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4篇
  免费   1243篇
  国内免费   3544篇
安全科学   2471篇
废物处理   579篇
环保管理   1133篇
综合类   10037篇
基础理论   1551篇
污染及防治   1849篇
评价与监测   916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136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322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096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1067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585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71.
文章对美国明尼苏达州水环境质量监测策略进行了介绍,并归纳总结了其水环境管理的技术思路,在对其分析消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水环境质量监测中的问题,对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立法、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指标的确定、监测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72.
ε-聚赖氨酸生产废菌体对六价铬吸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曹玉娟  张扬  夏军  徐虹  冯小海 《环境科学》2012,33(2):499-504
以ε-聚赖氨酸(ε-PL)发酵生产废菌体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PD-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对吸附Cr(Ⅵ)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对预处理方式、pH、初始Cr(Ⅵ)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HCl预处理的菌体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Cr(Ⅵ)的吸附增加率达到22.7%,最佳pH为2.0左右,温度对Cr(Ⅵ)的吸附影响不大.实验过程中分别采取Langmuir和Freundlich 2种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2个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9 4和0.979 8,这表明吸附过程中既存在单层吸附同时也存在复杂的多层吸附,小白链霉菌对Cr(Ⅵ)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23.92mg.g-1.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酰胺基和羟基等基团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3.
对于城市的发展,环境的管理水平较高,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工作,提高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使其贯穿于整个监测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质量的检测,加强监测人才的培养,提升环境监测的意识,全面改善监测水平,提供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政府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4.
本文简单介绍了新建项目配套的能源介质氧气、氮气的设计情况,以及在目前市场情况下,与生产使用的不匹配,并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能源介质平衡的使用分析,找出了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97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5):F0004-F0004
2011年1月1日,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持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太原市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为协作单位,共同申请的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策略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76.
新疆部分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及粒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H-β10大气颗粒物浓度监测仪,从2011年4-5月在乌鲁木齐、奎屯、阿克苏、库尔勒、喀什、和田市环境监测站采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PM5和PM10样品,分析了不同采样点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及与TSP的相应比值。结果表明,不论是PM2.5、PM5还是PM10,阿克苏市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其次是库尔勒市,其余采样点在采样期间的浓度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库尔勒、喀什、奎屯、阿克苏四个城市PM5/TSP和PM2.5/TSP的比例大,除喀什、阿克苏的PM10/TSP的比例接近于1之外,其余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均小于TSP;采用显微镜观测成像技术结合血球计数板方法,利用粒径分布函数分析对六个城市的PM10和5个城市的PM2.5颗粒物在不同粒径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M10而言,阿克苏在dp<0.5的粒径范围内分布函数高达79%、喀什在dp=0.5~0.6μm之间为44%、和田则在dp=1.2~2.2μm出现20%的最大粒径分布函数。就PM2.5而言,库尔勒在dp<0.5、dp=0.5~0.6、0.6~1.2μm区间内的分布函数均为最大值,其值分为79%、50%、50%,可以说明在采样期间,库尔勒市区的颗粒物在粒径小于1.2μm出现的几率更大些,即颗粒物以积聚模态为主。  相似文献   
977.
近年来,零价铁以其低毒、廉价、易操作且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水污染治理中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零价铁处理污水的机理,对利用零价铁的还原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氯代有机物、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偶氮染料、重金属、高氯酸盐、硝酸盐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零价铁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8.
文章以蚯蚓为指示生物,分别采用滤纸接触法和自然土壤法研究了稀土元素钇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滤纸接触法测得钇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18 g/L;土壤法所测LC50值为1.08 g/kg。可见,稀土钇对蚯蚓具有毒性作用,但属低毒级,并且自然土壤法中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要低于滤纸接触法中的结果。应用ICP-AES分别研究了2种实验方法中钇在蚯蚓体内的富集情况,发现硝酸钇浓度及染毒时间、蚯蚓的死亡率及速度和钇在蚯蚓体内的富集三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9.
微生物发酵米糠对Pb~(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生物对米糖进行发酵处理,制备出微生物发酵米糠重金属吸附剂,对微生物发酵米糠吸附Pb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米糠对Pb2+吸附效果好,吸附率可达96.5%。该吸附剂的最佳用量为20g/L。最优吸附条件为:pH4.5,温度30℃,Pb2+浓度不超过50mg/L,最佳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980.
酒石酸淋洗过程中土壤重金属解吸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处理淋洗的方法,研究了酒石酸淋洗修复张士污灌区土壤过程中镉、铅、铜、锌4种重金属离子解吸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酒石酸在12h条件下,达到对污染土壤中镉离子的最大去除率,铅、铜、锌3种重金属离子达到最大去除率则需要24h。4种重金属离子的解吸动力学过程可以用Elovich方程很好的描述,说明酒石酸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过程是一种非均相扩散过程。此外,解吸速率曲线显示,反应初期相同时刻上酒石酸对铅离子的解吸速率最快,其次是铜和锌,最后是镉离子;反应后期同一时刻上铜和锌的解吸速率大于铅和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