0.969Pg。从单位面积的固碳潜力看,以西藏自治区最高,黑龙江省最低;从分布看,从南向北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中国水田比旱田有更大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84.
向膜生物反应器内投加40 g·L-1粉末活性炭处理尾水,运行效果良好.排泥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流量和曝气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膜污染的进程,粉末活性炭吸附降解了一些易引起膜污染的有机物,改变了污泥的性质,使膜通量得到改善.气洗和反冲洗能很好的维持膜通量,离线清洗可使膜通量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85.
在电场和电解副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选定0.5mA、1.0mA、1.5mA和1.95mA四种电流强度作为不同的运行条件,处理时间24h,分别测定反应开始和结束时厌氧污泥上清液COD、NH4 -N和VSS,其变化率随电流强度呈抛物线型变化.用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时,电场对污泥参数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的工作电流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的最佳工作电流强度为1.5mA.反静电场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使COD与NH4 -N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时,污泥的性质影响反静电场处理污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6.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中硝酸盐氮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试系统和大型工程 ,探讨了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酸盐氮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酸盐氮的增加是氨氮生物硝化的结果 ;处理系统启动中硝酸盐氮变化率的变化反映了两类硝化细菌在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上的协调关系以及生物膜的成熟过程 ,启动结束时硝酸盐氮变化率趋于 1.0 0 ;稳定运行阶段各工况下处理系统硝酸盐氮变化率均在 1.0 0附近 ;水源水中少量的有机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氨氮硝化过程无明显影响。硝酸盐氮变化率是描述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系统氨氮硝化状况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7.
邓良伟  孙欣  陈子爱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643-1651
采用批式反硝化试验,研究了BOD5和NOx-N(NO3--N与NO2--N之和)浓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反硝化过程中NOx-N转化为零级反应,与NOx-N浓度无关;在碳源限制的条件下,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反硝化过程中NOx-N转化速率与BOD5的关系遵从Monod方程.以Monod方程和碱度平衡为基础,推导出配水比例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进水碱度与进水氨氮浓度之比小于3.82时,仅靠配水措施不能平衡整个处理系统的碱度,还需要外加碱度;进水碱度与进水氨氮浓度之比大于6.90时,序批式反应器(SBR)可以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不需要配水,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不适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碱度与氨氮浓度之比大多为3.82~6.90,因此,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适宜采用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通过数学模型作图显示,配水比例随着水力停留时间、SBR反应器数量、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滗水器工作能力以及亚硝化率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反应器运行周期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8.
废水的硝化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硝化作用是废水生物脱氮中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硝化作用的生化反应、硝化细菌的类群、硝化反应动力学和影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溶解氧、pH、温度和毒物。  相似文献   
189.
电极生物膜法在给水和排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认为该工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水处理方法 ,并对今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0.
高氮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两级UASB-缺氧-好氧系统"处理高COD与高NH4 -N的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18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UASB1(一级UASB)与UASB2(二级UASB)最大COD去除速率分别为12.5、8.5 kg·m-3·d-1,UASB1的NOx--N的最大去除速率为3.0 kg·m-3·d-1.系统COD去除率为80%~92%,出水COD为800~1500 mg·L-1.原渗滤液的NH 4-N为1100~2000 mg·L-1,A/O工艺的最大NH4 -N去除速率为0.68kg·m-3·d-1;在17~30℃,通过NO-2-N累积率为90%~99%的短程硝化,NH4 -N的去除率在99%左右,出水NH4 -N小于15 mg·L-1.回流处理水和二沉池回流污泥中的NOx--N分别在UASB1和A/O工艺的缺氧段实现完全反硝化,使系统无机氮TIN去除率达80%~92%.同时高效的反硝化为硝化提供了充足的碱度,使A/O工艺pH大于8.5,维持较高的游离氨浓度,结果表明,高游离氨(FA)是导致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以pH作为控制参数调控A/O工艺的曝气时间,可以有效的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增长,实现种群优化和稳定的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