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6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71.
介绍了美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类型及适用范围、申领门槛及流程、内容及执行情况,指出美国通过实施预建许可证与运营许可证制度,实现了对新、改建固定污染源及现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结合我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律支撑、加强计量体系建设、加大许可证执行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72.
为优化震后城市老旧片区中长期避难疏散阶段避难效率和资源分布,考虑避难场所服务覆盖交叉区域内人员疏散的无序性,以某城市典型老城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震后人员远程疏散特性及中长期避难需求建立固定避难场所吸引度体系,并通过NetLogo多智能体动态仿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0.8 km、1.0 km和1.2 km时,片区内人员均可在49 min内完成疏散,满足规范中对于固定避难1 h内疏散时长的要求,疏散效率较优。基于优化的服务半径和人员疏散需求,对避难场所场地风险、有效面积、避难设施进一步量性优化,为片区固定避难场所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3.
固定源测试体系的中美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美两国固定源测试技术体系进行总结并按照辅助类参数、烟气类污染物、烟尘类污染物、有机类污染物、元素及卤化物、在线监测规范进行分类并比较,指出两国测试体系的异同。结合目前形势指出中国烟尘、烟气及VOCs类污染物监测体系面临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74.
烟尘测试测孔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流体不同的流动形态,结合污染源监测,探讨固定污染源监测点位确定的依据,以保证固定污染源烟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75.
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的机理,对吸附量和有机负荷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针对钻井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负荷的关系符合初始质量等温线;土壤中天然有机质含量越高,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能力越强;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持久吸附作用;天然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持久吸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