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9篇
  免费   1246篇
  国内免费   3544篇
安全科学   2472篇
废物处理   579篇
环保管理   1136篇
综合类   10047篇
基础理论   1555篇
污染及防治   1849篇
评价与监测   916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136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322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096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1067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585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以云南省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质控考核为依据,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如何做好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982.
随着《环评法》的颁布实施,环评市场不断扩大,本文针对杭州市余杭区环评价格高低有错、环评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析了环评机构间的环评价格博弈关系、环评机构与环保管理部门间的环评质量博弈关系,并指出环保管理部门适当融入到环评市场中有利于突破"囚徒困境"及"小偷与守卫"博弈,引导环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83.
介绍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认为应通过质量控制工作,使监测数据符合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984.
在追求环境效应与经济发展获得"双赢"的今天,跨行政区域联合执法已经成为平衡区域环境利益、妥善解决区域间环境纠纷,进而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包括组建联合执法小组、主持联合执法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实现联合监测的联合执法机制,并概括地阐述了确立长效性执法主体、先期处理制度、联合执法活动、活动监督、异议处理和惩罚制度的具体执行程序。试图利用联合执法的机制来解决区域间环境利益失衡的难题,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或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对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全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样静置时间、水样浓度、水浴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测定结果。文章总结了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确保获得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986.
通过对燃煤量的调查结果和呼和浩特CO浓度值监测结果分析了CO排放源的分布特征和CO浓度的变化特征,得出高燃煤地区和采暖期CO浓度值较高但低于标准值。对CO中毒事件案例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逆温、高湿、小风和低气压时不利于一氧化碳浓度扩散,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7.
浅谈环境应急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应急监测作为环境应急处置的基础环节,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如何从组织体系、网络体系、信息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评估及预测体系5个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应急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8.
环境空气中铅测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经验,从基础条件、采样、样品前处理与分析过程、数据记录与审核等几个环节对环境空气中铅监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做好环境空气中铅监测工作的具体办法,以为环境监测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89.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各大中型城市建设备用水源地,对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备用水源地分为发展预留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探讨了备用水源地分别作为预留发展水源地、应急水源地、预留发展和应急同时兼顾水源地时对城市水量的要求以及与城市需水量间的平衡关系,并对城市生活需水量和工业需水量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扬州市区,通过城市需水量计算来论证备用水源地水量要求,并验证了拟将夹江河段作为扬州市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备用水源地的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0.
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5—2010年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采取方差分析对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京杭大运河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氨氮浓度在2006—2010年间虽有明显下降,但仍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质要求,为劣V类水,总磷亦有明显下降,但在2008—2010年3年间其浓度略有波动,在IV类和V类水质之间浮动;2005—2008年间其水质处于污染状态,2009—2010年水质较好,为轻污染。该研究结果可为苏州高新区河流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